在过去的十年,每一次股市上涨以后如果不及时抽身而退,最终都会赔回去。所以股市给大家印象不太好。

买房则是另外一个故事,过去十年只要买房,都是人生赢家的标志。2007年,如果一个人选择买房子,另一个人选择买股票,那么人生就分叉了,而且再也没有合拢过。

所以在经过10年的市场教育之后,大家有了买房信仰,而对股市充满了问号。

现在是不是又面临一个人生分叉路?本文节选自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的演讲《不走老路,股债双牛》,争议很大,欢迎讨论。

01

最近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的名字叫做《大江大河40年:改变命运的七次机遇》,里面描述了中国过去40年普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七个机会。

第一次是1978年的高考;

第二次是1980年乡镇企业;

第三次是价格双轨制的套利,就是倒买倒卖;

第四次是1992年的官员下海,就是潘石屹那一代;

第五次叫做资源狂潮,就是WTO的红利,煤老板和钢老板发财;

第六次是地产泡沫,2005年以后房价暴涨;

第七次是网络福利,也就是腾讯和阿里的故事。

这七个机会每一个都非常给力,抓住任何一个都足以改变人生。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所有这些机会已经全都过去了,没法重复了。但是我们看到是在这七个机会里面,没有半个字提到中国的资本市场。

所以我们大胆的预测:中国资本市场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第八个机会。大家一听就觉得这个很过瘾,但是我们做投资研究,千万不能随便吹牛。因为历史是会证明一切的。

要理解中国的未来,一定要去理解我们的过去。

02

中国刚刚经过了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创造了奇迹,我们走完了欧美过去300年现代化进程,所以我们是浓缩的精华。我们改变的起点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这个起点,我们认为中国在1978年发生了一次供给的革命。

经济学的主题永远是两件事,第一个是供给,第二个需求。所以供需研究是大家去做投资的基本功。比如说现在猪价上涨,就是因为没有供给,大家可以赚钱,前几年商品涨价、房子涨价也是因为去产能、去库存减少了供给。

大家长期看好科技、看好医药行业,美国过去40年就是科技和医药行业领涨,因为这两大行业永远不缺需求,所以要么有需求、要么没供给,都可以带来投资机会,因而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里面永远的两大主题。

但是我们回到1978年,当时的中国我们说根本就不缺需求,就是没有供给。当时吃大锅饭,大家都指望别人干活,没有人愿意主动干活,大家啥都想买,但是啥都买不到。当时我们改革的核心标志是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我们把所有的管制全都放开了,放松了价格管制,放松了城乡管制,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出来干活。因此,78年我们是发生一次供给革命,经济开始起飞,这个供给革命就等同于欧美的工业革命。

03

现代经济诞生在欧洲,工业化时代就从工业革命开始。在当时的英国,诞生了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的名言就是,要靠市场去引导资源配置,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干活。因此,欧洲的工业革命也是一次供给的革命。

但是1929年,欧美遭遇了大萧条,为了应对危机,欧美是走向了凯恩斯的需求刺激。而中国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机,就等同于欧美1929年遭遇了大萧条,我们走向了4万亿刺激,也是从供给侧走向了需求侧。

而欧美是经过了无数的刺激以后,最终出现了滞胀,他们发现这条路走错了。所以当时在美国出来了里根,在英国出来了撒切尔夫人,他们都做了一件事,都是从刺激需求转向了改善供给。目前中国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在15年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从刺激需求转向了改善供给。

但是我们头两年的去产能、去库存,它只是对个别行业有帮助,对经济整体意义不大。所以直到去年我们开始降低货币增速、关掉影子银行、开始大力减税,这其实就是当年里根他们曾经做的事情。

在里根做完以后,美国出现了40年的股债双牛,债市股市依次出现了大牛市。中国从去年开始,去年先是债券牛市,今年出现了股票牛市,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轮中国的股债双牛,用美国的历史做一个覆盘。

04

首先,我们看一下美国1980年的国债利率高达10%,目前只有2-3%。而美国的股市的估值在80年是8倍,目前是20倍。很多人对股市估值有一个误区,大家认为估值是跟盈利挂钩的,高增长对应高估值,低增长对应低估值,因为中国经济在减速,所以中国股市估值就应该下降。

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你看美国过去的股市估值走势,跟业绩关系不大,但是跟利率是高度的负相关。

为什么1980年美国的股市估值只有8倍?因为当时的国债利率就有10%,买国债吃利息10年就能回本,所以大家要求买股票也得10年回本,所以股市的估值只能给到8倍。但是现在美国的国债利率只有2.5%,买国债吃利息要40年才能回本,所以股市估值20倍也不算贵。因此,在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国债利率从10%降至3%以下,美国股市的估值从8倍回升到了20倍。

我们看一下中国,这一次也是利率出现了大幅下降,所以股市估值也开始了修复。但是很多人有疑问,说人家美国的国债利率是从10%降到了3%甚至以下,我们是从4%降到3%,所以是不是估值的修复已经结束了?

其实大家对中国的利率有一个误解,因为很多人盯着国债看,其实国债不是中国的真实利率的标志,真实无风险利率其实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利率。

中国地方政府以前创造了大量的隐性债务,而这个隐形债务的名字叫做非标资产,他们曾经是保险公司的最爱,收益率给到8%-10%,这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定价权都乱了。

直到去年的8月份,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叫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这里面明确规定:以后地方政府的新增隐形债务要终身问责。突然之间中国非标资产的整个增量市场就消失了。所以,大家以后买不到新的非标资产,虽然存量的非标还在,但是我们也要把它替换掉,变成利率更低的债务。所以以后所有保险公司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填补这一块的高收益资产的缺口。未来只有一个选择,由于目前股市的PE只有12倍,倒算相当于8%,只有在股市可以找到这样一个潜在的高收益资产。所以,目前中国的真实风险收益率水平也是跟美国一样,从8-10%突然降到3%,股市的估值也就开始了大幅修复。

05

但是还有很多人问我:股市的估值修复空间有多大?因为毕竟已经涨了20%,很多人都想跑,因为参照以往经验,现在不跑,以后就没了。

这一次大家其实不用着急,因为股市虽然说现在也是3000点,但它完全不同于十年以前的3000点。因为当时2007年估值可能是30倍以上,目前即便涨了20%,估值还是十二三倍。

你看所有资产还是股市最便宜。国债利率3%,倒算相当于30倍估值;余额宝收益率是2.5%,倒算下来是40倍估值;黄金是只能够抗通胀,通胀率2%,倒算下来是50倍估值;房子是最贵的,租金回报率是1.5%,倒算是60倍估值。所以,目前所有资产中股市依然是最便宜的,从全球的比较来看,A股也是相对最便宜。

也有很多人跟我提意见,说光便宜不行啊,我们的经济不好,企业没有业绩,所以大家都等着经济二次探底,等着股市下跌。大家都盼着股市能够重回2500点,给大家一个重新上车的机会。但是即便给你这个机会,到那个时候,如果你没有信仰,你还是不会去买,所以关键不在于目前的点位是多少,而是我们要去理解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将来会有希望。

首先第一件事,我们一定要想清楚,盈利从来不是买中国股市的理由。因为过去十年我们的企业盈利增加了2倍,但是估值跌了80%。其实从来不是因为没有盈利导致股市下跌,而是因为估值回落导致了股市大跌。

但如果我们都同意中国进入了低利率时代,同意目前13倍左右的股市估值,从历史来看大概率不会下降了,估值水平终于稳定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业绩,因为在过去的十年,上市公司已经证明了自己,他们的业绩增速可以跑平中国的GDP名义增速。

06

所以我们只要预测未来中国经济,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非常保守的假设,如果估值不再下降,估值稳住了,业绩增速每年7%,就意味着股价每年可以涨7%,那十年下来股市就有希望翻倍。所以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就是中国的股市可以领先于中国的国足提前回到历史巅峰,预测对的概率应该比较大。

但这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假设。因为我们假设的是股市的估值不变,但是大家不要低估了人性。

目前我们说全国老百姓的资产配置全都搞错了,大家配了大量的房子。目前房子的估值是60倍,就等于股市的07年,因为股市07年就是估值贵,你买它的业绩买对了,但是就是没有估值。目前大家买了大量的房子,没有股票。

如果大家一激动,重新调整资产配置,股市的估值从10倍回到20倍其实也很正常。如果说未来十年,估值可以翻一倍,业绩还能翻一倍,那么股市的涨幅可能就不止两倍,三倍四倍也有可能。就我个人认为,中国股市应该是未来最有希望的一类大类资产。

其实大家看一下美国,美国的股市过去40年,每年平均回报率10%。这个10%的回报率,大家分解一下,非常简单:股息和回购每年是2%,企业业绩增速每年6%,另外2%是估值提升。

过去10年为什么中国股市不赚钱,其实我们的企业业绩每年增长11%,股息率每年也有2%,但是我们的估值每年下跌15%,所以我们的股市每年还下跌4%。

但如果未来中国的股市估值稳住不跌了,即便业绩增速从11%降到7%,加上股息率2%,未来股票资产每年提供10%左右的回报,其实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07

我们接触外资和内资,大家对中国股市的观点完全不一样。很多外资客户,在中国投资很多年,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很乐观,原因在于他们在中国股市确实赚了钱。

外资的投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买低估值的蓝筹资产,这意味着外资从来不会因为估值过高亏大钱,如果估值稳定,而中国的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并不差,其实就可以赚钱。比如说外资都爱买银行股,而国内的散户和机构都看不上银行股,但从历史看,银行股也能赚钱,比如说农行曾经是全市场股价最低的股票。但是如果你在农行上市之初买了农行的股票,其实过去的这么多年,平均每年股价涨幅是4%,而股息率4%,合计是8%,你只要买的便宜就很难亏钱。

而为什么中国的散户很难赚钱,因为大家老想赚快钱,我们前一段统计了一下,发现今年A股涨幅排前30名的股票中只有3个股票的估值低于50倍,其他都是50倍以上甚至没有估值。买的贵了好像可以赚快钱,但是从长期看肯定是赔钱的。所以散户在股市里面是很难赚钱的,哪怕是牛市,其实最佳做法不是自己买股票,而是买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

而中国股市今年以来涨得有点快,也出现了部分泡沫化,但是从整体来看,目前的上证指数、沪深300等都在12/13倍左右估值,整体来看依旧便宜,所以长期来看依然很有机会。

08

总结来说,过去10年中国之所以房子涨价、股市不涨,原因在于我们犯了跟美国当时一模一样的问题,刺激需求、货币超发。但我们已经想明白了,开始改变这个模式,我们开始降低货币增速,开始减税,这其实就走向了股债双牛的繁荣模式。

最后说一下我们看好的方向:

第一个是债市,我们认为未来债市长期依然是看好,品种上我们认为今年转债会优于信用债优于利率债,而利率债的话,我们认为利率虽然今年下行空间不大,但上行风险应该也会比较有限。

而对于股市的话,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普涨的行情。首先在低利率时代,高股息的模式应该是长期受益的。另外,减税是有利于消费、有利于科技。所以,我个人认为高股息、消费、科技会是主要的机会所在。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真正值钱的是优秀的服务和科技,值钱的是那些提供科技跟服务的公司,值钱的是他们的股权和债权。

所以,这一次我们开始放开资本市场,放开债市,放开股市,用它们来帮助我们中国经济去配置资源。与之相应,我们的财富未来也要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转向金融市场。这也是我们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