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於堅持和發展的幾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強調:“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我們堅信,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髮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

  從改革開放開始,特別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後,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於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馬克思早就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並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包括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些都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爲社會主義了。

  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爲中心,着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綱領,概言之,就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既是從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的,也沒有脫離黨的最高理想。

  我們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我們必須有很強大的,堅決抵制拋棄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主張,自覺糾正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不斷爲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要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責任編輯:郭素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