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讚賞的媽媽,比做一個有才華的媽媽更重要

文/沐瓔

上個學期學校裏面添加了兩位不速之客——鴨子。

一公一母兩隻鴨子被放養在人工的小湖裏,可樂壞了小學部的孩子們,每天都有許多孩子前去觀看鴨子、逗弄鴨子。

女兒也常常拉着我去看這兩隻她恨不得抱在懷裏的鴨子。她告訴我公鴨子被人起名爲“卷尾”,因爲它的尾巴是捲曲的;而另一隻母鴨子女兒則給起了個名字叫“白環”,因爲它的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環狀羽毛。

這兩個名字起的相當形象,而我在“被迫”的參觀多了以後,竟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兩隻鴨子。“白環”更是成爲了女兒嘴裏每天頻率最多的傾吐,甚至連學校裏的外教看到女兒都會樂呵呵地迴應她“Yes I saw white-circle today.”

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跟我講着“白環”,偶爾我會焦慮她的沉迷,但看着她每天日記的豐富,原創也寫得很是自然,於是就又提醒自己冷靜樂觀即可。

有時候看到她情緒不佳,或者早上她不願意起牀,我就跟她聊“白環”。聊起“白環”,她的臉上很快就能陽光明媚,或者很快就能從睡眼惺忪的狀態裏清醒過來。

有一天早上,走在路上的我們又聊起了“白環”。說起“卷尾”和“白環”被人類禁錮了自由,說到這是一對相依相守、互相扶持的愛人,女兒忽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句:“它們是一對城市裏的鴛鴦。”

我忽然就被她的靈感“驚豔”了。是呀,“城市裏的鴛鴦”,多麼形象的比喻啊。

發現孩子的靈感,及時讚賞孩子的靈感,就彷彿是一顆火苗,燃點了她心中的愛和激情。

有真實的觀察,纔會有靈動的感悟。女兒因爲她對這兩隻鴨子的愛,衍生了心裏澎湃的激情,也由於我的不干涉和共鳴而獲得了更多的愉悅和快樂感受。

從成人的角度,有時候會覺得她這樣的行爲和耗費時間有“玩物喪志”的嫌疑。

很多時候在孩子眼裏很重要和喜歡的事情,在大人的眼裏卻是一種不屑一顧的兒戲。大人的功利心,會不自覺地先從“利益”角度去衡量一件事情,看到孩子在做着毫無“意義”或者毫無“利益”的事情,心裏就會不耐煩,就會惱火,於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進行批判和干涉、阻止。

每天看着女兒寫“白環”和“卷尾”,讀着她原創裏真情流露的敘述、貼切的比喻,忽然就發現原來不干涉她就是對她最好的尊重......

她每天不厭其煩地寫着“白環”和“卷尾”,每天意猶未盡地聊着她的“白環”和“卷尾”。有些人因爲她也開始更多地關注“白環”和“卷尾”,惦記着這兩只因爲她而可愛有趣的鴨子。

當一顆心專注在某一個點上,就可以發現更多別人發現不了的美和風景。

女兒每天都能發現兩隻鴨子的新動態、新變化,她的日記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賬,那裏面灌注了她的觀察、熱情、情感和好奇。

她在日記裏說:

“它們越來越漂亮了。卷尾的頭上長出了綠色羽毛,白環也越來越有精神了。我餵了點兒葉子給它們,我喂的葉子可以入藥,所以對它們的健康有幫助。校長要把它們圍起來,我立刻有了新的方法:我上學的路上,摘幾片葉子,中午時偷偷從縫隙裏遞給它們。正是因爲我的行動,我與它們的關係很親近。我覺得,既然引進了它們,就要照顧好它們。”

“......籠子快要建成了,我與它們進行身體接觸的時間不多了,我得讓它們鞏固對對方的親近度,好讓它們進入籠子裏的心情穩定。我會將食物捏成條遞進去,這樣(我們的)關係就不會被破壞。”

“......它們吃得很歡,不過換上了隔音玻璃,所以我一下子沒有了快樂。我聽不見它們的聲音,也看不見它們的內心......”

“籠子被我們推開了一個角,這樣我們不僅可以給這兩隻野鴨餵食,而且還可以與它們進行零距離接觸。白環比較容易受誘惑,所以我們趁機摸它。卷尾仍然不太信任我們,所以我從來沒摸它。有些人故意把手伸進去,白環以爲是食物就去啄手。”

“卷尾的睡覺方法比較暖和,而白環則注重自己的形象。動物都這樣注重形象,我也不能落後。”

“今天我看到了白環與卷尾它們逃了出來。白環又可以飛了,卷尾也可以游泳了。可惜再薄弱的幸福也會被禁止,它們又被關起來了!......我多次想要放它們出來,可人們爲了利益,不肯把它們放出來......"

有時候她又這麼描述:

“今天,我看見了英俊瀟灑的卷尾,以及美麗秀氣的白環。卷尾在清理皮毛,白環朝着天上叫了幾聲。”

“我又看見了白環。她正站在最高的材料堆上,觀望下面。白環很秀氣,很苗條,身上的羽毛很有光澤。不過我更喜歡白環在水裏的樣子,她輕鬆地浮在水裏,尾巴自然地收緊,身體自然地前傾。她像一個少女一般。”

......

讀着她的日記,感受着她那份純真的愛,我懂了——有才華不一定就能教會孩子美,但讚賞一定可以讓孩子擁有發現美的眼睛。

每天有空就看看兩隻鴨子,成了女兒固定的日常內容,也漸漸成了我習以爲常的風景。

忽然有一天,“白環”不見了!

她找了許久,問了很多人,也問我,帶我去找。可是沒有人知道“白環”去了哪裏。

她彷彿沉浸在了一個夢裏,她不願意接受“白環”可能不測的猜想,她選擇相信校長的說法——“白環”是一隻豚鳥,在冬天是要遷徙的……

直到很長一段時間過去,她終於認定“白環”確實不會回來了,於是她開始想念,她在日記裏不再提起“白環”,但她常常會跟我說起“白環”的羽毛、“白環”的叫聲、“白環”的眼睛、“白環”游泳和起飛的樣子……

一天臨睡前,她翻着微信書上我拍下的“白環”圖片,忽然就哽咽,而後淚水潸然。

我說:如果這麼想念“白環”,不如把你心裏腦裏的“白環”畫下來?

她有點猶豫,也許是對畫鴨子沒有信心(因爲之前她試圖畫“白環”但總是不太像),低語說:可是時間已經很晚了,得睡覺了……

我說:與其悲傷的睡不着,不如試着畫一下看看?沒準畫出來了你的想念就有着落了。

等我取來紙筆,她已經端坐在了書桌前。差不多半個小時後,聽到她爬上牀的聲音,我進去看她。她情緒已經平復,並且一幅生動的鴨子戲水圖擺在了桌上——有石頭,有落葉,還有栩栩如生的戲水姿態和揮灑的水珠……

她說:媽媽明天我要用水彩把這幅畫上顏色,我還要一直畫它們!

我知道她一定會繼續畫這兩隻鴨子,而且一定會越畫越有信心!——當她用心裏的想念和真情做畫筆,畫出來的東西一定是最美的!

我慶幸我又一次抓住了契機,幫助她在畫畫的興趣上邁出了一大步,也讓她更加有信心於她的筆尖......

她對白環和卷尾的喜愛,影響了很多人,也讓她的名字“蜚聲”了教師羣。班主任在學期的總結裏如此說她——“熱愛大自然,寵愛小動物!xx,老師非常喜歡你這一點,是非常的喜歡哦!只有心地善良品行優秀的孩子才能做到這一點!”

新學期開始了,籠子里居然又出現了一隻新的“白環”,喜出望外的她更加喜歡她的校園了,也對學習和生活更加的充滿了一種歡快的情緒。每天抽空看看這兩隻鴨子,依舊是如作業般“雷打不動”的日常內容。她曾經告訴我,當她做作業做的很累的時候,看一會白環和卷尾,就能讓她釋放壓力、放鬆自己,心情又能很快地回到輕鬆愉快......

懂得喜愛而能傾注感情,因爲喜愛而能懂得珍惜,善於觀察而能豐富表達,我看着女兒的點點滴滴,感受她的愉悅和樂趣,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一個會讚賞、善用契機的媽媽,比做一個自身有才華的媽媽真的更加重要而快樂!

善於把握讚賞,鼓勵和支持孩子的喜愛,加以恰到好處的引導,有一天也許就能給你一份想不到的欣喜。只要願意保持一顆讚賞的心,當時間累積,回首之時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許還能讓彼此的心靈都洋溢了一種叫做“溫馨”的美好!

用心生活,書寫溫暖。謝謝關注和閱讀!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請繼續支持!

微信公衆號:相遇在銀河

簡書號/頭條號:沐瓔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衆號“相遇在銀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