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帶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了,還能辦美容美髮廳嗎?”

“當然可以。”

得到楊浦區行政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的肯定後,許梅芳感慨如今辦事真的很方便。

作爲上海市電子證照庫試點區,楊浦區在全市率先與上海市電子證照庫完成對接,打通數據壁壘,依託“隨申辦”APP,實現身份證、居住證、戶口簿、企業營業執照等17類常用證照手機亮證服務。

楊浦的此舉改革,是上海打響“一網通辦”品牌的一個成功縮影。

上海一網通辦網頁。 截屏圖

2018年3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推進線上線下業務流程的革命性再造。由此,上海正式以改革之力,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網通辦”政務服務。

如何提升企業和羣衆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滿意度?上海各區聚焦羣衆、企業辦事痛點堵點,接連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招”。

業務流程比速度

點一點鼠標,刷幾頁網頁,一鍵下單,坐等快遞,網購的迅速便捷人們再熟悉不過。

如今,上海的政務服務也如網購一樣方便,減環節、減材料、減證明、減時間,各區政府“想着法子”自我加壓,有着“比學趕超”的韌勁,不斷創造着業務流程的“新速度”。

“現在辦理施工許可證真快,我今天上午來辦,傍晚就拿到了證,效率真高。”來自上海技物所的周喆僅用了一天時間,便拿到了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虹口園區電力改造項目的竣工備案證,而在過去,需要15天。

上午辦證,下午拿證,這樣的“速度”被稱爲“虹口快辦”。爲聚焦企業和羣衆辦事痛點、堵點,虹口區推進辦事流程再造,打造“一網通辦”了企業辦事一站式服務便利店,實現“辦照快、辦稅快、辦證快”。

嘉定區也不甘落後,不僅要“速度”,還要“加速度”。

上汽大衆新能源汽車工廠項目於去年10月開建,原本需要15個工作日才能走完審批流程,而實際僅花了不到48小時,刷新了全市審批新紀錄。

“加速度”的背後,是嘉定區政府部門“按小時爲單位”的高效運作。原本,項目審批涉及規土、建設等10多個部門,層層審覈常常讓企業焦頭爛額。爲考慮到企業急於搶佔市場先發優勢,嘉定區各部門提前介入,梳理出審批涉及到的上百個細節問題,把諸多原本按部就班的環節總體“前置”,將審批從“串聯”變爲“並聯”,嘉定這纔有了“加速度”。

2019年,普陀區在上海市率先設立新辦企業“一網通辦”服務專區試點。普陀區政府 供圖

市民和企業滿意度越來越高,背後是各區政府部門通過“壯士斷腕、刀刃向內”式的自我革命。

以“一網通辦”爲引領,嘉定實施“6減6加6集成”改革,全區審批事項100%實現網上申報,284項涉企審批事項100%實現“只跑一次”,167項個人事項100%實現“全市通辦、就近辦理”。

徐匯創設18個“零差別受理”綜合窗口,形成“前臺綜合受理、中臺專業支撐、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跑一個窗、辦所有事”。

而浦東實施的“窗口無否決權機制”,更是顯示了政府當好企業和羣衆“店小二”的決心。

企業服務中心窗口無否決權:說Yes不請示,說No要報告。

服務舉措比創新

上海的各區政府可不滿足只有“速度”。

爲了做好“服務型政府”的角色本位,各區職能部門在服務措施上狠下功夫,創新勁頭一浪高過一浪。

前期諮詢和材料準備是辦事人多次往返窗口、耗費時間精力的癥結所在。針對這一關鍵環節,靜安區模擬各類辦事場景,推出了“一網通辦”智能導引服務系統,對辦事人情景引導,排除無關信息,輸出精準辦事指南。

楊浦推出“政銀通”服務,企業通過設在銀行的服務點,也可以辦理企業開業登記、企業年報公示、合規證明開具等市場監管服務,不需要再前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縮短了辦事路程和等候時間。

徐匯行政服務中心的機器人服務官團隊更是讓人“彈眼落睛”,運輸機器人“徐小遞”、諮詢引導機器人“徐小智”、政策諮詢機器人“徐小境”及法律服務機器人“徐小法”,能夠清晰識別語音語義並給予恰當的反應和答覆,逐步實現政務服務從人工到智能的跨越。

合歡路2號,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也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

而在浦東,人臉識別技術引入政務服務,去浦東企業服務中心“刷臉”辦事已經成爲現實。

松江區依託 G60 科創走廊建設、推動長三角九城市“一網通辦” ,爲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輸出實踐樣本。

“企業的感受度是第一感受,羣衆的評價是第一評價。”正是因爲上海的各級“店小二”們真正將“用戶體驗”視爲工作之重,纔會不斷推陳出新,把“一網通辦”打造成上海政務服務的金字招牌、羣衆和企業口中的好口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