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體君 竇春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第五:“朱德扁擔”故事的爭論

朱德在井岡山和幹部戰士一起挑糧的故事,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末就在革命根據地內廣爲傳誦。1949年後,當年,朱德軍長的通信員朱良纔在《星火燎原》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爲《朱德的扁擔》的文章,這個故事從此傳遍了天下。隨後,根據朱良才的文章還改編成短文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國革命博物館也展出了憑此文複製的革命文物。當年紅軍軍需處長範樹德看到朱良才發表的《朱德的扁擔》這篇文章後,他作爲這個故事的經歷者和見證人,在《文史通訊》一九八二年第三、四期撰文指出,朱良才的回憶文章,以及根據此文所編寫的教科書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的革命文物,同事實有不少出入。

讓我們先看看這個故事的具體經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位於寧岡、遂川、永新等4縣交界處,方圓有550裏,“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到萬擔”,糧食很少,僅夠羣衆自用,部隊要喫糧、儲糧,都得去山下挑,於是在1928年10月,掀起了一個挑糧上山的運動。當時紅四軍司令部及直屬機關、部隊駐在寧岡縣的桃寮村,幹部和戰士們聽到消息後,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已經年過40的朱德軍長也興奮地提出要親自挑糧。大家考慮到他工作忙,都勸他不必去了,他卻說:“我身體好,軍事工作可以早晚安排時間處理,挑糧不能不去。”由於大家踊躍參加,一時挑運工具奇缺。朱德便讓軍需處長範樹德給他做一根扁擔,範樹德後來回憶說:“我當即帶名勤務兵到桃寮村張家祠附近找到一個姓張的老闆娘(當時紅軍對當地中年以上婦女的稱呼),用一個銅板向她買了一根毛竹。削成兩根扁擔,一根送給朱德同志,另一根我留着自用。在朱德同志的那一根上,我用毛筆在一端寫上‘朱德扁擔’,另一端寫上‘不準亂拿’八個字。朱德笑着說:‘好啊,明天就用上了。’”

第二天,朱德親自挑糧,這給廣大指戰員以極大的鼓舞。挑糧的路線,是由軍部駐地桃寮村,到山下寧岡縣以東的柏露村,往返六十華裏,都是彎曲不平的盤山小路,因此,紅軍戰士都是挑個三四十斤左右。朱德軍長年歲大了,更應少挑一點,可他“挑糧時,擔子一頭是行軍時背米的三個白布米袋,另一頭是一個用粗厚布縫的北方人叫做‘捎碼子’的米袋,兩頭共計裝40斤,再加上他經常佩帶的一支德造三號駁殼槍和一條裝有約百發子彈的皮子彈袋,總共約四十六七斤”。有的老戰士還編了快板:“朱軍長挑糧過黃洋 ,毛委員在茨坪晝夜操勞,全軍團結齊心革命,勝利在望必定牢靠。”

範樹德提出朱良才的回憶中有三處與史實不符:1:朱德扁擔上的文字與事實不符,不是“朱德的扁擔”、“朱德記”這幾個字,而是扁擔的一端寫的是‘朱德扁擔’,另一端寫的是‘不準亂拿’,共八個字;2:朱德挑糧的路線與實事不符,朱良才說是從井岡山上各村到茅坪,而實際上,是從柏露村到桃寮村;3:挑糧重量與事實不符,朱良才說是挑了“滿滿的一擔米”(當時一擔通常爲一百斤),而實際上,是四十斤左右(當時範樹德20來歲,也才挑了三十斤左右)。

2001年6月4日,《解放軍報》發表了朱良才口述的《常想起藏朱德扁擔的日子》的文章,更正了他自己過去回憶中的一些錯誤,文中說:“小學課本有《朱德的扁擔》一文。文中說,戰友們怕朱德下山挑糧累壞了身體,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這個藏朱德扁擔的人就是我。那時,朱總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敵情,白天和戰士們下山挑糧。我是他的通信員,擔心他累壞身體,就和其他戰友勸阻他,但誰也勸不住。後來,我出了個‘鬼點子’,乾脆把朱總司令用的扁擔藏了起來。可他仍不罷休,找到軍需處長範樹德,讓他花一個銅板買了一根毛竹,爲自己做了一根扁擔,還特地寫上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字,又高高興興地下山挑糧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