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有時Papa Mama怕我喫膩了他們準備的德國菜,會載我到P姊的藥局Apotheke坐坐,然後中午時間我們就去附近的日本料理喫中餐。

那天也是這樣的情況,我在等Papa辦事回來時,遇到了正在P姊店裡實習的15歲少年C,他是德法混血,爸爸法國,媽媽德國。P姊先是介紹我們認識,然後就去店裡忙了,留下我們兩個人。

少年C直接拉了椅子就坐,跟我說話時一派輕鬆,顯然也對我這說英文的亞洲面孔充滿好奇,問了我一大堆問題,所以我簡單地告訴他我是如何從臺灣到日本,日本到英國,最後到德國的經過。他則一臉興奮地說:I can't believe it. I'm in Germany but I'm speaking English to you. (譯給我媽:真不敢相信,我在德國但卻跟妳說英文耶。)我想他興奮的原因是因為他七月中就要到英國遊學,所以現在想抓住機會練練英文,我當然也很高興跟他說話,畢竟我的社交圈要重新開始建立,我能說話的對象也不多。

他問我,到時候要教小朋友說什麼語言?這時換我抓住機會問他:「你勒?你爸媽當初是怎麼教你的?」原來,除了他之外他還有一個哥哥和弟弟,哥哥只會說法語,C德法雙語,弟弟只會說德語而目前在學法語。我可以想像他們家餐桌上的情景一定是一團混亂。他自己則証實這一點,也說就像動物園一樣,旁人搞不懂這家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C實習最後一天,Mama送他象徵杜賽道夫市的側手翻轉Cartwheel人偶木雕

Carl 2

C認真地讀著我們寫給他的卡片

Carl 4

C雖然操著流利的三國語言(15歲就能用英文侃侃而談,我給無誤的五顆星),但是他從六歲到現在上了九年的語言障礙學校,因為他寫和拼字有問題,也就是如此,他媽媽讓弟弟先學德文,現在五歲了再慢慢跟他說法文。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雙語或多語的,我之前看的討論中也有說過,父母親可以嘗試多語,但如果孩子兩三歲時出現明顯的語言障礙,應該就要考慮先將重心放在生活上比較重要的那個語言。

我一直都知道我一定要小孩說、讀中文,寫的話盡力就好,現在的想法是我和小孩說中文,P和小孩說德文,英文我們不太在乎,反正大了學校會教,日文則目前先不考慮(到是我真的要開始練練了,為了一年後職場復出做準備)。母語我們很講究,但除了母語之外的語言,發音是不是像教科書一樣漂亮我們也不在乎,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能通就好。我和P外語雖流利,但口音難免還在,在國外雖然沒出人頭地、為國爭光但還不是一樣混得好好的?(笑)而且我的歐洲同事們大家都是帶著濃濃的口音甚至鄉音來倫敦闖蕩的,跟他們相比我們臺灣人的口音算是相當好懂,所以因為怕自己說得不標準,或怕犯錯而不敢說外語我覺得其實是庸人自擾或家長給小孩的壓力。言之有物能與人交流進行討論纔是我們教育孩子時應該放的重點,要不然語言充其量只是個技能而已。又,我所說的「能與人交流進行討論」是指對話時有來有往,而不是隻是聽然後Really? That's great. Awesome.這樣就笑笑止住而已。表示興趣,說說自己的意見/經驗並且肯定對方的存在、問問題,有來有往雙向的溝通才是「對」話。之前住日本時常聽外國友人說跟日本女生說話有時很無趣,我想他們指的就是這(吧?)。不論操什麼語言,大家喜歡跟有趣的人說話的心態都是一樣的。

本來就知道學語言這種東西除了環境之外還有點兒靠天份,男生先天語言發展就比女生慢些,跟C聊過後,又再次提醒我要慢慢來,做我該做的,提供他/她說中文的環境,剩下的就依孩子的發展給予幫助或做調適。這是現在的想法,也許太理想化了?畢竟孩子還沒出生,說比做簡單太多,總之若有變化再來跟大家報告(預告:一定會有變化的,因為P最近要求我說完中文後再用英文重複一遍,這樣他才知道我在說什麼有參與感)。又,如果有什麼建議或國外教孩子中文的小撇步,歡迎跟我分享∼

C離去前,最後四人合照,祝C好運!

Carl 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