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天狂補《爸爸去哪兒》,《放開我北鼻》,《爸爸回來了》,但是不管是開彈幕、看評論或者只是單純百度搜索,真的可以看見大量的人去噴一些只有五六歲甚至只有三四歲的孩子,而且這種人真的不少。

例如《爸爸去哪兒4》中的阿拉蕾

這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包括《放開我北鼻》中的炸克嬸和哈琳甚至是所有的孩子,在節目播出的時候彈幕上但凡孩子們哭了或者是不懂事兒了一下,就有人開罵,這個我懶得放圖了說兩個我印象特別深的吧。

我說的罵肯定不是像這孩子真不懂事兒任性這種話,有一次哈琳發脾氣怎麼都不肯去練舞蹈把侯明昊氣的夠嗆,彈幕里就有人說,這個小婊子這麼小就婊里婊氣的。

手動微笑你沒看錯就是把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說成婊里婊氣。還有一次小炸把代表千璽的酸奶喝掉了,彈幕一下子就炸了,各種謾罵,污穢的字眼,還有一個問候祖宗八代的和呵呵呵。一個三歲的孩子。我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總有一種鍵盤俠一種噴子,面對成年人不友好,可以,我可以說你沒有素質,說完之後至少我可以安慰自己不跟沒有素質的人計較。但是,面對五六歲甚至兩三歲的孩子,為什麼要用那麼污穢那麼讓成年人都難以接受的話語去形容?如果說是熊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至少按照我的角度去看無非就是太小了,家長做的不到位,這種情況下罵家長我都可以接受,為什麼偏偏有人非要對兩三歲的孩子噴???!你看不見摸不著人家,就算你噴了他的行為可以因為你這一兩句污穢的話語改變嗎???!我實在是不明白這種人的心理,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作為一個成年人面對這種行為我真的相當憤怒,我無法理解這種行為。希望廣大知乎朋友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後萌萌噠小炸來平復一下我內心的憤怒。


謝邀。那些噴子自己可能也就十來歲,剛能熟練打字,還不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所以就那樣吧,那些彈幕不用放在心上。

瀉藥

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風險蠻高的,因為稍微深一點,便會刺痛某些人幼小的小心肝,引得不必要的麻煩

類比一下:

情感需求映射:人追星追的其實是自己內心某種情感需求的映射。

相反的現象,鍵盤俠和網路暴民也是。

只是因為在這個方面,使其內心的映射為其造成了不安全感,而又做不到理解和剋制,便會用網路暴力來釋放。

不難發現,很多人噴那些孩子的,可能是性格,可能是教養,甚至可能是顏值或者審美,都是一些細節。但是這些細節都是這些人對孩子有心機、家庭教育教養不足、長得丑等不符合自己對周圍環境期望的映射。大家恐懼自己周圍這樣的人,會有不安全感。

也許很多細節會真實的發生在他們周圍。

當然,如果放在這些人自己身上,也許這可能大概會叫情商高,真性情,長相有特點純天然。

畢竟人總是對自己更寬容。構建更和諧的公德社會時,犧牲別人的情感需求總比犧牲自己的要更容易接受。

人天生並永遠是自私的生物。(這句話其實沒毛病,因為自私才能符合基因傳遞的基本需求)

但是有的人不清楚,道德,其實只能用來約束自己,千萬不要拿來衡量別人。

一個人自己的道德越高,他對外界的道德要求越低。一個人足夠自信,他對別人的依賴就越少。越強大的人,他不忿的事越少。

所以,很多人噴的其實是某個方面虛弱自卑的自己。

畢竟,他們才是渾身潰爛的弱者。

被噴的很大原因是因為這些孩子已經被當成了藝人。而站在網路這頭的人們啥時候對藝人客氣過。。當然對藝人不客氣我也不提倡蛤 但是是這樣的 人們總覺得自己貢獻了收視率你有錢掙了 那你就必須付出的崎嶇心理作祟

在這裡 媽呀我覺得跟宣發和剪輯有很大關係 我不是說芒果的剪輯不好蛤 就是本人不成熟的感覺 芒果的剪輯更多的是對藝人 而孩子在裡面是為綜藝所服務的 按綜藝感剪輯而不是幼兒本身 加之以綜藝為前提的遊戲嘿 那觀眾眼裡 你這個孩子就是藝人了呀

這個 誇一下放開我北鼻 不知道 會不會被打啊 這個節目 綜藝部分基本被大哥哥們包圓了 孩子們更多的是做自己 雖然也會被罵 但你想 你家邊上的有點熊但不是很熊的孩子 唉 有時候也會說上兩句吧 但她沖你一笑 哎呀 算了 還是挺可愛的嘛 收拾收拾繼續疼啊 所以罵北鼻的就會少一些

還有強答一下 哈琳小仙女 太。。好看了 本來我死都get不到她顏值 媽呀見了真人 太可愛了 鬧著要幫姐姐牽裙子 應為姐姐穿的是白雪公主的cos 寶可能覺得公主要牽裙子 麻麻跟她講道理 太溫柔了 即使我們一幫同學都看出來那是哈琳(一群易烊千璽粉絲 懂蛤)麻麻也在叫哈琳 哈琳 但是沒有一個人上去打攪 那天 我見過我們一群人最文明的一天好嗎 都瘋狂在電梯上給她們騰位置 麻麻還一直對我們說不用了不用了 倆娃 恩 和姐姐蛤 探頭看我們拿的東西 麻麻說大哥哥大姐姐那些是畫畫的 會畫出很漂亮很可愛的小寶貝 要乖哥哥姐姐才會畫你哦 (大概這樣蛤)我天 我發現我們連麻麻都喜歡啊 但是我們很清楚都沒打攪 因為會覺得很可恥 人家一小孩 就媽媽假期帶出來玩玩 你上去打擾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北鼻更像鄰家 更不容易被罵

我也超喜歡阿拉蕾的 但是她在哭說工作很累的時候我就覺得更像一個藝人了 肯定會接受更多蜚語流言了 而北鼻從父母到路人都自覺不會給孩子一種你紅了很多人知道你的感覺 假期就出去玩啊 不是假期我也不讓你上通告當藝人

好啦我也知道自己一直不是多理智的人。瞎扯 湊合看


以下為我的個人觀點:

一些傢伙習慣性的因為網路所謂的「匿名性」,把網路當成情緒的發泄口,這幾個孩子只是正好在那裡,恰好被他們看到了。

這些傢伙們,對任何事情都可以罵出來,潛意識認為在網上說話不用負責任,所以說話根本就不會去過腦子,看到一丁點不符合自己當時情緒的東西,就會直接開噴,不會去管啥客觀因素,只是想發泄情緒。

我給你舉個例子: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悲劇。在2009年的5月12日,我小學五六年級吧,中午吃完飯去網吧想打遊戲,發現平日爆滿的網吧,只剩下了零散的幾個人。我問網管怎麼回事,網管很無奈的說:「今天512紀念日,所有網路遊戲都紀念512,全灰屏不讓玩。」我當時覺得就是感覺不能玩遊戲挺遺憾,但想想,畢竟出了那麼大的事情,哀悼這個的話,可以理解。然後我和朋友轉頭去玩了一會兒單機遊戲,就去上學了。

但是過了幾天,我聽說了件事:有人因為那一天遊戲不能玩,在網上一頓謾罵,似乎詞語還涉及到了512事件本身,被氣憤的網友們人肉了出來,最後選擇道歉。這類噴子他只是想找到情緒的發泄口而已。

謝邀。

嫉妒吧。

參考我對嫉妒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35814/answer/307135050有點像咱們從小都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命題碾壓一樣……單純的羨慕已無法滿足噴子們對明星家孩子既會投胎又聰明漂亮勤奮好學的羨慕嫉妒恨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