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前宣佈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他知道自己走了一步險棋,好在他這輩子類似的事情沒少做,對此他倒是壓力不大。做出這個讓友邦驚詫的決定以後,特朗普懷著心想事成的心態等待著收穫,其實連他自己也無法預料這步棋的結局,他不希望事情走到最後一步,但是事情確實走到了最後一步。

如果當初真的只是為了收拾伊朗,那就沒必要預留那麼多的緩衝期。在宣佈退出以後,過了3個月美國才開始了對伊朗的第一輪制裁,這一輪並不致命;又過了3個月才開始了對伊朗的第二輪制裁,這一輪比較致命,但是給了8個買家長達6個月的豁免期。從退出核協議宣佈制裁伊朗,到動真格地開始制裁,美國人花掉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特朗普是一個以高效率著稱的人,啟動制裁花上整整一年,這完全不是他原本的風格。制裁是以3個月為單位逐步推進的,在那些望眼欲穿的3個月裏,特朗普期待著某種令他滿意的事情發生,但是他好像一直沒有見到。於是時間就3個月3個月地流逝,一直流逝到終極制裁到來的這一天。假如全世界都因此而感到失望和遺憾的話,恐怕特朗普本人是最遺憾的那位。

(伊朗總統和最高領袖一起參加活動)

終極制裁的日子和我們的五一小長假重合了,當我們擠景點拍照發朋友圈的時候,伊朗人民正在忐忑不安地迎接一場暴風雨的到來。他們一定記得2015年的7月20號,那是《伊朗核問題協議》被簽署的日子,那一天的伊朗萬人空巷,保守的波斯人載歌載舞迎接新時代,然而新時代只持續了3年就戛然而止。

剛剛過去的5月1號是國際勞動節,也是終極制裁的暴風雨到來的前一天。那天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老爺子坐不住了,他借著一場集會發表了一個重要講話,他說美國和以色列打算在各個方面對我們發起進攻,大家要時刻準備著,以戰鬥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伊朗玩的是政教合一,宗教階層掌握著國家的權力,作為宗教階層的大老闆,哈梅內伊的權力是最大的。無論是正牌的伊朗國家軍隊,還是宗教階層的私人武裝伊斯蘭革命衛隊,都聽命於哈梅內伊的指揮。作為最高軍隊統帥,他呼籲大家以戰鬥姿態迎接挑戰,聽著就有點像是在做戰爭動員,豎著耳朵的美國人就有點慌了。

最近我們聽到的所有關於伊朗準備動手的消息源頭,幾乎都來自美國的宣傳和渲染。憑藉自己強大的影響力和流量,整個世界都以為伊朗在準備一場戰爭,要麼針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人,要麼針對美國在中東的盟友。當氣氛被烘托的無比危險的時候,派出一艘航母和一個轟炸機編隊到波斯灣那邊出個差,就顯得是形勢所迫了。那麼美國和伊朗真的會開戰嗎?答案是當然不會!

(特朗普和博爾頓同框)

宣佈航母和轟炸機正在路上的人叫博爾頓,他是特朗普當初欽點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這位大爺可是出了名的鷹派,以他「能動手就不動口」的性格聞名於國際政壇。在他宣佈航母和轟炸機已經被派往波斯灣的時候,還說了這麼一段黑白分明的話:我們不尋求與伊朗開戰,但是如果伊朗有任何針對我們的攻擊行為,我們也做好了回擊的準備。

博爾頓這句話的重點在前半句。前半句說我們派航母不是去打架的,而是充場面嚇唬人的,嚇唬伊朗既不要傷害我們的兵,也不要傷害我們的盟友,不然我們會非常沒面子。假如伊朗非要讓我們沒面子,那麼航母和轟炸機只能被迫使用。著名的鷹派這一次說話如此剋制,相信不是他在71歲高齡的時候性格變了,而是在他出門面對媒體之前,老闆反覆叮囑過他:這一次非比尋常,話可不能亂說哦。

博爾頓的老闆是特朗普,現在的特朗普是真的不想打仗。再過7個月就到2020年了,那時候得選下一屆總統。好強的特朗普想連任,因為不能連任的總統不是成功的總統。如果他現在跟伊朗動手,那麼7個月內恐怕收不住手,畢竟伊朗不是小國也不是弱國。假如明年他一邊四處拉票,一邊主持戰爭,那個畫面太美他不敢想。因此他給博爾頓講了禍從口出的道理,叮囑他千萬不要把伊朗給逼急了。

特朗普不但不想打仗,制裁伊朗的事兒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是他想要的,因為當初決定退出核協議制裁伊朗,針對的也不是伊朗。

(在G7峯會上的特朗普)

在全球那些公開叫罵美國的對手裡面,伊朗算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但是伊朗也是最特殊的一個。伊朗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大戶,所以但凡美國對伊朗做點什麼,總會讓人懷疑是不是沖著石油去的。美國在中東有兩個關係最鐵的盟友,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沙特,很湊巧的是伊朗是它倆共同的敵人,於是但凡美國對伊朗做點什麼,總是讓人懷疑是不是為了幫襯那兩個盟友。

當然這些原因也發揮了作用,就像你跟同事撕破臉打一架,往往也是多個原因疊加的後果。讓特朗普下決心推翻那個國際性的協議,也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為了石油,也不是支持盟友,而是為了逼著其他人接受特朗普的條件,或者滿足特朗普的需求!

一年前退出核協議的時候,最讓特朗普操心的不是中東的盟友和那兒的石油,而是如何降低政府赤字和債務,所以他要想方設法搞創收,於是他找歐盟討要軍費,逼著其他國家簽合同多給美國帶去收入。然而讓特朗普惱火的是,沒有人乖乖地配合。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就想到了自己做生意時候慣用的伎倆:給這些不聽話的人製造點麻煩,逼著他們主動找自己合作。

被特朗普盯上的麻煩就是《伊朗核問題協議》,這個協議當年是5大常任理事國外加德國一起簽的。如果特朗普退出這個協議,那麼既能損害歐盟的利益,影響歐盟的安全,也能把俄羅斯拖下水,還能影響某大國的能源供應。再說伊朗是美國長期的敵人,前兩年在敘利亞戰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它也是以色列和沙特共同的敵人,拿伊朗開刀再合適不過了。去年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白宮裡一定洋溢著感恩節纔有的喜慶。

(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特朗普那夥人原來的劇本是這樣寫的:先宣佈退出核協議,然後逐步施加制裁,幾個大佬見勢不妙,主動找上門說我們選擇合作,你別鬧了!因此特朗普5月份宣佈退出核協議,過了3個月才開始第一輪制裁,又過了3個月開始第二輪制裁,又過了6個月才徹底開始制裁。這場戲在一年內分批次上演,但是5大國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他們並沒有提著錢找他或者求他。日子一天一天地捱到了5月份,沒有臺階可以下,只好派航母過去鎮場。

航母和轟炸機是過去了,形勢多了一些大兵壓境的味道。雖然伊朗不止一次被美國稱作是流氓國家,但是這一次伊朗的表現一點兒也不流氓,可見美國在之前的宣傳中是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5月7號魯哈尼給其它5國各發了一封信,信上說對不住了各位,既然我現在遭受了制裁,那麼核協議怕是沒辦法繼續遵守了。

收到這封信後法國人很著急,說這個協議我這兒還是認的,你要是退出去的話,按協議我得重新制裁你呀!魯哈尼聽到這個就進一步解釋說,我這邊呢也不是說要退出協議,而是不再遵守其中一些不太嚴格的條款,即使是這個我們也要在兩個月以後再做,這兩個月的時間就留給你們各位了。

如果把魯哈尼的意思再說的直白一點,那就是魯哈尼在懇求其它5個大佬,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裏想方設法幫一幫自己,幫忙給伊朗的石油找找銷路,能免於被美國制裁當然最好。假如5位大佬給力的話,兩個月以後伊朗會繼續履行核協議,就當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過。否則伊朗不得不啟動核武器方面的研究,但是不會退出協議,不但要給5位大佬留足面子,也要向世界證明自己沒有主動犯錯。

(伊朗核問題協議的簽署現場)

看樣子伊朗是沒打算要動手,美國也高調錶示自己不先出手,兩家都在極力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萬一兩個月後伊朗沒有得到幫助,以至於日子實在沒法往下過的話,或許伊朗真要以封鎖海峽來抗爭,甚至對某些目標發起進攻。這說出去的話是潑出去的水,那個時候美國就不得不介入戰爭,然後讓中東地區陷入一片火海。

戰爭如果發生在伊朗這種級別的國家,那麼中東的石油肯定就運不出去了,國際油價必然暴漲,世界經濟將變得動蕩,歐盟不得不重新開門收難民,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也趁亂滿血復活,恐怖主義到處開花。

雖然遙遠的美國可能依舊平靜,但是戰爭的開支會迅速擴大赤字並抬高債務,特朗普的連任怕是沒戲了,他本人說不定會收到彈劾的傳票,甚至因此變成一個罪人,給美國帶去更多的恐怖主義,這是他想要的結果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