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老照片由德國海軍軍官Friedrich Carl Peetz拍攝,地點是山海關。1900年,他在侵華的德軍中服役,並隨軍侵入北京、山海關,一路上都在用鏡頭記錄他所見到的景象。

1900年,站在海灣處看山海關城樓。

1900年,聯軍佔領山海關的海口要塞。

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佔領北京。隨後聯軍陸續增兵至10萬人,總司令瓦德西抽出部分兵力,下令由京津出發,兵分三路,一路侵入山西,一路侵入保定,一路侵入山海關。俄國又單獨調集兵力17萬,分六路侵佔中國東北。

1900年,山海關西門,一羣法國輕騎兵和印籍士兵合影。

1900年,山海關城門。

山海關依山襟海,戰略位置極爲重要,有“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清朝入主中原後,這裏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衝。隨着晚清外敵入侵,其軍事重要性再度突顯。

1900年,山海關城門。

山海關城門有四個,東稱“鎮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照片所示即望洋門,前臉匾額上書“吉星普照”四字。

1900年,山海關一處被聯軍佔領的軍事要塞。

1900年9月下旬,侵入山海關的聯軍兵力多達6200餘人,其聯合艦隊從山海關老龍頭沿海進攻登陸。面對聯軍炮火,駐防老龍頭的清軍未曾抵抗,守將鄭才盛信心不足,不戰而退,率兵沿長城撤至九門口。

1900年,山海關寺廟裏的神像。

1900年10月2日,聯軍從老龍頭登陸,上岸後燒殺搶掠,不但澄海樓、寧海城毀於一炬,連附近的村莊和廟宇都遭到嚴重破壞,老龍頭炮臺和山海關火車站分別被各國佔領。

1900年,山海關城門甕城,由德軍佔領。

1901年,清廷與列強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允許列強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自1902年開始,列強在山海關南部沿海相繼建立起營盤,此處的防禦權全部由列強把持。

1900年,侵入山海關的孟加拉步兵第6團的一名印籍士兵。

各國在建立營盤的過程中,大拆大建,對山海關建築造成進一步破壞。由山海關城南至渤海海岸9平方千米的佔領地內,聯軍建起了六個營盤,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才全部撤出。

1900年,坐轎子的清朝官員通過山海關城門。

清末詩人劉文臨寫了一首《哀澄海樓》,其中說道:“哀哉庚子聯軍來,守將倉皇棄臺走。列強佔借駐海軍,防敵反爲敵人有。”控訴了清軍的無能和八國聯軍的強盜行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