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容器(Facebook Container):正如字面意思,這一擴展針對性禁止臉書與它的「夥伴」們對使用者進行跟蹤,由Mozilla開發。

Firefox Lightbeam:除攔截跟蹤外,還能夠以可視化圖表供使用者查詢誰在進行跟蹤,又試圖將數據「分享」給誰,同樣由Mozilla開發。

Adblock Plus:著名廣告過濾擴展,由於「可接受廣告」而頗受爭議,同時ABP也常被視為拖慢瀏覽器速度原因之一。

uBlock Origin:佔用極低的內容過濾擴展,但廣告過濾效果略低於ABP。

NoScript 安全套件:內置於Tor瀏覽器,Firefox上的終極武器,以地獄般的使用難度和強大的防禦效果而聞名。

uMatrix:讓使用者能夠以相對簡單的方式控制網頁,同時提供定時清理瀏覽器緩存、禁止混合內容等功能。

Decentraleyes:阻止CDN公共庫的跟蹤,並通過本地CDN文件提高速度。該擴展安裝即生效,無需任何設置。但須注意,如果勾選「屏蔽缺失資源的請求」可能會導致網頁破損。

Cookie AutoDelete:Cookie管理器,支持中文。

HTTPS Everywhere :通過內置與自定義規則,將HTTP請求改寫為HTTPS以加密通信。

CanvasBlocker:為使用者提供Canvas指紋保護,防範網站跟蹤。Firefox(58及以上)與Tor瀏覽器已內置Canvas指紋保護。

隱私獾(Privacy Badger):通過演算法檢測並攔截第三方跟蹤器,同時可以屏蔽社交網站掛件。

Neat URL:過濾URL中的跟蹤參數(比如:Google Analytics)。

Privacy Possum:阻止多種類型跟蹤並具有指紋偽造功能,但缺點在於沒有設置,無法進行調整。

Random User-Agent:偽裝並定時隨機修改瀏覽器用戶代理(User-Agent)。

黑名單:

WOT - 安全網上衝浪:竊取並販賣用戶隱私,死不悔改,同時該擴展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

Ghostery:竊取並販賣用戶隱私,在設置中可以去掉2項相關勾選以阻止Ghostery收集數據。

Stylish :接手商業團隊利用該擴展竊取並販賣用戶隱私,另一可用分支為Stylu。

關於Firefox自身的隱私設定:

請勿跟蹤:請勿跟蹤(英文:Do Not Track,簡稱:DNT)只會向網站表明您不希望受到跟蹤,但是否要停止跟蹤這取決於網站管理者(當然,沒有商業搜索引擎會理你)。儘管如此,還是希望保持開啟DNT,作為使用者對跟蹤行為的回應。

Cookie:在默認狀態下,Firefox不攔截任何Cookie。為了隱私安全,應當阻止第三方Cookie,具體方式為「內容攔截-自定義-阻止所有第三方Cookie」,這有小几率造成網頁異常,但可以阻斷許多跟蹤。

Firefox數據收集與使用:如果不那麼厭惡數據收集或相信Mozilla不會用於作惡,就保持勾選狀態(查閱對應隱私政策與使用說明點擊右側藍色字體),這能夠幫助改進Firefox並對抗Chrome的壟斷地位。

歷史記錄:及時清理歷史記錄對保護隱私非常有幫助,勾選「Firefox關閉時清除歷史記錄」。其中清理Cookie與登陸狀態會使你退出所有網站登錄,清理瀏覽與下載歷史會導致你無法查看先前訪問的網站。

額外:

欺詐內容和危險軟體防護:啟用該選項會向Mozilla與合作夥伴(Google或安全聯盟)發送一些數據(具體點擊右側藍色字體查閱對應隱私政策)。

注意:Firefox謀智版使用安全聯盟的服務,Firefox中文版使用Google的服務。想確認Firefox版本打開「選項」-「常規」,在更新一欄若有「北京謀智網路」則為謀智版。替換方法:點擊「Mozilla Firefox 網路瀏覽器」下載對應系統中文版,安裝後可直接替換謀智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