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共享經濟,乍一聽可能會有些陌生,但是說到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那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其實這就是共享經濟裏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今天就來細聊一下衣食住行裏“行”的問題。

說到“行”我們可能就能想到“某某單車和某某汽車”,因爲到現在爲止它們欠我們的押金還沒退,如果說這就是共享經濟的話,那麼你一定也開始質疑了,共享經濟是不是要黃了?其實從2016年開始,共享經濟這個詞不斷升溫,從單車到汽車,從雨傘到充電寶,甚至共享女朋友都要出來了,似乎只要是能用的上的東西,都可以和這個“共享”掛鉤,那麼到底什麼是共享經濟,爲什麼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的發展會如此困難呢?

何爲共享經濟

首先,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並不是近兩年纔出現的,共享經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87年,由美國的兩位社會學領域教授提出,那麼共享經濟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它可以簡單的理解爲,陌生人以達成獲取報酬目的,並且保留物品使用權的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而這種經濟模式根本的工作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勞動力和教育資源等等,其實說的再簡單一點兒也就是我把我不用的東西借給別人用,順便再收點手續費,但是前提這些都是建立在個人與個人之間進行了這種交換和使用。

要說這個共享經濟什麼時候真正的開始進入到我們視野,咱們還得把這個時間線拉回2008年,就在2008年的8月,一個旅行房屋租賃的在線社區,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成立了,那麼在這個在線租賃社區上,人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搜索假期旅遊的時候想租賃的這些房屋,並且可以完成在線預定,而這個平臺的名字就叫愛彼迎,說到愛彼迎多數人就不再陌生了,因爲它成爲了很多中國年輕人到海外旅遊時選擇民宿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這可是共享經濟在民宿方面第一次試水。

共享單車的發展

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爲切入口,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散,摩拜單車、OFO、小藍單車等各色的共享單車在各個地方開始圈地鋪車,而這些聲稱打通城市最後1公里的共享單車向每位用戶收取了99塊到299塊不等的押金,人們一邊津津樂道共享單車的方便,另外一邊也在吐槽過量的鋪車擠壓了道路的公共空間,在很多地方的共享單車更像是撕不掉的狗皮膏藥,清理不完的城市死角,隨處可見不規則的停放以及損壞的車輛,不僅僅如此,還有的車輛被扔在河裏,有的被吊在樹上,讓人哭笑不得。事實上打着共享經濟之名不斷擴張的共享單車,談不上是共享二字,下面我們簡單的分析分析這共享單車的運營模式,共享單車的單車是由平臺來提供的,用戶需要繳納押金,每次使用還需另外繳納費用,而且使用初期,各類的優惠券幾乎是可以讓人免費使用的,紅利期過後的價格是每三十分鐘1元,現在還竟然出現5元的區域調度費,可以想一下,你用着平臺的車,平臺拿着押金還收取你的用車費用,其實這就是分時租賃的自行車。當然,這些並不是共享單車最要命的問題,盈利模式不清楚纔是各路共享單車相繼退出舞臺的根本原因,不斷的花錢擴張鋪車模式複製性太強,誰都想來分一杯羹,那麼怎麼賺錢呢,即便是每次騎車一塊錢,每天有上萬人次來使用,那麼除去了高額的維護成本和車輛生產成本之後,所剩下的也沒有多少錢了,所以不少人就打起了這個押金的主意,希望能夠得到循環,我們簡單的算算,上萬的用戶,每個人幾百元的押金,隨便拿來做點什麼理財投資也是不錯的,還能給員工來發發工資,但是當資金鍊條出現問題的時候,那接下來困難接二連三的到來,這時在城市當中的車輛越來越少,質量也越來越差,押金也是越來越難退,之前你甚至還能在微博上搜索到有關倒逼共享單車退還押金的攻略,現在估計使上十八般武藝也沒辦法那麼快還給你押金了,所以說不管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說他們不是真正共享經濟產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爲他們都不是個人的閒散物品,所以也算不上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另外一方面,這些物品的使用權都屬於平臺而不是個人,第三就是這些平臺的盈利模式都不是很明確,不知他們到底是以收益爲目的,還是以挪用資金吸納融資爲目的,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共享經濟作爲一種新生事物,它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遇到傳統經濟的挑戰,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會逐漸的出現風險和漏洞,每一種經濟體系在開始之初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共享時代也的確催生了不少概念性的產品,甚至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但並不是說就沒有可取之處了,如何讓人們的閒置物品和閒散物品真正的再被利用起來,從而提升社會服務價值,這纔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方向。

(來源:巨豐財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