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综合报导

为将人文与生态环境做结合,台北市政府于2015年开始动工打造永春陂湿地公园,并将公共住宅用地变更为公园用地,第一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28日完工,今年起开始第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大面积生态池整地工程,并引进豹山溪及无名溪两条溪流水源,让台北市拥有首座生态融合历史发展的湿地公园。

大地处表示,永春陂湿地公园已完成生态池水域,引水之后湖面波光粼粼,让人联想到古人曾在此泛轻舟,吟风月,好不自在。为了让植栽生长顺利,大地处也运用水利处疏濬的肥沃土壤,借由多样性植栽点缀园区。

▼永春陂湿地公园重建后,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古代诗人迎风游湖之感。(图/大地处提供)

▼永春陂湿地公园重建后,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古代诗人迎风游湖之感。(图/大地处提供)

大地处坡地住宅科科长徐瑞亿说,永春陂湿地公园借由一连串的生物友善设计,如遮光爬藤隧道及生物廊道等,让森林绿手指伸进都市。生态池也打造成多处深浅不一的多样性水域及林泽栖地,能引进多样性物种,目前已有白鹭鸶在园区觅食,后续期待更多物种进驻。

永春陂湿地公园源自清代乾隆年间,如今又被翻新,生态兴建面积约3.9公顷,预计明年10月完工,而台北市政府为了将湿地公园翻新,以留水、留树、留生态、留一些建筑物、留文化作为主要规划,将提供大面积的多样化生物栖地。同时,大地处也强调,永春陂公园首重生态复育,民众应该融入生态,不是破坏生态,才能让都市和生态圈能取得平衡、永续发展。

▼永春陂湿地公园大部分的生态水域已完成。(图/大地处提供)

 ▼永春陂湿地公园大部分的生态水域已完成。(图/大地处提供)
 ▼清朝乾隆年间就已被开发。(图/翻摄自永春陂湿地公园关注粉专)

▼清朝乾隆年间就已被开发。(图/翻摄自永春陂湿地公园关注粉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