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嵐

來源公號:女拳文化(ID:Nv_quan)

鏈接:mp.weixin.qq.com/s?

01

悲劇。

第二起。之前也有一起,女兒在學校受到欺負(眼睛被打到),父親殺害了男孩——此案最終兇手一審被判死刑。昨天,江西上饒,五小。當地的一所重點小學。9點過,一男子衝進課堂,揮刀在一個孩子身上連刺13刀。現場照片我看到了,慘不忍睹。首先申明,這樣的暴力——針對兒童的暴力,是不可原諒也不可容忍的,遇害的孩子,僅僅10歲。我在今天的評論中會儘可能地綜合多方諮詢,深度追問——最終目的是希望儘可能地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目前已經經過核實的:

1,被殺的男孩與兇手的女兒同桌。10歲。

2,女孩爸爸前一天在女兒班級家長羣裏發布了消息,表示自己的女兒長期被同桌劉某宸打罵,時間一年以上,女兒因此學不進去,而妻子多次溝通無果。自己也與男孩溝通無果,準備採取措施在學校裏守候一個月云云。

女孩爸爸在聊天記錄裏也寫到,說自從女兒出世就辭職在家陪伴女兒成長。(請注意這個細節)

3,班主任收到信息後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並組織次日雙方家長在學校溝通。

4,男孩的家長在微信羣回應,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孩子和同桌女孩的「衝突」。並表示會「管理」兒子。

5,據新聞報道,次日一早約好的雙方家長見面商談,但男孩一方家長沒出現。

6,女孩爸爸旋即衝進課堂,揮刀刺殺男孩。

7,兇案發生時,全體孩子在場,全部都在尖叫。

8,兇手沒有離開。旋即被趕到的警察帶走。男孩被接報後趕來的120現場急救,送醫,不治身亡。

9,男孩父母均為當地醫生。男孩父親的一位同事接受採訪說,事發前男孩父親有管教兒子。沒想到後面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10,補充一個今早起來看到的最新資訊,有當地家長在微信羣中透露,說兇手——即死者的同桌何某某的爸爸有過精神方面的疾病史,在事發前一晚,他妻子就擔心出事。

就我個人而言,針對婦女兒童的暴力是不可原諒的。熊孩子再熊,也不是用刀來解決。何況,刀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帶來的是更多的創傷,更多的傷害。

如果說過去,假定女孩一方是遭受了嚴重的霸凌,那麼,這一次在自己的父親揮刀殺死了同學的事件裏,女孩必然遭受空前的精神創傷,有可能超過整個霸凌的總和。而所有在場的目睹慘劇的孩子,都可能是創傷經歷。甚至,在同校園裡聽聞或目睹現場的孩子,也可能留下心理陰影。更何況,一揮刀,兩個家庭的毀滅,幫不了自己的女兒。幫不了任何人。

逝者家庭固然是毀了。活著的那個孩子,一生也會蒙上深深陰影啊。

但是,縱觀網友評論,看到一個現象。一半以上的人,在看了女孩爸爸班級羣留言後,大喊,「殺得好」。還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完全能理解這個家長的做法。」更多人則認為,學校及男孩家長也難辭其咎。更多人在新聞下留言,傾吐自己當年遭遇到霸凌,不乏很多生不如死的體驗。以至於少數的網友不得不逆流而上呼喊:「你們在想什麼呢?那可是一個10歲的孩子被殺了!他做了什麼該死嗎?」而這樣的聲音迅速也被各種反對意見淹沒。反對方拿出來的案例也是無可辯駁的:「10歲怎麼了?10的人渣多了去了,有把2歲孩子扔下樓的,有12歲強姦女同學的,還有殺害親媽的!」最近一則視頻新聞簡直就是這個案件的硬幣另一面解讀,迅速也在互聯網傳播:

河北邯鄲,多名學生腳踹一個小女孩,要求其下跪喊「刀哥」,「爹」「娘」,又要求她跪著喊「我被人X了」。

女孩照做後,那幾個學生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她幾名小女孩。一個網友把視頻發給我,然後問我:「嵐姐,如果你女兒在學校這樣被人欺凌,你會怎麼做?」我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感受了一下:如果、那被毆打、被迫下跪、被迫說出自我侮辱的言語的孩子,是、我、的、女兒,我、會、怎麼、做?腦海里第一縷閃現的念頭是狂怒和殺機。真的。此刻如果有人從天而降,砍死砍傷那些欺凌小女孩的人渣,我大概會拍手叫好。更可惡的是隨後當地教育局做的回應:「沒有打傷,不嚴重,就幾個孩子鬧彆扭了。」我去!

這樣的在大部分家長眼裡,目眥盡裂的事,牙齒咬得流血的事,到了校方和教育局就成了「鬧彆扭?」

教育局無非是想平事兒,可你平得了嗎?沒錯,你各打二十大板,按下葫蘆再按瓢,把事兒糊弄平了就行了,大部分甚至是絕大部分家長,可能也就是老老實實嚥下這口氣,可最後,終於概率抽中了,攤上一個不肯忍氣吞聲的家長,或者攤上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家長,甚至碰到偏執的、一定要一個說法的家長咋辦?而且,更要命的是,從網友們羣情湧動的留言來看,一種激烈的對抗,在身為人父母的家長羣體中湧動,但很少有人留意到。那就是「我教我的女兒好好保護自己,你有沒有教你兒子好好做人,不要去傷害別人?」這個對抗的暗流,已經越來越激烈。甚至,開始趨向非理性。比如,這則被廣泛流傳的視頻,和一句廣泛傳播的口頭語。「當我有了女兒,就做好了坐牢的準備。」細思極恐。

02

生女兒和坐牢有什麼關係?

但此句一出,卻得到許多人的認同。為什麼?因為女孩子,生存環境惡劣。

就說霸凌吧。小男孩欺凌的對象通常是小女孩。小女孩欺凌的對象,少數是小男孩,她們大多數也是更弱的小女孩。

文化研究表明,小男孩欺凌小女孩是一個跨種族、跨社會的現象,幾乎每個社會、國家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就算女孩和同齡的男孩身高體量沒差別,在競爭中,也會更多地迴避與男孩的競爭,或者甘居下風,或用服從來迴避衝突。對此科學解釋是,小男孩的睾丸水平高,大腦杏仁核更大,更加好鬥,而且更容易使用肢體侵犯控制。

另一種說法則是,文化也對性別意識有很強的塑造。女性被釘在第二性的位置上太久,對於小女孩的打壓,水銀一樣無處不在。而小男孩的性別優越感也無處不在。小男孩會普遍相信自己身為男孩更強、更優秀、更能幹,也應該擁有更多的優先權。並相信女孩該為自己服務/讓路,該成為自己的助手。

所以,在校園霸凌關係中,小女孩子往往是最終的、最多的受害者。而另一個隱祕的、無法宣之與眾的原因則是,小男孩實際上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對小女孩施加性攻擊。但大多數男孩子的家長不會承認這一點。也在公開話語裏極力否認,並對抗這樣的表達。就像之前迪斯尼摸女遊客屁股的男孩家長,其實處於青春期前期的小男孩對異性好奇,有衝動愚蠢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但男孩的家長在女遊客指出這個事實後,反應是歇斯底里。對,歇斯底里。她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鬧、打罵女遊客。一次次地衝撞、毆擊女遊客。反覆強調,我兒子還是個孩子!僅僅是護犢子?沒那麼簡單。這樣崩潰級別的攻擊裏,隱藏著恐懼。

中國式的母親,對深度依戀的兒子的性意識的「深櫃般的恐懼」。

第一,她絕對不承認自己的兒子有性意識。自己的兒子必須如天使般無性存在,潔白無暇。第二,這樣的「絕對」底下,隱藏著她的恐懼——對自己的某些情慾存在的的恐懼。就如同「恐同即深櫃」的原理一樣。於是,中國男孩的教育實際上是非常失敗的。而失敗中的失敗,就在性教育上。他們連承認小孩會有性意識會有性慾,會對其他孩子有性攻擊慾望都不肯承認,那根本就談不上教育了。小男孩去強吻小女孩,圍觀家長哈哈大笑:「他還是個孩子啊。」小男孩摸人家屁股,圍觀家長怒罵:「摸你怎了,他還是個孩子啊!」小男孩去掀人家裙子,圍觀家長沾沾自喜:「這麼小就知道哪裡好看。」小男孩去偷襲女生的胸部,圍觀家長嘻嘻不已:「頗有你老爸我當年的風采。」更別提他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蠻不講理式的護犢子了。更別提那句著名的:「我們家是男孩子,不喫虧!」

那女孩子家庭怎麼想?

女孩子家庭可不就得變成了:「自從我生了女兒,就做好了坐牢甚至殺人的準備?」一方的冷漠、無所謂,必然激化另一方的警惕和憤怒。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你家兒子在你家是寶貝是皇帝,我女兒在家還是命根子心肝兒呢!你想把你那套來凌駕到我女兒頭上?我心肝寶貝女兒捧在手裡呵口氣都怕化了,雪團一樣,準備給你兒子當奴婢?滾犢子!以至於,互聯網上公認的最臭名昭著的一句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啊。」網友因此創造了無數的梗:「他還是個孩子啊,所以千萬不要放過他。」「他還是個孩子啊,不應該把他關起來,而是應該直接槍斃他。」對熊孩子深深的惡意一直都是互聯網上罕見的立場一致的同盟——請注意,這裡的熊孩子,其實多半默認性別為男。

03

在不幸的上饒五小兇殺事件裏,碰巧看到一個家長在羣裏的留言截圖(未經最後證實)。

該家長似乎是知情人士,說:「其實該男孩很喜歡同桌小女孩子的,所以經常親她、抱她、打她。」!!!這個細節未經官方證實,不予採信也不加討論。也不能就此認定男孩真的對女孩有何不良行為。值得留意的是這個留言的隱藏邏輯。但這個家長的留言,又是讓人一陣毛骨悚然。喜歡她,所以親她、打她、抱她?惡寒。我在《我們為什麼被霸凌》一書裏,寫了一個故事。

《兇器是一本書》。

裡面就是一個「喜歡她而霸凌她」的故事。兇手是同桌的男孩。他對品學兼優的女同桌展開了長達一年以上的霸凌。他打她,扔她的東西,騷擾她,摸她,抱她,強吻她。他不准她好好讀書。她考試只要考得比他好,就毆打她。最常用的就是手裡抓的書。最後,他非禮她遇到反抗,他用一本書,硬脊的,狠狠地砸中了她的後腦。她遭到了嚴重的腦挫裂傷。嘔吐。最後醫治無效死亡。她聰慧而美麗,是貧困家庭的唯一的希望,就此破滅。而她的父親,最終也沒有能討到說法。兇手的母親淡淡地說,其實我兒子很喜歡她的。她兒子確實很「喜歡」她,所以她利用自己的權力,讓班主任安排品學兼優的女孩和自己兒子同桌——「帶帶她兒子。」從而間接助長了她兒子對女孩多年的霸凌。驚心動魄的地方在於——2年後,我在事件發生的家長羣裏,看到了同樣的對話。「其實他是很喜歡她的。」說句真話,大多數小男孩的喜歡,真的是那個被他們喜歡的小女孩子的災難或噩夢。因為,他們的家庭從來沒有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個紳士,如何去體面、友善地去贏得女孩的喜歡。他們就是些無釐頭、壓抑而暴躁的小野獸。他們喜歡誰,就粘著誰,就摸誰,就朝誰吐吐沫,就欺凌誰,就拽誰的辮子。在誰的飯盒裡放蟲子,在誰的凳子上插釘子。上述種種,都還是輕微的。遇到原生家庭有暴力、虐待行為的小男孩,他們的喜歡,嚴重的則是表現為攻擊,霸凌,甚至是性騷擾或毆打、控制、甚至是強姦、殺害。種種劣根性都會在他們的幼生期發揮到淋漓盡致。而一旦犯罪,因為年齡的原因,往往無法追責。就像《兇器是一本書》那則故事裡(取材於真實事件),兩個打死女孩的小兇手,因為年齡沒滿14周歲,他們最終沒有受到任何懲處。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男孩教育。

04

喪偶式育兒的惡果不斷呈現。

男孩需要同性的訓導,教育,示範,規訓。他的父親身體力行地告訴他如何:競爭、社交、對待女性、求偶禮儀、自律。

舅舅也行。

叔叔伯伯也行。《蜘蛛俠:平行宇宙》裏,小蜘蛛俠的行為偶像就是他叔叔。他和父親水火不容。他父親很忙,很粗暴,對他只有嫌棄和苛刻的要求,根本不理解他的小心靈小世界。而叔叔待他親切溫和,理解他,傾聽他,鼓勵他,帶他去看不一樣的世界。甚至還教他如何去「把妹」。即使他叔叔是他爸爸認為的失敗者,他還是喜歡叔叔並渴望成為他那樣的人。一個風趣輕鬆有個性的母親也行。(比如奧巴馬的媽媽)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下養男孩紙,要麼是小皇帝供奉起來,要麼是小奴才一樣呼來喝去。一邊是「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給你搭梯子」,一邊則是「你要聽話,你聽話給你買條街,你不聽話就把你頭打歪。」要麼是母親對兒子的吞噬。因為喪偶式育兒,母親把全部感情甚至是壓抑的情慾都扭曲地壓在在兒子身上,悲催的兒子不得不扮演那個缺失的男人的角色,精神被閹割,人格被肢解。(參見嵐姐其他分析文章)性情變得暴戾而陰柔。這樣的教育邏輯,能教出什麼玩意兒?有幾個父親帶孩子做遊戲打球、燒烤、露營、給孩子示範自己的工作、講解遊戲規則、在孩子母親面前體貼溫柔,做個紳士?他們自己都如牲口一樣成長,再如牲口一樣不管不顧。而這樣的男孩子,進入校園,校園無力應對,也沒有建立起應對霸凌的機制。女孩子就成為了首當其衝的受害人。女孩的家長們自然就會反彈。《教父》裏有一個經典小故事。殯儀館的老闆一直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他為此與教父切割,想做一個好公民。結果他視為人生最大驕傲的女兒,被三個不良青年灌醉並強姦。他們還打碎了她的臉。但三個不良青年家境優越,請了大律師又有高官庇護,輕易脫罪,且在法庭上蕩婦羞辱他的女兒。並看著他發笑。最終,法律沒有給他女兒公平公義。於是,他來求助老友教父。教父用他的手段,給了他公平公義。用同樣的手法,打殘了那三個青年的身體。看到這一段,讀者們都對教父的手段微微驚悚,卻又同時都覺得合情合理,異常痛快。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強加於女性的傷害和暴力,實際上是永遠沒有得到公平公義的。女性們是沉默的羔羊。小女孩更是羔羊中的羔羊。那句著名的:「自從我有了女兒,就做好了坐牢的準備」,最早到底是誰說的呢?據說,是歐美一起性侵案,幾名性侵者出庭受審,一臉無所謂,受害人的父親暴怒起而揍之。後來媒體採訪他,他說了這樣一番話。而美國也流行起了一則硬核視頻,硬核父親從小教女兒拳擊、格鬥、槍械。並且告訴女兒,如果有人傷害你,請你立即告訴我(爸爸)。告訴爸爸幹什麼?答:去處理屍體。不久,這句話就在全球流行了。而它的流行,是有土壤的。我們要做的,是消滅這個土壤,當男人像紳士,男孩像男孩,女性真正被尊重、女孩真正被呵護,消滅了兩性間的不平等,自然不再需要極端的手段,讓一個父親,去以違法的代價保護女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