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之護理篇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都挺好》,相信廣大觀衆被蘇大強系列“作妖”氣得心痛,更有甚者氣的睡不着覺,而最後一集,很多觀衆認爲蘇大強用 “阿爾茨海默病”就強行洗白,也讓大家大跌眼鏡。但我認爲,這部電視劇的編劇能在都市時尚劇中關注到當前社會老齡化當中有認知障礙的這一廣大羣體,就值得點贊。

相信大家在電視劇中也發現了蘇大強的一些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比如記憶力明顯減退(如做飯忘了是否放鹽),時間、地點、人物、定向力障礙(走路迷失,不認識自己的女兒等),熟悉的任務無法完成(拿手菜獅子頭不會做了),生活習慣改變(不愛洗澡,愛花錢了),這樣的老人,已經讓明玉擔心着急了好幾集(確診前的作妖行爲不算的話)。電視劇的最後,蘇明玉扛起了照顧蘇大強的重任,蘇大強的一句,“爸後半生可就交給你了”,讓做了十年癡呆照護工作的我,心裏替明玉狠狠的疼了一下,後面十年,甚至二十年,她和蘇大強將經歷怎樣的生活?蘇大強的病將會發展到怎樣?蘇家三子女又將如何對待蘇大強呢?

下面,我就從專業照護方面,預測一下蘇明玉和蘇大強將遇到的困難。

第一、癡呆照護經驗缺乏,蘇大強可能再次走失 。

最後一集中蘇大強又一次走失,蘇明玉在除夕夜奮力尋找父親的橋段相信賺了觀衆很多眼淚,而我卻認爲,蘇明玉的癡呆照護經驗嚴重缺乏。在得知蘇大強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並有過走失經歷的時候,以蘇明玉的經濟實力,應該儘快給蘇大強買一款“能打電話的手錶”,這種手錶帶定位和通話功能,還能在佩戴者無法主動接電話的時候自動接聽,還配備語音監控功能,當然如果價錢合適的話,可視對講和視頻監控功能應該也能實現。這樣,蘇明玉就能通過自己的客戶端實時掌握蘇大強的地理位置,謹防走失。當然,萬全起見,同時還應該在蘇大強隨身衣物中放置身份識別卡片,詳細記錄聯繫人電話及老人情況等信息。

第二:未能識別睡眠顛倒,全家變成熊貓眼。

倒數第二集,蘇大強半夜裏不睡覺,翻來覆去的找錢。睡眠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見的臨牀問題,這類患者經常出現睡眠顛倒、晚睡早醒等睡眠問題,家人如果不能及時識別和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睡眠節律,不僅影響患者健康,對家人正常睡眠也有很大影響,久而久之,家人的睡眠健康堪憂。針對睡眠障礙的患者,我建議增加日間活動量,儘量維持正常睡眠節律,必要時,還是要及時就醫,尋求醫生幫助。

第三、幻覺妄想已出現,巧妙應對是關鍵。

蘇大強半夜不睡覺,翻來覆去找錢的那個夜晚,他的時間定向回到了退休前十年,他一邊翻箱倒櫃,一邊說錢是他辛辛苦苦存的,可不能讓蘇母發現。這個時候,我判斷蘇大強記憶力混亂,很多時候,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行爲症狀,如何應對,通常是癡呆照料者非常頭疼的問題。這時候,我要表揚蘇明玉一下,這個場景下,蘇明玉沒有起急,沒有急於糾正蘇大強的認知,而是順着他,還幫他一起找錢。這樣的應對措施,是緩解患者情緒和症狀的好方法。有一些對疾病認識不足的家屬,可能會糾正患者,批評患者,只會激化患者情緒,甚至會讓患者產生激越行爲。當癡呆患者出現精神行爲症狀時,要走近老人的內心世界,從他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耐心尋找安撫方法。

第四、非藥物療法齊上陣,親情陪伴很重要。

電視劇中當中的醫生對明玉說,這種病沒法治癒,而且蘇大強的病情發展的還很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陪伴。我再一次感慨,編劇還是比較專業的。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確實沒有特效藥物,可是非藥物療法方面,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蘇大強可能在蘇母去世、親情缺失、家庭變故等一系列打擊下,疾病快速進展。所以,蘇明玉應該尋求適合蘇大強的個體化非藥物療法,加上親情的陪伴,儘量延緩蘇大強疾病的進展。電視劇中有一個情節,蘇大強在聽評彈時,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事。說明音樂療法對蘇大強還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明玉可以經常讓蘇大強聽評彈,喚醒記憶。在蘇大強跟明玉和石天冬合影時,看着照片,蘇大強又絮叨起了以前的事,說他們蘇家以前每年過年都要拍全家福,說明懷舊療法(看老照片,講老故事)對蘇大強也是有效果的。還有劇中讓人淚奔的習題集,也可以作爲蘇大強喜歡的物品,擺在顯眼的地方,防止他看不到習題集,又離家出走去買。當然,最重要的,是親情的陪伴,尤其蘇大強對明玉心懷愧疚,明玉可以多陪伴蘇大強,哪怕蘇大強不認識她,也不妨礙她用認識蘇明玉的其他身份(比如冒充明玉同學,跟蘇大強更容易套近乎)的方式,陪伴在蘇大強身邊。

第五、面對終末期倫理,生前預囑可借鑑。

隨着疾病的進展,蘇大強會慢慢忘掉全世界,還會變得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己喫飯穿衣甚至不能處理大小便,蘇明玉和石天冬也可能會結婚有了寶寶,這樣的情形,對蘇明玉來說,照顧蘇大強將會是沉重的家庭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花錢請保姆,還是把蘇大強送到養老院,都是需要蘇家三個孩子抉擇的問題。在癡呆終末期,家屬還面臨是否爲患者留置胃管維持生命,如何預防壓瘡、肺部感染等併發症等照護難題。哪怕患者還保留部分活動能力時,跌倒、意外傷害等問題也會頻頻出現。到那時候,大哥明哲的經典臺詞“我對你們太失望了,你們是怎麼照顧爸的”會不會又一次說在蘇明玉面前?仍是讓人揪心的難題。我建議,在蘇大強仍有行爲能力和決策能力時,應建立自己的生前預囑,將自己喪失決策能力之後的去處提前說明,也能減輕明玉的負擔。

癡呆照護,任重道遠。希望更多專業人士參與進來,幫助廣大照護者減輕負擔,更幫助癡呆老人們安度晚年。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