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鈕祜祿大表姐

香港,如果你只在這個城市花錢,而不在這個城市掙錢,那它還是很美好。如果想在這個城市體面生存,那麼陷入絕望是分分鐘的事。

01 香港,留不下

羅薇從港中文畢業之後,沒有和一起從內地來的同學一樣回蘇州老家,她選擇了接受HK德勤

所發的Offer。呆在這裡的第二年頭剛過完,還沒有挺到Senior,兜兜轉轉還是回了家。走的時候羅薇仍然對這座夏天悶熱到窒息的城市又愛又恨。

在港島的3年時間,從剛畢業1.4w的Package,到現在快要到2w港幣,羅薇的月光水平也一直在上漲。很難存錢,因為你的薪資上升了你的消費自然會上升,一想到這麼省就算捱到S3都未能在半山租半間房,羅薇放棄了。

羅薇一畢業就進了德勤HK,自己所在的項目小組裡內地的同學佔了一半,個個都是又聰明又能扛事的同齡人,每天最放鬆的時間,就是走過一座座鋼筋叢林間的天橋去喫飯。他們從一畢業開始就完全「販賣」出自己的時間給一個又一個的項目,24/7 On Call是基本要求;偶爾看到某所又有經理級別的猝死新聞,目光停留一下就繼續工作了。

那些「Keep them going」、 讓他們信以為生的,是像毒品一樣的Work hard play hard motto。

在香港待了3年,沒有任何由來,只是看到了組裡新來的小朋友,一副看起來比自己還穩重的模樣,覺得好笑,也覺得突然就想回江南的老家了。

02 喫香的港校,迷失的畢業生

前天凌晨發布的排行中QS排名中,除了港大維持全球25位不變,港科大、港中文、港城大、港理工、浸會大學無一不是處於上升序列。QS的International Faculty這個指標下香港的幾所大學都排的比較靠前。美國H1B政策的瘋狂縮緊,英國梅姨轉身離開後的留學政策還不明朗,內地留學生多少會考慮國際化的港校。國際化同樣吸引來自歐美國家的留學生。

港校的喫香,並不意味港校出去的畢業生就同樣順遂。讀書一路順風,只代表你在考試這一套有固定規則的遊戲能喫雞,僅此而已。考試成功,並不代表做嘢會飛黃騰達。The real world doesnt work that way。

1

超過8成香港大學生願意去內地工作

香港的產業結構已經高度成熟且集中,畢業的時候,如果不學醫、不讀法律、又不讀金融商科,總忍不住羨慕學校裏已經拿到投行或者國際銀行offer的校友,月薪7萬HKD;又或者是拿到Big 3諮詢公司Offer的,這些人只要工作一年,里程數就已經夠高檔俱樂部的Membership。

在新華社5月份進行的「香港大學生內地就業意向」調查中,有超過80%的學生都願意到內地工作發展。內地的工作機會更多、更豐富,是吸引當下香港學生的主要原因。

B站上有一則名為《香港大學生擠破腦袋進阿里巴巴實習》的視頻。阿里巴巴為香港學生開放了「香港創業者基金實習生計劃」,每年11月開放申請。相比在香港森嚴的職場等級制度,在阿里巴巴初級員工也有更多的機會被放權,去負責一個完整的項目。

2

去英美太貴,所以來了香港

小潔畢業於國內一所211師範院校,在國內TOP的教育機構工作一年後,不想再整天奔波於各個校區之間,重複教初中生自己早就忘記的初級語法。小潔想轉行,考慮重回學校。去英國和美國一年的費用都在50萬以上,而在香港對自己狠一點,25萬也能扛過去。小潔最終申請了港大的Master。

在港大的10個月,小潔瘋狂更新自己的朋友圈,從陸羽茶室的點心到天星小輪的夕陽,而且說話也越來越港。所有人都覺得她是不是去港大「水」碩士了。

她也一直堅持更新自己的遊客朋友圈。直到拿到了網易的Offer,她又更新了朋友圈:

「工作之後重回校園,才能理解自己的匱乏,才能為自己博一個轉身的機會。」

去香港的內地學生都有自己的初衷,有的是因為學費更便宜、學制短但認可度在國內高、想去更國際化的學校學習但又不想離家太遠、或者小部分想定居在港島的。但並非每一個都能像小潔一樣目的明確,最後通過香港的經歷達成所願。

而那些始終堅持留在香港的學生都去了哪裡?

03 想爬上中環頂端的年輕人

香港商科生,幾乎都做成為中環人的夢。

中環人,廣泛來說包含香港所有在中環金鐘一帶,從事金融、專業服務(醫生律師,諮詢,會計,廣告等)、地產、企業管理的人,或者更準確的應該被稱為Corporate人

如果把香港社會分三級,最下層是普通混跡於各行業的普通員工,上層是創業成功的巨鱷大佬,中層就是處於之中的Corporate人。

想成為中環人,名牌大學是入場券,體力和精神都能挺住無休止的OT(加班),能夠「微笑地食屎」、扛得住KPI、也能玩得轉辦公室」紙牌屋」、不管前一天多晚下班第二天都能以精英形象出現在中環每一座大廈樓下。

剛剛畢業的香港新新職場人,在Instagram、微信、Facebook上的學長學姐已經是整天遊艇度假,還時不時自嘲自己交幾多稅,這一切都刺激著年輕人的神經——必須找到一份在IFC的高薪工作。

但前輩的Instagram上卻不會展示出來:當你真的拿了投行的Offer,先要老老實實熬過Analyst/Associate的幾年,而這幾年看似不錯的薪水,除了每個月的房租、出行、每週五晚和同事去喝酒買單等各項費用,離你想像的一個體面的中環人,還差的太遠。

每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對老闆來講,都是一個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只能完成基礎的任務,老闆還是要花很多時間教你。

但一開始工作就在香港工作,好處是會訓練很強的抗壓能力,以及培養很好的職業素養,不會得過且過,縱然這裡是「日日開OT,OT又OT。」我們在內地討伐著北京望京、後廠場村那些996的工作模式時,經歷過北漂和港漂的人卻會覺得:如果北京是Hard模式,香港就稱得上是Devil模式。

04 用盡洪荒之力都買不起房

國際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4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房價最高的三個城市均位於亞洲,香港房價以套均$123.5萬(換算成人民幣為848萬)的成交均價繼續高居全球之首

在香港TVB一檔真人節目《有房萬事足》中,香港的年輕人在房價飆升的情況下,為了買房想出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方法.

正在讀大四的Vivienna,人生格言是買房改變命運。為了實現26歲前買房的目標,為此,她接了十幾份兼職,每月收入達到四五萬港幣;擇偶目標是有房的中年男子。

另一位40歲的Chris被稱為「50元哥」,從大學起就立志要十年內攢錢買房,無論物價怎麼漲,每天都只花50港幣(約合44元人民幣)。50元哥的人生格言是:自己不喫,房子也要先喫。

能用走的絕不用打車,能帶飯的絕不去外面喫,能不約朋友的絕對不約; 談戀愛很花錢,所以存錢期間他一直保持單身; 不管周圍的人怎麼換手機,他都雷打不動地用2G;   運動完去大學的運動場沖涼,不在家裡洗,省水

如果不買房、租房呢?香港的租金依然是全球最高的。2019年香港學士畢業生平均月收入19917港幣,就算住的遠一點,一個月的房租也已經是收入的33%-50%。

05 去香港的內地學生

2008年前,非三大學生都有機會入大銀行甚至投行工作。10年之後的今天,和你直接競爭的都是海外名牌大學畢業生,而且個個是1st Honour畢業。不管是內地還是香港學生,想留在香港工作,都要面臨僧多粥少僧多,壓力愈大的處境。

但仍然有不少內地的學生義無反顧奔赴港校。

Haily在內地念的法本,國內的律所、法院都待過,但最終毅然選擇放棄訴訟、去香港申請JD(法律博士),香港不少律所可以接手IPO、M&A項目,更加國際化的環境和項目是Haily真正嚮往的。

香港的產業結構單一、成熟度很高,去香港就業的年輕人更多的是商科、法律、新聞,但仍然有有一些在香港不夠主流的工作,比如互聯網、創業。

香港的行業已經缺乏一定的想像力。

香港互聯網公司一直都不被看好,認為市場前景小,但依然有互聯網+金融的細分市場供給一小撮年輕人樂活著;傳媒、新聞行業在香港並不能很賺錢(當然在內地也不能),但香港還保留著一些言論、資訊自由的微弱優勢,孕育出《鳳凰衛視

》、《鏗鏘三人行》的這片土壤仍然吸引著一些有新聞理想的年輕人。

無數個像羅薇一樣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又離開,港島的故事卻永遠不會結束。

最後,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金融人的小圈子——今融道APP,為您答疑解惑的金融知識平臺;推進金融業務的投行項目平臺;迅速建立社交的金融連接平臺。

數十萬金融小夥伴兒在這裡等著你哦~,請戳好文鏈接,下載後我們就可以相約了 ↓ ↓ ↓

好文鏈接:這是我見過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徹的雄文,沒有之一!

往期好文推薦:

今融道:歲月不饒人,又何嘗饒過香港——關於香港女星、富豪、豪宅!?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今融道:為什麼說香港的年輕人要被逼瘋了??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今融道Finstao:魔都陸家嘴金融民工的一天是怎樣的??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