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碩大無朋的恐龍應該是遲緩、笨拙的冷血動物,但科學家最近從長頸龍的牙齒化石發現,這些侏儸紀霸主們的體溫不但類同於現代鳥類,甚至還很接近哺乳類動物;此外,牠們的動作也比想像中敏捷許多。

科學家從長頸龍的牙齒化石中發現,恐龍其實並不冷血。(圖/取自foxnews)

加州理工學院的伊苟博士(Dr. Robert Eagle)指出,他們透過可測量物質溫度的新式化學檢驗科技,對腕龍及雷龍的牙齒化石進行測量,發現牠們的體溫約為攝氏36至38度,遠遠高出一般冷血動物的26至30度。

伊苟博士說,光是體溫的不同,就能開啟恐龍生理學另一個視野,像是侏儸紀時代氣候較為溫暖,恐龍若體溫較高,勢必有牠們獨特的降溫方式,或許是生理上的適應機制,也可能是躲在樹蔭下之類的行為適應。

伊苟博士表示,最初恐龍被命名時,被當作行動緩慢的爬蟲類生物,但隨著越來越多化石證據顯示,其實牠們的活動力相當強。然而,新式化學檢驗方法雖可算出恐龍體溫,仍無法斷言牠們就是「恆溫動物」。

令人雀躍的是,這項檢驗方式除了能夠測量體溫,還具有解開生物傳承之謎的潛力,伊苟博士說,該科技有助於瞭解恐龍與鳥類之間的演化關係,並進一步找出牠們適應成恆溫動物的時代。

※點此至FoxNews.com看不冷血的恐龍

原文網址: 恐龍不是冷血動物?牙齒化石顯示體溫與人類相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