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退休的Winnie,目前和老公带著两岁儿子环游世界。(图/Winnie提供)

▲33岁退休的Winnie,目前和老公带著两岁儿子环游世界,下同。(图/Winnie提供)

记者周康玉/台北报导

今年39岁的维尼(Winnie)退休近七年了。七年前,她和42岁的美籍丈夫Jeremy,在2012年、维尼33岁时达到财务自由,两人用10年的时间存了3750万新台币,实现提早退休的梦想。

为什么把退休目标设在3750万?原来这一切归功于她的分析狂老公Jeremy,找到了两个公式(法则),把退休金目标清楚的算出来。第一就是「4%法则」,另一就是退休金安全提款率。

请继续往下阅读...

4%法则的原创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Bengen),他分析长达75年的股市和退休案例,发现只要你退休的第一年,从退休金提取的本金不超过4.2%的花费,且把每年通膨率考虑进去,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

另一个是根据美国三一大学(Trinity University)三位教授提出的退休金安全提款率,他们认为每年用退休本金的4%支付退休所需,如果本金可以支撑30年,这份退休组合有极大可能维持到永久,因此衍生出另一个公式,那就是每个月花费X12个月X25(年)=你需要的退休金。举例来说,如果你一个月需要6万元的生活费,6万X12X25=1800万。当时,维尼夫妻两人就算出10年内要存到3000万的金额。

外语系毕业的维尼出社会第一份工作是当英文老师,月薪33000元,隔年(当时23岁),她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就是转换跑道到科技公司当业务,也因此认识了她的工程师老公,当时两人的月薪分别是3.3万元新台币与3,000美元(新台币93000元)。

▲33岁退休的Winnie,目前和老公带著两岁儿子环游世界。(图/Winnie提供)

改变一生的理由不光是她遇到了终身伴侣,而是她选择挑战完全陌生的科技业。维尼说,对于公司她有求必应,经常加班到很晚。但也因此受到上司肯定,几乎每年固定加薪。此外,他每三年就会跳槽,换到更大的公司,从海外业务转为产品经理,最后进到美国电脑大厂戴尔(Dell)。维尼说,辞职那一年,她的月薪已逼近新台币9万元。

「不会就学、等于是帮自己加薪」,维尼认为,起步22K不代表一辈子都只能领这个薪水,机会要自己争取。她很感谢当年的老板,愿意把机会给什么都不会的她,「根本是花钱来教我做事的方法」,维尼对于当年转换跑道的选择感到很得意,夫妻两个人在工作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在10年间,薪水都是刚进职场的三倍左右。

光是帮自己加薪还不够,赚来的存下来才是自己的,维尼和丈夫也成了疯狂的省钱夫妻,工作的十年间,每个月的储蓄都至少占了薪水七成以上。举例来说,如果赚33000元,就会存23000元、如果赚6万元、就至少存42000元,如果赚9万元,就一定要存63000元。

在储蓄过程中,夫妻两人也透过投资报酬获得更多储蓄本金,投资标的更是单纯到不行,经过几次实验,最后两人将九成资金都投入美股ETF,选择透明信赖度高的投资机构后,将七成资金投入美国市场、两成投入总体国际股票指数、只有5%投到不动产信托指数。

维尼强调,想要达成财富自由,背后最大的支撑在于拥有「价值观相近的另一半」;终于在她31岁那年,她辞职退休,老公继续工作两年,在她33岁那年正式达到财务自由。

▲33岁退休的Winnie,目前和老公带著两岁儿子环游世界。(图/Winnie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