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芸忙回首起立曰:「頃正欲卧,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西廂》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筆墨方能尖薄。」

芸娘看《西廂記》正出迷,一邊驚嘆著作者王實甫的才學,一面又覺得他居高臨下角度評判世事人情有些刻薄。但是他的丈夫沈復看到之後,只是單純地點出王實甫是一個大才子,文筆很好。芸娘看到的不僅僅是作者的文采,也看到了文人的一些本性,但是其丈夫不會在意這些東西。

這個觀點的不一致似乎也預示著芸娘的結局,似乎也預示著沈復的志大才疏。

《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的所作所為以當今的價值體系去評價是無法完全認同的

沈復滿腹詩書,卻也鬱郁不得志。

這本書《浮生六記在》是沈復唯一劉傳下來的作品。而縱觀沈復的一聲,從經商,到擺攤再到隱居,似乎應了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心中有著豪情萬丈,卻不腳踏實地,一身文人的臭脾氣。

芸娘-最美也是最可憐的女人

芸娘,其實以現在的視角看,是一個很可憐的女人,或許在那個時代她是賢良淑德,是賢妻良母的代表,事實上,根據沈復在書中的那般描繪,芸娘應該是所有人的夢中情人,本身就擅長琴棋書畫,又是一個極其有情趣的人,竟然會將茶葉包包於花蕾之中,待到花香浸潤了茶包再拿出來泡茶。但是,以目前的價值體系去評價,芸娘只不過是一個被男權馴化了的女人,她的一切出發點都為了自己丈夫,即使自己丈夫將自己的長袍當了買酒喝,完全不管不顧患病的妻子以及飢餓的孩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