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合時宜」的李銀河

16 人贊了文章

就像波伏娃的名字前面總要先加上「薩特終身未娶的伴侶」一樣,談論同為社會學家、性學家的李銀河,我們也總習慣要從王小波說起。

從山西大學畢業後,李銀河成為了《光明日報》的一名編輯,她的文章發表在報紙的頭版、二版,前程似錦。1977年,李銀河偶然看到了王小波的手抄版小說《綠毛水怪》,裡面寫到,「我們好像在池塘的水底,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李銀河被這本小說深深打動,她開始想像,究竟是怎樣一個人能寫出這樣睿智的文字,她甚至直覺自己註定會和這個人發生些故事。但那時的王小波,不過是街道工廠裏一個其貌不揚的工人,他下鄉、插隊,參軍,在愁苦而無望的生活中期待一個黃金時代的到來。

王小波的長相,給了這段感情「見光死」的極大可能性。回憶兩人第一次見面,李銀河坦言「有點失望,覺得他真夠難看的」。但就在她還驚訝於王小波寒磣的外貌時,王小波已經很直接的開口了:「你有朋友沒?你看我怎麼樣?」

這樣的率真直接著實驚到了李銀河,但王小波帶有一點賴皮的執著也讓她悄悄動了心,李銀河開始與王小波通信。

王小波把熱情洋溢的情書寫在五線譜上,他說「只要你吻我一下我就變好」;他說「我和你就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祕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嘗它,看看裡面有多少甜」;他說「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裏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兩人開始談戀愛,但李銀河總覺得他長得難看,起過分手的念頭。

李銀河的媽媽也嫌王小波醜,有點拿不出手。王小波寫信給李銀河說,「你應該去動物園的爬蟲館看看,是不是我比它們還難看……你也不是就那麼好看呀」。李銀河被逗樂了,關於外貌醜的心結就此打開。美麗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她選擇了後者。

在美國留學期間,無論是學歷還是收入,兩人長久以來都處在一種陰盛陽衰的狀態。李銀河是博士,王小波是碩士,小波喫穿用度都靠著李銀河的獎學金,李銀河不讓他去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這段感情在當時看來是完全不合時宜的,社會身份的差別,女強男弱的模式,都會招來不少偏見。但愛情就這樣發生了,彼此強大的精神內核深深吸引著對方,這以純粹的精神契合為基礎的愛情在任何年代都顯得那麼難能可貴。李銀河崇拜著當時籍籍無名的王小波,「因為真正的東西我是比不過他的」。

很多年以後,李銀河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當初收到五線譜情書時是怎樣的感受。年過花甲的她,笑的像個少女:「當然是非常高興,我覺得一個人一輩子能得到這樣的愛真的不是很常見的事情。原來跟我住在一個院子裏的朋友,她就說,這些信她一生哪怕能接到一封,就滿足了。她的話讓我覺得自己擁有了太多的財富。」

後來,李銀河最為人熟知的身份變成了「王小波的遺孀」。王小波曾經說過「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世界總夠了吧。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小波不在了,李銀河為他們倆保留著這份勇敢。

她理解多邊戀,認為愛情應該「既強烈又不排他」。她不否定一夜情,宣稱「任何人都有和除了配偶之外的第三人發生性關係的權利。婚外情是錯誤的,只是因為它違反了婚姻法。至於一夜情,只要是單身,不僅有這個權利,在道德上也完全沒有問題。所以對於一夜情的人,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得病。」

對待亂倫,她說「禁止亂倫最初只是從遺傳角度上來考慮,防止人種的退化。亂倫是不涉及道德方面的問題的。在我看來,表兄表妹只要承諾他們不生育,完全可以讓他們結合。」

2006年,她提請了同性戀婚姻提案——這個8012年的中國還沒有實現的事情。

有很多人認為李銀河這種背棄傳統、不合時宜的論調是在玷污王小波,但曾經讀懂過王小波哪怕一本書的人也會明白,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對話語權的探討,是李銀河一直在堅持做的。關注虐戀、同性戀就是在為少數者爭取話語權,她一直在守護、拓展著你我自由的邊界。

在一次對李銀河的採訪中,記者問道:你對「多邊戀」的說法,與中國社會的主流觀念還是離得太遠了吧。你不覺得有些不合時宜嗎?

她回答:「我要是在1900年宣揚不裹小腳,不也不合時宜嗎,對吧?我要是在那時宣揚婚前可以接吻,那我也不合時宜,對吧?如果我們都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來提出一個觀念,那我們這個社會就將永遠也無法進步。」

記者又問:網上有一種說法,說你是淫亂大師,道德淪喪,嘩眾取寵,標榜自己。你怎麼看?

李銀河回答:「我的感覺就是,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恩將仇報(眼圈有些紅)。我呢,是為你們在爭奪空間,呼籲憲法要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性自由。然後你們來罵我。我在為誰爭權利呢?我在為你們爭權利呢!「

記者追問:也可能他會說,我並不需要你所說的這個權利啊。

李銀河:(略帶激動)那好好好!(沉默片刻後)但是他不需要,不見得別人不需要。比如同性婚姻,同性戀者需要啊。當同性戀被列入性變態之列,她站出來反駁。當影視作品被套上樣板規則,她站出來抗議。轉發上萬的微博被刪,就一遍一遍複製重發,微博被暫時禁言,就發到自己的朋友圈。李銀河幾十年如一日的,與從無知到惡意的人,心平氣和、耐心十足、文明禮貌、鍥而不捨地講道理。曾看到一個比方說王小波像是黃蓉,李銀河像是郭靖,這個形容真是妙不可言,一個聰明通透,一個至善至純。

王小波在文章中說過這麼一件事:一天,一個女知青故意說自己不知道太監是什麼,於是李銀河紅著臉一本正經地解釋。我想,這就是她的本性,是不會隨著年齡閱歷知識的增加有任何改變的。在如今的社會,這種善良和堅持顯得那樣不合時宜。李銀河之於我們,是燈塔一般的存在。

李銀河曾說「不能讓這個社會,這麼愚蠢,這麼愚昧,這麼野蠻」。「義之所在,任力獨行,舉世非之而不顧,以其信道篤而自知明」,可以來形容這位中國第一個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

2014年12月份,李銀河公開了自己的愛情史,她和一位生理性別為女性、性別認同為男性的跨性別者同居17年。李銀河坦坦蕩蕩,但旁觀者「隱瞞性向」、「騙婚」、「配不上王小波」等等指責又一股腦兒地冒出來了。

有記者問她為什麼要再婚,李銀河說:「為什麼小波死了我就不能再喜歡別人了呢,哪怕小波活著,我也有可能喜歡別人的。」她不會掩飾,透徹赤誠,兩個將自由和有趣視作生命的人,實在不需要旁人為了所謂的「貞潔」操心。

李銀河說:「他是我歷史的一部分。」

王小波說:「我是愛你的,看見就愛上了。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個人手裡一隻鴿子飛走了,他從心裡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