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最近正在做IP項目計劃,從一開始說打造IP,已經經歷了無數的頭腦風暴,最終還處在孵化當中,心理著實有點著急。我上網查了好多資料,信息過於零碎,不具有系統性,有的對於IP的理解,是針對電影、小說、遊戲的範疇;有些人的理解和困惑,是針對商業品牌IP而言。

IP一開始是出現在遊戲行業,我們上網的時候可以經常跳出由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遊戲廣告頁面。他們當時的思路就是,不需要花太大成本培養受眾,用戶很多是從讀者轉化過來的,而且也容易成為大眾熟悉的商品,並引起關注。而逐漸被各個行業,包括電影,漫畫,到近幾年比較火的綜藝都逐漸成為IP熱。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其商業變現能力,快且有效!

撇開商業品牌,就IP而言,IP到底是什麼?個人非常贊同,IP是具有影響力的某一個具象表達體,它具有極大的變現能力,而如何變現,那就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粉絲羣體。所以它需要有獨特的人格、個性及三觀,吸引某一個羣體的關注和追捧,並使其成為粉絲。而如何去吸引粉絲,那它就需要故事,需要有內容,需要有事蹟。就類似一個明星,經紀公司需要想著法兒來策劃和公關,讓人看到他獨有的個性。

那怎樣去塑造一個獨特人格,個性及三觀的IP「原態」,也不是完全無據可依,它和人一樣來自某一個亞文化,具備了與這個亞文化匹配的人格和鮮明差異的精神主張,這一個主張是每一個時代的產物,當它具備這一人格時,便能與這一類人羣達成共識,便能夠溝通,交流和互動。就像前不久我們看到的網易打造的快閃店「喪茶」,為什麼能夠一時風起,不僅僅只是它特立獨行,與喜茶背道而馳,更多的還是反映了當下的喪文化:自嘲、自黑和「喪」,這是當下年輕羣體面對現實生活壓力的另類表達,品牌通過「負能量營銷」與年輕人進行溝通。

而商業品牌IP是什麼?它不同於娛樂化(動漫、電影、遊戲)產業IP,他們已經有了屬於自己一套的成熟的製作流程。商業IP基於IP,它不僅最終能夠產生變現能力,還需要能夠作為一個生動的載體,表達企業品牌的核心價值觀。起加強產品品牌和目標用戶溝通和交流的作用~不僅獨立存在,個性和三觀當中與品牌具有共通性,與消費者持續性溝通、交流及互動。

首先是孵化IP,其次是打造IP,最終是IP商業化。當然打造IP也是商業變現的一個過程。如何操作,我根據收集的資料,我概括成三個步驟:

第一步:IP定位

第二步:IP形態打造

第三步:IP運營,運營包括策劃事件,創造具備有感染力的形象,並與用戶持續互動,增加與用戶的粘性從而慢慢的建立屬於自己強大的粉絲羣體。而運營的過程當中,需要藉助媒介和公關擴大其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形態」,這也就是傳播的過程。

只要能夠建立強大的粉絲羣,並持續維護,基本上就具備了衍生其他商業經濟的能力,並反哺品牌,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品牌溢價。這又是另一個階段了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理解,寫完之後好像對IP理解更深刻一些了,歡迎各位大佬能夠指點一些不足的地方,讓我有更多的學習!【害羞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