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西藏,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湛藍的天空,清透的空氣,隨處可見的美景都是一張拿得出手的明信片。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藏族人民的飲食習慣也遵循着最古老的方式,他們喫着結合了天地精華的食材,沒有經過深加工,每一口都是與大自然的近距離接觸。然而,真正的藏餐到底是什麼樣子、什麼味道的?那麼我只能告訴你,藏餐的每一道菜都能觸及靈魂,喫過一次必永生難忘。藏餐的味道,能夠牢牢的在你的味覺神經上烙下印記。

曾經有幸去過一次藏民家喫飯,藏族主人一早就在門口等着我們,看到我們走近立刻帶着明媚的笑臉迎了上來,並且親切的抓着我們的手說“扎西德勒”,語言不通,可是聽起來卻格外的親切。

藏民家裏收拾的乾淨有序,按照他們的習俗,喫飯之前要先簡單的喫些茶點,其實在進屋的時候我就已經聞到濃鬱的酥油味了,說實話,對藏民的酥油茶我還是充滿了期待的。酥油茶端上來,主人熱情的讓我們趕緊嚐嚐,說這種酥油茶可以減緩高原反應,還能預防嘴脣乾裂。

我喝了一口,嘴脣瞬間被濃厚的油脂包裹住,酥油茶有一股腥羶味,喝到嘴裏細品其實是鹹的,而且飽腹感極強,感覺喝了一口都不那麼餓了。這種複雜的味道與濃厚的口感,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說實話,有點喝不慣。可是藏民實在是熱情,我喝了一口之後又立刻給我倒滿了。

犛牛幹是這裏的特產,之前朋友來西藏出差,也曾帶回去過,記得那會喫着還是挺好喫的。但是喫過了藏民家裏自制的犛牛幹後,我覺得我之前喫到過的,可能是專門爲外地朋友準備的改良版的吧,那個更容易接受,而在藏民家裏喫到的這種,肉乾上還帶了一點油,喫起來羶味極重,說實話我本來是沒有高原反應的,但是喫完了這頓餐前茶點,從喉嚨到胃部好像有點開始不舒服了。

最期待的還是藏民家裏的藏香豬,據說藏民的藏香豬都是野外放養的,呼吸着純淨的空氣,喫着蟲草喝着雪水長大的,這種肉質絕對是結合了天地精華的。可是,上好的藏香豬真的是被藏民這一手的廚藝給耽誤了。他們平時的喫法就是宰殺之後簡單的切割,然後放到通風處自然風乾。不加佐料來調味,喫的時候,瘦的地方極柴,肥的地方極油,沒啥味道,口感也不怎麼樣。不知道這種喫法是不是爲了保留這好食材的原汁原味,藏民們喫的倒是很隨意,可是我們真的是下不去口。

整頓藏餐我喫的最多的就是糌粑,似乎就是青稞麪粉混合着水揉成的小團,喫起來飽腹感極強。我喫它也是爲了不讓自己餓着來餓着走的。

喫了幾天的藏餐,發現這裏主要以牛羊雞豬肉爲主,蔬菜主要是土豆和蘿蔔。每一次喫藏餐,都會有從未有過的驚歎,那個味道似乎讓人印象深刻到可以觸及靈魂,喫過之後除了印象深刻,真的沒有想再喫一次的念頭了。生活環境不同,讓我們這些外來人一下子接受這種跨越萬裏的飲食習慣確實很難,但是我也爲之慶幸,這說明瞭我們國家地大物博,飲食文化之璀璨,是我們國人之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