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最厚臉皮的一次自我推薦。

某天,實習指導老師問我:「同事在幫女兒找口語表達老師,妳有推薦的嗎?」我回覆她:「我啊!」於是,指導老師就帶我去跟那位老師見了面。

我聽了媽媽偷偷錄下來的女孩讀故事書的聲音後,跟媽媽說,我可以帶這個女孩,如果她喜歡朗讀的話。

很快的我們就排了課。

女孩來的時候是三年級,但三年級的孩子要正式學朗讀還是太早,我通常不太幫三年級的學生排課,大都跟家長說四年級真的需要再過來,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就幫這女孩排課了。聽說是女孩逼著媽媽找老師,因為"我們班的誰誰誰有在學,所以說故事都贏我"......比賽可以激勵一個孩子學習,還是有一點道理的。不過,比賽終究只是學習路上的小目標讓學習比較有方向,絕對不能走火入魔。

可是呀!三年級的孩子真的耗費體力比較多,很多時候她聽不懂人(大人的)話,但這女孩聰明的眼睛又透露出她的早熟,每次我說冷笑話的時候她就會很捧場的咯咯笑不停,可愛的酒窩特別迷人。不行直接朗讀呀,她的聲音還不行呢!四聲不到位,總是飄來飄去的,二聲也提不上去,高音不準,最要命的是,她看字不精確,這真是朗讀的大忌。所以,我轉了彎,先帶她玩聲音,練習聲音的節奏感,練習聲音的情緒,讀讀繪本書,讀讀國語日報,幸好媽媽沒有覺得老師怎麼這麼久了還不教孩子朗讀,到底在打混啥,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是來來回回進展很慢很慢,她卻樂此不疲,她很喜歡口語表達課,讓我也上課上得很開心。

下課後,我總是要記錄那堂課孩子哪些做到,哪些做不到,再思考下一堂課該用什麼樣的內容去擴充她的表達,讀詩?讀短文?還是讀新聞?

一年過去,升上四年級後她突然可以參加正式的朗讀比賽了,問題是,學校竟然給了五篇超級有難度的文章,我看了臉都綠了。但怎麼辦呢?就練吧!那些朗讀的記號還無法教她,只能帶著她一句一句讀,土法煉鋼的成果是她竟然進步神速,雖然還是經常換字落字,但是她的聲音變得很有力氣而且響亮,節奏感也提升了。

那天下課後,女孩跟我說:「我閱讀的時候都不用真的去查那個字,看前後文就懂那個字的意思啦!」

我告訴她:「對啊!妳是個閱讀高手呢!我的英文老師也是這樣教我們的,閱讀的時候不需要一直查字典,閱讀會中斷,真的是看前後文就可以知道那個字的意思了。不過,妳現在要朗讀,朗讀的規則就是要一字不差,而且,不懂的字如果沒有查字典,妳就讀不出它的涵意,現在,妳要練習的是精確的功夫喔!如果妳練成了,妳的閱讀力會更上一層樓。就算沒有比賽,精確理解詞語,才能讓妳再提升,抵達更高的境界。」

她只是睜著圓滾滾的眼睛看著我,給了我一個調皮的表情。

我想起今天看的電影《Leon》裡的一句臺詞--

It's not professional...There is rules.
學習任何事都有規則,妳那樣做是不專業的。

是的!所有的規則都只是開始,是基礎,把基礎練好,妳才能變化,才能超越。

我好期待,女孩!妳的聲音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