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位於河北省滿城縣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被發現。這是當時的一個大新聞,《史記》、《漢書》之中記載的喜好酒色的劉勝,以及《三國演義》中劉備整天掛在嘴邊的老祖宗,就真的被考古工作者所發現了。

更讓人驚訝稱奇的是,在劉勝和竇綰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比如聞名遐邇的金縷玉衣,又比如被認爲是工藝品巔峯之作的長信宮燈。這些都代表了劉勝生前窮奢極欲的生活,當然也不能少了這件力士騎龍博山爐。

所謂博山爐,其實就是香爐的一種。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神仙生活在方壺、瀛洲和蓬萊三座仙山之中,這三座仙山的統稱,就是博山。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尋找神仙,目的地就是這三座仙山。秦始皇自然沒有能夠長生不老,然而他的夢想,則是歷代帝王的心願,在他之後最爲着迷的當屬漢武帝。

漢武帝對於術士神仙的癡迷,一點也不亞於秦始皇,他也幹過找尋神仙的事情。然而,神仙畢竟是虛無縹緲的,一無所獲的他,則命人將香爐做成仙山的形狀,並命名爲博山爐。

就因爲這種博山爐太過精美,以至於成爲了香爐的代名詞,甚至有人認爲,香爐就是從博山爐開始的。宋朝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就持這種觀點:

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爲之。爵爐則古之爵,狻猊爐則古踽足豆,香球則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鑄而象古爲之者。惟博山爐乃漢太子宮所用者,香爐之制始於此。

其實早在漢武帝之前,早就有了香爐,只不過造型都比較簡單。博山爐不是香爐的最早形制,但它卻以精湛的造型,贏得了歷代文人雅士的青睞。大詩人李白就曾經歌詠過它: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中山靖王劉勝墓中的博山爐,最著名的就有兩件,一件是我們之前已經講過的錯金博山爐,另一件就是本文的主角力士騎龍博山爐。如果單論名氣,前者毫無疑問壓倒後者,但小珏看來,力士騎龍博山爐在很多方面並不遜色於錯金博山爐。

力士騎龍博山爐也分爲爐蓋、爐身、底盤三部分組成。爐蓋便是以想象中的博山爲原型,它又分爲兩層,均是採用透雕工藝。在上層主要是三個主題:雲山虎熊、人獸搏鬥、人物驅牛車,這都是在當時術士所述神仙境地的故事,在下層則是雕滿了龍虎、朱雀、駱駝及草木雲氣紋飾。

它的爐身比較簡單樸素,是圓腹的形狀。在它之上用鎏銀工藝製作了流雲紋圖案。客觀來說爐蓋的工藝不如錯金博山爐那麼繁雜精緻,爐身也比錯金博山爐要簡單得多,但是它的精彩之處在於底盤。

在力士騎龍博山爐的最底下,是一個小型的圓盤,它的直徑大約是徑22.3釐米。在圓盤之上,就是一個力士,在騎着一條桀驁的龍,神態自若。他一隻手馴服着蛟龍,另一隻手則剛好託着爐身和爐蓋。這種造型,既獨特新奇,又符合重心原理。在製作過程中,就必須要保證重心剛好落在龍與圓盤的接觸面上。

中山靖王墓碑發現之後,錯金博山爐大紅大紫,非常出名,被視爲稀世國寶。這主要是它金碧輝煌,確實有歎爲觀止的美麗之處。雖然力士騎龍博山爐在外觀上沒有錯金博山爐那麼拉風,但小珏認爲,它所展現的想象力和科學技術,確實一點都不亞於錯金博山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