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書利

吸功大法的核心邏輯便是:犧牲他人,成就自己。

如果在中國城市鏈中,以城市的吸功大法的能力來排行的話,北京絕對可以排在榜首。之所以如此,北京周邊催生了環京貧困帶。

與環京貧困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與深圳,環滬與環深則是“有富共享”,因此壓根不存在環滬貧困帶或環深貧困帶的困局。

首先,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因此其建城的基礎便是“權力”。

這裏的“權力”可分爲兩塊:北京政府與央府。兩大權力中心,猶如吸功大法,吸引了大量的資源聚集於此:全國各地政府、各大企業和機構在北京或明或暗的駐京辦;世界各國的使館機構;央企總部、北京國企總部以及一些民企總部,比如阿里巴巴正在北京建立北方總部。

不管是駐京辦、各國使館還是企業總部,核心邏輯便是離天安門越近,越有價值,於是城市的發展邏輯日益中心化。基於此,北京對外疏解的內在驅動力難度極大。

與北京相比,不管是上海還是深圳,權力資源則要稀少得多,尤其深圳,權力資源接近於零。因此並不存在或並不過多地存在權力而催生的城市吸附力。

其次,北京的產業結構主要以第三產業的服務業爲主。而服務業的特點便決定了,人口越聚集越有利於其效率的提高。因此第三產業爲主的產業結構也助推了北京城市發展的日益中心化,而不是去中心化。

北京的第三產業,概括起來主要又可分爲三種:

A,以京東、小米、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百度、滴滴等互聯網公司爲代表的IT服務業。

這些IT服務業公司需要大量的高級人才和北京的創業氛圍,中關村就是典型,因此被對外疏解的可能性基本爲零。

換句話說,百度被疏解到了北三縣,百度就不一定還是百度。

B,以金融、證券爲主的服務業。

如金融街就是代表,這些服務業需要龐大的人口密度作爲支撐:人口密度越大、財力越強,這些公司生存得越滋潤,因此這些公司只會依附並助推北京人口的集聚化,而不是去中心化。換句話說,金融證券產業,並不支持北京人口的對外疏解,而是支持北京人口的中心化和集聚化。

C,以教育醫療爲主的服務業。

鑑於其首都的獨特身份,北京擁有中國最強的教育與醫院資源。

以教育爲例,時下全國211大學共有115所,僅北京就有26所,佔比22.6%。不僅數量上佔比第一,質量上也佔據各領域的龍頭資源,如北大、清華便位於北京,各分支領域的頂尖學府也在北京。

醫院資源方面,根據國家衛計委數據庫統計,截止至2017年12月6日,全國擁有705家三級甲等醫院,其中北京30家,佔比4.26%,其中各專業領域的頂尖醫院也在北京。詳情可見此前的文章《

北京的磁吸力爲什麼遠超你的想像?

》。

優質的教育與醫院資源是北京練成今天如此之強的城市吸功大法的主要磁力源之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口向北京集聚,而不是對外疏散。

在產業結構上,與北京不同的是,不管是上海還是深圳,產業結構中皆有着強大的先進製造業。這些製造業的核心部門集聚於上海或深圳,而其他非核心的製造部門,都市圈內中心城市市區人力價格過高及高昂的房價、房租等經營成本,反而助推着其對外主動疏解,最終導致這些非核心的製造業部門則點狀式地分佈於都市圈內,從而帶動了環滬與環深的共同富裕。而北京呢,產業結構中基本沒有製造業,而是服務業,這些服務業依賴於人口的集聚,而不是分散,從而助推了北京對周邊人口的吸附,於是環京貧困帶出現了。

那麼央府將如何更針對性地破解北京的吸功大法?爲什麼說其答案正是通州,根本不是雄安?下文詳解背後的邏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