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7026b307452b4d95de8982cf5dfe3b.jpg  

(图片出处:Smart智富月刊  

曾经有球迷朋友问我,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走入职棒?为什么不是选择去薪水看似不高但是却能较长期稳定的业余球队?

我相信很多球员也许跟我一样被球迷问过相同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思考过,在我们追寻这棒球梦想的同时,是不是也做好了没有舞台后的准备...

毕竟职业球员的生涯真的不长,要能像统一狮的张泰山选手能在职棒立足19年,且又能球场上保持好成绩的例子少之又少,

许多职棒选手退役的时候,正值人生中壮年的巅峰时期,看太多前辈退役后的生活不尽如意,这些前车之鉴其实都给了我很大的警惕。

所以当我在2005年顺利加入诚泰Cobras队之后,梦想达成了,我问我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呢?这职棒的路能走多久? 即使刚进这职业棒球的圈子收入已经比同年纪的同学收入来的优渥一点点,我还是不敢满足于现状,我很早就为了我未来退役的生活做规划,并朝目标努力著。

我认为,身为一个职业选手不仅是要求自己在球场上强化自己的实力,在场下也不忘要多充实自己,才不会到退役的时候才发现你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好。

DSC_0018.jpg  

(在球季后安排自我训练)

 

正值壮年时期就得面临退休,这是职业运动选手都会遇到的问题,去年就有新闻提到,日本职棒的年轻选手高达74%对于退休后的生活感到相当不安,即便是年收入有2000万日币的选手,对于收入、未来出入都感觉到忧虑....

没有人可以为你的人生负责,有时候看到比较年轻的选手在生活上比较没有规划,太过于满足现状的时候,总是替他们捏把冷汗,毕竟生活的挑战可能随时都会出现,而你是不是随时准备好面对这些人生的变动?

(相关新闻: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117/317152.htm )

 

先来谈谈这几年三个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吧!

曾经被誉为天才投手的前辈宋肇基(已改名李德贤),离开职棒圈后因为生活出现困难,无力负担母亲庞大的医疗费用,只好求售自己的多面奖牌与戒指,还好最后有热心球迷协助下让宋肇基的母亲顺利完成义肢,宋肇基现在也在基层球队当了教练。

 

也有职业球员在离开运动领域之后,用他的专长在商场上发光发热。

多年前曾在台湾掀起一阵旋风的篮球选手张嗣汉(这大概是年纪稍长我的球迷才知道的篮球明星了),现在是台湾Costco的总经理,离开运动圈,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张嗣汉仍用他一贯认真的态度去做,稳扎稳打的朝著目标前进,专访中张嗣汉提到:「许多运动员都缺乏人生规划。」我相信以他现在的成就与他过去的经历,说出这句话的确值得所有的运动员警惕:「你,做好人生的规划了吗?不仅仅是现在的运动场上...」

(完整报导:http://buzzorange.com/2015/03/10/costco-miracle/ )

 

而身为职业选手,如果生涯规划的好,不仅可以在同一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一支球队的老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际知名的篮球选手姚明在2009年的时候买下了一支篮球队,成为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的老板,在当时他还是美国休士顿火箭队的明星球员,却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球队。

篮球选手成为一支篮球队的老板,是不是很酷!让对这领域热爱又有深度了解的人去管理一支球队,怎么想都是绝配啊!

我就很希望自己能够在退休后,有能力买下一支棒球队,然后努力的为这支球队创造更多利润与价值,也创造更多机会给想要在棒球领域一起打拼的人,我光想就觉得这件事情真是赞到一个不行。

 

DSC_0190.jpg  

 (去年获邀出席公益CEO会客室,并与大家分享我的职棒生涯与公益的火花,对我来说,演讲也是自我训练的方式之一)

 

总之,对很多人而言,职业选手的薪水比一般人优渥,但是我们的职业生涯能多久?即便是我们先享受了看似还不差的薪水,但是如果没有好好的规划,一失去舞台就很容易什么都没有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就给我很多的启示,重点不在于你薪水有多少,而是你有没有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稳定正现金流」、你是不是做好了你的人生规划呢!?

 

 

欢迎加入我的粉丝团:

 

 

 

有任何问题欢迎写信给我:basegarden16@gmail.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