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樓上有人說14年環法康塔多摔車的,我就跟風也說個14年環法的吧。

很多人都知道14年的環法對中國人來說有這特別的意義,14年計成成為了第一位完成環法的中國車手。單憑「成功完賽」這四個字,就足以讓計成成為中國環法參賽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大雨滂沱中,在艷陽高照下,在阿爾卑斯和比利牛斯山脈陡峭的羣山之間,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中,我們總能看到身穿黑白衫隊服的計成頑強地騎行著,這足以讓看了多少年環法賽事、此前都沒想過能看到中國面孔的中國觀眾淚崩。

當年他的成績是第164名,拍在所有完賽車手的最後一名,從而獲得了"紅燈籠獎"(獎給最後一名的)。國內有很多網友卻以此去嘲諷他和中國自行車屆。

殊不知,當年的他在比賽中期其實一直有傷在身還堅持著比賽。比賽進行到第15個賽段的時候,計成的膝蓋受傷了,據當時他的原話所說"感覺每疼一下就想被人用鎚頭狠狠砸了膝蓋一下一樣,而且你還不知道這種疼痛什麼時候回來,這是最痛苦的"。他每天結束比賽後坐按摩是胯部左邊總是會比右邊高半截,因為時刻要準備著迎接疼痛,所有左胯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而且略微懂得一些大環賽比賽設置的人都清楚,比賽的最後一週基本都是在比利牛斯山區進行的高山賽段,這些賽段尚且對於沒有傷病的正常人來說都十分痛苦,更不要說受傷的計成了。

「一起比賽的夥伴們看到我有麻煩了,就推著我上了最後一座山,這是我第一次在比賽當中掉眼淚,我知足了。」計成賽後感動地說。

或許這就是自行車的魅力吧!

還有最後一個賽段香榭麗舍大街衝刺的時候計成因為摔車倒在了凱旋門下。我記得有這樣一張圖是計成後面跟著已經把計成給套圈的主車羣的照片。很遺憾沒有找到,但在美騎網上找到了這幅圖

背後故事:在最後一個賽段計成因為摔車被套了一圈,因此計成在隊友完賽後先停下來跟隊友握個手慶祝一下,然後繼續完成比賽。而當計成回到車隊大巴的時候,香檳酒、紅酒已經開始喝了。

最後一名的計成後面就是收容車。

這就是讓我決定競技體育但

最讓我動容的瞬間吧!

最後在附個視頻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687331.html

感謝中國自行車有你


昨天看了NBA東部決賽,騎士客場挑戰季後賽主場10連勝的凱爾特人。

此前第六場騎士二當家樂福剛開場就遭遇犯規,導致腦震蕩無法上場,勒布朗詹姆斯上場46分鐘,砍下46分11板9助3斷的數據,帶領騎士將比賽拖入搶七大戰。

比賽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騎士再次依靠勒布朗詹姆斯,在波士頓的北岸花園球館送給凱爾特人季後賽主場的唯一一敗,也是最要命的一敗。

勒布朗詹姆斯打滿全場48分鐘!48分鐘!48分鐘!砍下35分15板9助2斷,昂首跨過凱爾特人,殺入總決賽!

這已經是勒布朗詹姆斯進入NBA的第十五個年頭,現役球員中上場時間最長,54169分鐘,這是什麼概念?作為對比,過去這15年,累計出場時間排名第2的NBA球員是喬-約翰遜,為44159分鐘。勒布朗詹姆斯足足比他多了10000分鐘,即使按每場打48分鐘,每個賽季打100場比賽,也相當於多打兩年時間。

即便是如此「高齡」的勒布朗詹姆斯,在比賽中那種對勝利的渴望和超人的意志力還是讓人欽佩。而讓我感到可怕的意志力的瞬間出現在比賽即將結束前1分鐘左右,勒布朗詹姆斯突破上籃,莫里斯眼見無法阻止,竟然用雙手掛在勒布朗詹姆斯的肩上,即便如此,勒布朗詹姆斯還是用可怕的意志力完成了上籃,並打成2+1,就此殺死比賽懸念。

說實話,在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只有四個字:不可思議。尤其是視頻慢動作回放的時候,看到莫里斯用足了力氣拉住勒布朗詹姆斯的雙肩想用犯規來阻止上籃,但仍然無濟於事的時候,突然有種想要落淚的感覺。

附上動圖和圖片:

動圖和圖片都不能和視頻相比,如果找到高清視頻片段再更,尤其是從籃板正面的鏡頭看到勒布朗詹姆斯被拉的身體都朝後仰了,但還是能艱難地完成上籃,那種感覺只能用震撼來形容。

最後送一張輕鬆點的圖片:


2012年的澳網男單決賽,史詩級別的對決,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一共歷時5小時53分,令人窒息的多拍對決,不知疲倦的長途奔襲,讓你們認識一下什麼叫人類體能極限,從黃昏開賽,打到夜幕降臨。以體力好而著稱的兩人賽後直接癱倒在地上,頒獎的時候都要坐在椅子上


達喀爾拉力賽,南極100公里極限馬拉松!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人體本身移動到盡量遠的距離指在最短時間內使用器械的力。顧名思義。這種力就象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爆發力區分為下列三種 :

一、高爆發力 (High power):即30秒內的運動。

二、中爆發力 (middle power):即30秒至5分間的運動。三、低爆發力 (lower power):即5分至15分間的運動。根據此種區分方式,肌力與速度屬於高爆發力,肌耐力屬於中爆發力、耐力屬於低爆發力之範圍。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運動皆需要爆發力。爆發力的組成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1、、肌肉的工作方式發展爆發力的肌肉主要工作方式是動力性的,尤其是剋制性的動力工作方式。2、、阻力的大小。阻力指標的範圍相當廣,促使單塊肌肉和肌肉羣能力發展的一般性、輔助性訓練練習的負重量,可採用運動員所能達到的最大重量的70-90%。爆發力訓練依靠力量來支持,需要超負荷的阻力訓練,這樣才能刺激肌肉迅速提供能量,讓機體迅速達到預想中的力量爆發。而且肌肉訓練需要在重複次數上超負荷,這樣才能持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