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王大花,今年52歲,

  下田種過地上山扭過瓜

  啥也不怕就怕來醫院

  一個不小心生了怪病,

  我們縣裏醫院看不了

  就想找個好醫院看大專家

  可是大醫院人多,

  別說專家號,普通號都可能掛不上

  跑一趟大城市

  看個病就得在賓館住上一星期

  好不容易檢查完,

  還要排隊等醫生看結果

  病都沒看完已經沒了半條命

  我是陳醫生,

  今年35歲,小本科畢業沒有考研,

  在西部某城的一家二甲醫院做內科醫生,

  好不容易升了主治醫師,

  也就看看普通疾病,

  碰到個疑難雜症只能建議轉去大醫院。

  不是我不想提高專業水平!

  都怪科室人太少沒機會去大醫院進修啊!

  我的老師張教授,

  帝都某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雖然有點裝逼,但是作者說他是他就是!)

  出個門診堪比輔導兒子寫作業,

  時間總共就半天,得看幾十個病人,

  每個病人平均五分鐘,

  問一遍病史去掉兩分鐘,

  還總有病人全程嘮嗑完美避開重點,

  出診累成狗還常常被罵庸醫…

  王大花抱怨看病難

  張教授抱怨喫力不討好

  我們基層醫生也常常有心無力

  直到TA的出現

  給了我們醫生

  全新的互聯網執業平臺!

  於是,

  手腳會突發痙攣疼痛不止

  頭髮和眉毛幾乎掉完的王大花

  在經過我的首診後,

  完善了各項檢查

  再通過TA

  連線了遠在帝都的神經內科專家

  張教授遠程會診,

  王大花終於知道

  困擾她多年的怪病可能是“裏吉綜合徵

  在這個過程中

  王大花足不出縣就享受了

  三甲醫院神經科學專家的醫療幫助

  我也在診療過程中學到了

  關於這類疾病的診療思路,

  張教授提供了幫助,得到了尊重

  還把這類病例寫成了論文

  發表在國際期刊

  拿了國家級課題

  知名度直線上升

  騰訊小馬哥和互聯網之父卡恩

  都讚不絕口的被譽爲“網上協和”的

  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

  依託互聯網和AI技術,

  烏鎮互聯網醫院

  連接了全國2700多家醫院和26萬名醫生,

  建立了12個

  由院士領銜的專病專科遠程會診中心,

  在幫助像大花這樣的患者

  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

  同時也讓我這樣的基層醫生

  可以和張教授這樣的大專家零距離交流,

  學習各種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臨牀診療技能突飛猛進。

  除此之外,

  烏鎮互聯網醫院還研發推出了

  很多神奇的“醫療黑科技

  微醫APP

  微醫通

  AI眼底診斷系統

  雲巡診車

  藥診店

  智能醫務室

  互聯網連接起了醫患,

  也讓醫醫協作更加方便,

  給我們基層醫生更多免費的學習機會!

  簡直十分AMAZING有木有!

  截至目前,

  烏鎮互聯網醫院

  實名註冊用戶數量高達1.81億

  日均接診量超6萬人次

  其中遠程會診量超過1.2萬人次

  相當於中國最好的3-4個

  三甲醫院日均門診量之和

  所以事到如今不要隱瞞,

  烏鎮互聯網醫院,你的終極目標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