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隨着房產調控效應逐級釋放,對於大多數房企而言,雖然很多營銷手段都使用過了,特別是利用最廣泛的電商渠道,但依然改變不了房子越來越難賣了的事實。

  以北京限競房爲例。數據顯示,截至當前,北京入市限競房共31個項目,合計入市19327套房源。這其中,僅有少數幾家項目實現開盤大比例銷售,大多數成交不佳,有的甚至慘淡到去化率僅爲10%。總體來看,限競房平均網籤水平不到20%。

  即便使出了降價的法寶,有的限競房項目甚至一口氣降價數十萬,最後也沒收到預期的效果。

  這裏面,除卻個體因素的差異性不談,比如項目的位置、設計戶型、周圍配套等等方面,如果單從常規的電商平臺模式和營銷方法來思考,已經透露出了需要變革的訊號。

  房產電商要縮短“漏斗”

  近些年,利用房地產電商渠道進行去化是很多房企比較青睞的一種營銷手段,並且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淡市之下,房企普遍縮減營銷費用,通過電商渠道則不需要先付費用,只按實際成交付費,這種優勢促成了不少開發商與房產電商的積極合作,特別是在新互聯網時代下趨勢愈加明顯。

  不過,回顧房產電商的發展軌跡,從2011年搜房時代開始,發展了幾年之後,電商營銷渠道就慢慢凸顯出了一些弊病。

  首先,導流效果逐漸弱化。現在,很多電商平臺與普通網站的功能無異,只是起到展示信息的作用,甚至就是一塊塊廣告牌,就像在地鐵、公交車站、路邊鋪的廣告一樣,所謂的“房產電商”只剩下一個名稱。

  並且,隨着房產電商網站數量的增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卻都未能形成明顯的分層體系,各家提供的信息服務質量和內容基本雷同,消費者注意力也被嚴重分散;更重要的是信息不對稱,直接影響了導客的效率。

  正因爲如此,有的電商客服人員爲了召集看樓團,直接跑到大街上發傳單拉客;還有的電商客服,甚至在售樓處直接攔截自然來訪的消費者,強行把他們轉化爲電商客戶。這些亂象,都明顯有悖於利用電商導流的初衷,也暴露出此前房產電商模式的短板。

  其次,也是最重要一點,傳統房產電商的轉化漏斗過長,直接影響了樓盤去化效果。從市場整體來看,有些電商不論是端口模式、媒體模式,還是平臺模式、分銷模式,單獨平臺僅能扮演線上信息展示的角色,或是僅能負責線下的分銷,線上線下無法有序連接形成閉環。由於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的連接不夠,最終導致需求呈現了漏斗狀,大大降低了去化效果。

  房產交易本身無法單獨在線上實現閉環,只能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才能完成整個交易環節,這就對房產電商平臺的整合能力提出了要求。

  針對傳統房產電商平臺發展存在的弊端,貝殼找房副總裁、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潘志勇表示,“買房相對來講是比較垂直的,關鍵在於怎麼樣更好地把線上和線下連接起來。特別是怎麼樣更好地幫助賣房者,無論是經紀人,還是顧問,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客戶,這是比較核心的。”

  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潘志勇

  購房者需求轉變

  平臺需要順應進化

  以往,僅提供銷售線索的傳統電商營銷,在行業上升週期中可以爲擴散項目信息提供助力,但在下行週期中,在促成交易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貝殼新房2019年消費者購房趨勢調查報告顯示:七成以上的購房者不再區分一二手房源,更多以需求爲導向,其中仍將交通作爲購房的首選因素。並且,更加關注房源信息的真實性和房源發佈的及時性,對客觀中立意見的需求更高。

  在不區分一二手房源的趨勢下,可選擇的房源成倍擴大後,消費者會更依賴買房顧問的專業意見。後者只有深度瞭解各種房源信息和特性,再結合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比如預算、位置、戶型等,才能提出更精準的參考意見。

  這一趨勢變化就要求電商平臺必須做出更大的革新,在推進成交方面有所作爲,加強購房者、置業顧問和開發商之間的連接,提升轉化效率。

  也就是說,在新形勢下,房產電商平臺以後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幫助開發商低成本精準獲客,另一個則是提升轉化率和交易率。

  在市場持續低溫的環境下,房企去化壓力加劇,如何獲取更多商機達成交易也成爲房企必須面對的課題。

  對標電商“新零售”

  貝殼新房提“新營銷”

  在新形勢下,貝殼找房平臺意識到,只有圍繞交易才能提供更大的價值:一方面提升交易效率,讓購房者更容易到達合適的房源;另一方面平臺不能停留在提供信息的層面,需要建立以銷售顧問爲連接點的閉環服務。

  在樓市迴歸理性,供需市場變革的大環境下,貝殼新房依託自身平臺勢能,推出了“1+3”新營銷商業模式:“1”是指以銷售者爲主體,“3”則是指“人店+直通車+新網銷”三種連接購房者和房源的服務模式。

  人店模式已經經過了貝殼找房的驗證,核心是“經紀人+經紀門店”。平臺將購房需求導給經紀人,經紀人來消化需求,或者充分了解購房者需求之後對接給新房售樓處。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經過數次漏斗模型篩選之後,流向售樓處的需求往往是最精準的。

  直通車模式則是爲了減少中間環節,讓購房者的需求在線上就能直接通達到新房售樓處,建立購房者和開發商的直接連接,以商機直導的模式將從前“人找客”的方式變爲“客找人”的方式,堪稱“效率2.0”玩法。

  比如貝殼新房和萬科的直通車業務合作中,在啓動後的60天內,萬科在12個合作新盤中收穫3800組商機,合作後商機增長4.9倍,三大主推樓盤成交25套,去化效果顯著。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開發商獲客成本更低,轉化率更高。

  新網銷是貝殼新房獨創的新模式,特點是更精準,效率更高。在日常業務中,貝殼新房發現一些購房者因爲對市場瞭解不夠,需求不夠清楚,或者需求清楚,但對項目瞭解很少。貝殼新房因此建立了一個線上直銷團隊,負責充當購房者的顧問角色,根據用戶需求推薦合適房源,以用戶爲中心打破片區的地理限制。

  “這種模式人均轉化率將是傳統經紀人的大概3-5倍,去化效率明顯提高。” 貝殼找房副總裁、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潘志勇表示。

  不難看出“1+3”商業模式的核心其實就是,更強調交易效率,即服務更多的經紀公司,更多的客戶,更多的房地產商,實現更好的連接,通過“線上+線下”,閉環用戶端和開發商端兩個轉化漏斗。

  這也是貝殼新房和傳統電商模式最大的不同。潘志勇表示,“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新的營銷模式帶給消費者更優質的購房體驗,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擇房子,同時也幫助房企更好地完成項目去化,致力於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和提升消費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