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很長時間沒有登錄。1763不僅僅是西方世界的分野。

首先了解兩個大時期。

第一,1500年以前的世界。這個時期存在典型地區孤立性,統籌世界文明的進程,非洲、澳洲與美洲、亞歐大陸三大地區各自進行,互不牽扯,各種族集團以與世隔絕的方式聚居各地。然後就像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打破行星之間的束縛,哥倫布的航行便是打破了地區間的束縛。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它使地區孤立主義的地區自治開始走向世界統一。第二,1763年之後的世界。其中,1763—1914這段時期《全球通史》中稱之為「西方佔優勢地位的世界」,1914之後則為大多熟知的現代世界,不在贅述。1763年之後,有三大革命,《天體運行論》《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代表的科學革命;蒸汽機代表的工業革命;英國內戰為引導的新一輪政治革命,三大革命影響的不斷延伸與擴大全面推進世界歷史的進程,直接影響是將歐洲霸權地位推向了最頂端,直至一戰。其次三大革命的影響藉助歐化殖民地輻射到整個世界,各種族文化激烈碰撞、經濟在全球範圍內流動、逐漸發展的全新民主民族主義與政治思想,世界歷史全球化進程不言而喻。

最後,這兩大時期之間的1500—1763則是最為重要的時期,這段歲月構成了1500以前時代的地區孤立到歐洲霸權的過渡期,歐洲霸權時期則又直接推動全球化的發展。

以上僅作背景瞭解。 新航路開闢之後,西、葡、普、荷、英、法憑藉海上優勢地位便開始了與世界新的交流,無論這幾大巨頭之間的摩擦促進,還是海外殖民地與貿易的不斷增加,都在冥冥中為之後的全球化進程奠基。在後來看來「攘外必先安內」用在此處尤為合適,要取得世界霸主地位首先要在所有競爭者中拔得頭籌,這之中歐洲各國為謀求自身發展不斷競爭,戰亂與複雜的政治經濟形勢並不能使世界的進程安定有序並且全面發展。 終於此時段後期1688年光榮革命爆發,斯圖亞特王朝與路易的友好關係由此斷裂,取而代之的是荷蘭的威廉二世,於是最終開始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英法大戰。在英荷聯手下,最後大戰在1763以法國戰敗簽訂《巴黎和約》落下帷幕。 英法大戰結果的直接影響便是法國被驅逐出印度,英國殖民全世界,英國正因此走向世界帝國與世界首位的道路,之後全面引導了歐洲優勢地位與全球化的發展。也就是說,英國的全面勝利導致並宣告打開了全球統一與世界文明交融的大門。

沒有把這一年 ,這件事作為分野更合適的了。


簡單的解釋是

那一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人獲得加拿大、印度等地盤,開始日不落帝國輝煌的序幕,隨之而來當然是工業革命的逐漸擴大,整個西方世界崛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