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血性白帶

圖片搜尋結果
血性白帶是指白帶中混有血液,血量多少不一。

常見於宮頸癌、宮頸息肉、粘膜下子宮肌瘤、

老年性陰道炎、良性或惡性腫瘤、宮頸結核、

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老年性陰道炎、帶環出血。

一旦發現血性 ​​白帶,特別是性交後白帶混有血絲,

應警惕生殖器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78555ec675b7be9  


中文名 : 血性白帶

常見於  : 宮頸癌、宮頸息肉

警 惕  : 生殖器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含 義  : 白帶中混有血液,血量多少不一

白帶   : 許多組織分泌的液體共同組成的

20160305231634822    

病因   :

保持陰道的自潔

引起的病原體

一般治療 :

改變陰道酸鹼度

藥物療法

相關鏈接  :

月經之後的原因

宮頸糜爛的原因

宮頸疾病前兆

妊娠白帶

圖片搜尋結果

1 ..白帶

白帶是由許多組織分泌的液體共同組成的,

它包括尿道旁腺、前庭大腺、

子宮頸腺體以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的粘液,

陰道壁中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的滲出液。

混合後的粘液中含有陰道上皮的脫落細胞及少量白細胞,

即形成白帶。

少女青春期後,隨著卵巢功能的完善,

陰道內會有一種乳白色或透明的液體流出,

量有時略多,有時較少,有其規律性,

這就是白帶,它具有保持陰道粘膜濕潤的作用。

血性白帶,白帶中混有血

應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但宮頸息肉、宮頸糜爛、粘膜下肌瘤、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尿道肉阜、

老年性陰道炎等良性病變也可導致血性白帶,

宮內節育器引起的少是血性白帶也較多見。

但是病理性血性白帶

一般有下列疾病的可能

1、宮頸疾病:

宮頸癌、宮頸息肉、宮頸結核、宮頸炎、子宮內膜炎;

2、婦科腫瘤:

粘膜下子宮肌瘤、良性或惡性腫瘤;

3、婦科炎症:

老年性陰道炎。

4、另外,有時因宮內放置節育環,

在白帶中也混有一些血絲

提醒:

如果要是你出現血性白帶的情況,

建議你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明確發病原因後再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2 分類   :

1、白帶帶血、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但週期正常。

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功血

此外上避孕環者也有可能經量增多。

2、月經週期不規則的白帶帶血。

常為功血,但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癌

3、長期持續白帶帶血  :

多為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子宮內癌等

4、停經後白帶帶血   :

育齡婦女多育齡婦女則多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

如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

絕經後婦女則多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5、 性交後白帶帶血 :

多為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癌或粘膜下肌瘤。

 

6、陰道出血伴白帶帶血  :

多考慮為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伴感染。

 

7、陣發性陰道血水伴白帶帶血  :

有原發性輸卵管癌的可能。

8、經前經後白帶帶血  :

 

一般為卵巢功能異常,亦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9、白帶帶血,出血量不多  :

有些人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

一般持續半天或2~3天,最多不會超過7天,

可伴有輕微的排卵痛和腰痠。

西醫叫排卵期出血,中醫稱之為“ 經間期出血 ”

這是由於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

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現部分脫落,

引起的有規律的陰道出血

如果正在測量基礎體溫的人可以發現,

這種出血一般是出現在低體溫向高體溫轉變期間。

如果症狀輕的可以不治療,但如果症狀明顯,

有可能影響生育就應該治療了,可以使用歐沁斯。

10、有些女性在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後,

因為服用了緊急避孕藥也會出現白帶帶血。

緊急避孕藥對月經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月經週期的改變,

可能提早或延遲,

尤其是多次重複使用者會導致月經紊亂、出血、淋漓不盡。

因此,它只能作為一種補救措施,

不能取代正常的避孕方式。

這裡還要提醒的是一些女性

由於濫用一些含有激素的“保健品”、

“ 豐乳藥”、“霜”等等,也會對月經有影響

11、一般人流或自然流產後3~7天左右陰道流血會停止,

極個別人由於體質虛弱、勞累等原因會延長,

但這需要由醫生來判斷。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白帶帶血時間延長,

在排除術中損傷、宮頸炎症之類的情況後,

很可能是宮內有殘留,

屆時由醫生檢查後決定是用藥還是清宮,

否則一段時間後,

殘留的胎膜組織有可能變成絨毛膜上皮癌

圖片搜尋結果

3 病史 

應詳細詢問白帶的量,是否污染內褲或需用月經帶;

白帶的顏色;有無特殊氣味;

發生的時間;是否刺激外陰而致侵癢

以往是否有過病理性白帶的診斷;

進行過何種治療;配偶是否患有泌尿生殖系統疾患等等。

4 體格檢查 

檢查自外向內順序進行,

首先通過視診檢查外陰、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情況

其次通過陰道窺器觀察陰道壁及宮頸。

(一)外陰視診見有助於陰道炎的鑑別。

在外陰及肛門周圍出現紅斑及小型領裂可能為念珠菌病,

外陰水腫可能為   :

滴蟲病小滴蟲性陰道炎宮頸炎

的患者的外陰部常被大量膿性陰道排液所污染,

而細菌性陰道病時,僅在陰道口見到積聚的陰道排液。

圖片搜尋結果

(二)陰道排液的外觀各種病理性陰道排液

具有不同的特異性狀可提供診斷線索。

1.生理性白帶色白爿均質性、絮狀、

高度效性及積聚在陰道低垂部位等特性。

2.細菌性陰道清白帶呈灰色、均質、鼓度低,

常均勻附著於陰道前壁或側壁的部膜表面,

拭去容易,陰道部膜無明顯改變。

3.滴蟲性陰道炎白帶呈黃色甚至黃綠色,

明顯膿性,常呈泡沫狀。

4.念珠菌病白帶則為白色高度豬稠

呈於酪狀或豆腐渣樣,翻附在陰道壁上,

有時類似白色鵝目瘡樣斑塊

也可能白帶很少或類似正常白帶,但陰道壁呈白斑狀

(三)宮頸分泌物宮頸在排卵前有清澈的部液樣分泌物,在黃體期變的效稠。

1.宮頸炎在月經週期的任何階段,

出現膿性宮頸分泌物則應考慮宮頸炎之可能,

檢查時應拭淨宮頸口外的陰道排液,

觀察頸管內膜有膿性分泌物則可診斷為宮頸炎。

這時頸管內膜的柱狀上度呈紅斑狀,

脆性增加,用棉拭子拭常可引起出血。

2.衣原體宮頸炎

衣原體宮頸炎時柱狀上皮常肥大 ​​增生,突出鱗狀上皮平面。

3.瘧疾病毒性宮頸炎

常在柱狀上皮部位出現潰瘍性或壞死性病竈。

4.淋病性宮頸炎

在頸管出現黃色攤稠的故或液塞,

溢人陰道而引起陰道炎,擠壓尿道、

尿道旁腺或前庭大腺常有膿性溢出。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5 實驗室檢查 

(一)pH值測定

應用阿紙條測陰道排液的州值對診斷有一定價值。

正常陰道排液的pH值為≤4.5,

滴蟲及細菌性陰道病排液pH值上升。

(二)胺的氣味

凡白帶過多的患者均應給予測試有無膠的氣味。

先在玻片上放一滴100%KOH溶液,將白帶與之混合,

細菌性陰道病白帶可發出魚腥臭味

它是由於排液中存在的聯胺通過鹼化揮發所致。

偶有滴蟲病白帶也出現這種情況。

正常白帶念珠菌白帶無這種胺氣味

(三)微生物培養

1.念珠菌病  :  

念珠菌病約有20%的人KOH懸滴塗片陰性,

因此凡外陰病癢、念珠菌感染高危患者

(糖尿病患者、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製劑者等)

或陰道出現紅斑而KOH標本不能確診的患者,

宜培養明確診斷。

2.滴蟲病滴  :

蟲病患者多數能在其白帶中找到滴蟲,

但也有相當數量得到假陰性結果。

由於滴蟲培養需要新鮮培養基

才能得到穩定結果而受侷限,

因此培養最好限於白帶中含有大量的白細胞,

懷疑滴蟲病而鏡下檢查明性及性傳播疾病高危患者

3.陰道炎    :

由於很多無症狀婦女陰道內存有較多致病菌,

如p一鏈球菌、陰道加特納桿菌。

大腸桿菌及其他腸球菌,

因而很難確定陰道炎是由哪些細菌所引起,

所以一般細菌培養對判斷陰道炎致病原因價值不大。

6 器械檢查 

顯微鏡下觀察白帶。在排液外觀的線索引導下,

再通過顯微鏡觀察較易獲得正確診斷,

在載玻片上用生理鹽水混合少量自帶

以分散陰道上皮細胞,

在高倍鏡下(400x)觀察乳酸桿菌、

白細胞、滴蟲及線索細胞;

另一玻片用10%KOH溶液混合較大量白帶在100x鏡下觀察念珠菌。

(一)乳酸桿菌 :

正常白帶或念珠菌的白帶中含有粗大桿菌

發現這種桿菌標誌著存在乳酸桿菌。

滴蟲性白帶中常找不到,

而在細菌性陰道病白帶中完全消失

(二)自細胞在懸滴液中,

正常白帶高倍視野僅能看到一、二個白細胞,

如存在大量白細胞應考慮滴蟲病或宮頸炎;

念珠菌病及細菌性陰道病白帶的懸滴液塗片中白細胞少。

(三)滴蟲 :

圖片搜尋結果

是帶鞭毛的原蟲,略大於白細胞,

如活動好,很易辨認,但當被白細胞包圍,活動受限。

約有15%-20%的滴蟲病患者的白帶,

在鏡下觀察不到滴蟲活動,遇到這種情況,

應在高倍鏡下觀察,

根據其鞭毛的活動與細胞鑑別。

(四)菌絲體黴菌性陰道炎

菌絲體黴菌性陰道炎白帶與10%

KOH溶液混合的標本中鏡下(100×)可找到菌絲體

但念珠菌單純在陰道存在時並不存在菌絲體。

相反,芽抱生殖不論有無感染均能看到,

但須做亞甲藍或革蘭、巴氏染色。

圖片搜尋結果

(五)線索細胞所謂線索細胞是指細菌性陰道病時,

有許多桿菌凝聚在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可作為診斷依據。

在懸滴塗片中見到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呈顆粒狀或點畫狀,

致使模糊不清者即為線索細胞。

它是細菌性陰道病的最敏感及特異體徵,

只要具備線索細胞及胺試驗兩項陽性,

即可迅速而正確地作出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

7 婦科檢查白帶 


將陰道分泌物塗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按陰道桿菌、白細胞(WBC)

及雜菌的多少來判定陰道清潔度

共分4度:

Ⅰ度:

有大量陰道桿菌及上皮細胞,無雜菌、

白細胞,視野乾淨,是正常分泌物。

Ⅱ度:

陰道桿菌及上皮細胞中量,

少量白細胞及雜菌,仍屬於正常陰道分泌物。

Ⅲ度:

少許陰道桿菌及鱗狀上皮,較多雜菌及白細胞,

提示有較輕的陰道炎症。

Ⅳ度:

無陰道桿菌,只有少許上皮細胞,

有大量白細胞及雜菌。

提示有相對較重的陰道炎症,

如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

Ⅰ~Ⅱ度

屬正常

Ⅲ~Ⅳ度

為異常白帶,表示陰道炎症。

8 病因治療 


病因

血性白帶的病因可以由很多引起的。

而血性白帶分為生理性的和疾病性的兩種。

生理性的血性白帶是由於,

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期有的人會出現排卵期出血,

即月經中期出血,是指兩次正常量月經之間的少量出血,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

但是病理性血性白帶,一般有下列疾病的可能:

1、宮頸疾病:

宮頸癌、宮頸息肉、宮頸結核、宮頸炎、子宮內膜炎

2、婦科腫瘤:

粘膜下子宮肌瘤、良性或惡性腫瘤

3、婦科炎症:

老年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

西醫認為陰道的環境經常受到宿主的代謝產物、

細菌本身的產物及外源性因素

(性交、沖洗及其他幹擾)而不穩定。

陰道菌羣非常複雜,除原蟲、真菌外,

尚包括很多需氧菌及厭氧菌,

這些微生物可分為共棲的及病理性的,

都生長在~個共同的環境內,

各微生物之間可能有桔抗作用。

另一個影響其生長的是氫離子濃度,

在pH3.8~4.2時,有利於共棲菌的繁殖,

尤其是乳酸桿菌,這是健康陰道中的主要菌種,

陰道液中的密度可達105~ 108ml,

當陰道被微生物感染後,假使乳酸桿菌佔優勢,

仍能維持pH3.8~4.2,則不會致病,

而且乳酸桿菌還能產生H202,

對其他微生物有毒性作用而抑制其繁殖。

其他如乳鏈球菌、腸桿菌、變形桿菌、

加夫基球菌、韋永球菌等在陰道下端常見,

平時不產生症狀。

圖片搜尋結果

陰道菌羣之間彼此制約,使病理細菌不能有所作用,

假使這種平衡被破壞,互相制約作用消失,

所以氫離子濃度下降,乳酸桿菌失去優勢,

病理菌得以繁殖,就產生症狀。

細菌性陰道病是由於陰道內乳酸桿菌減少而其他細菌大量繁殖,

主要有加特納氏菌、各種厭氧菌及支原體引起的混合感染。

滴蟲性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引起,

屬性傳播性傳染病,傳染途徑通過直接傳染

(通過性交傳播,患滴蟲性陰道炎的配偶,

其精液中75%可找到滴蟲)和間接傳染

(通過各種浴具、游泳池、公共廁所或 ​​污染的衣服、器械),

在普查中,滴蟲的檢出率為3.56%,

其中有部分婦女無炎症表現稱之為帶菌者。

念珠菌性陰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正常健康陰道內,亦常可少量寄生此菌,

但一般不發病,

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發生菌羣失調時即繁殖面致病,

故多見於妊娠、糖尿病、應用免疫抑製劑、

長期抗生素應用者,另外在潮濕濕熱的環境中,

也易感染。

據統計,非孕婦女中約10%及孕婦中三分之一感染本病,

但因症狀明顯而就診者少。

至於非白色念珠菌(如光滑球擬酵母菌等)

引起的陰道炎的發病率由1988年的9.9%上升到1995年的17.2%,

已感染HIV的婦女受非白色念珠菌感染者比來感染者多兩倍;

患復發性念珠菌性陰道炎的婦女感染

非白色念珠苗比感染白色念珠菌多2.47倍。

引起的病原體

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病原體不外乎兩大來源,

即來自原本寄生於陰道內的菌羣,

或來自外界入侵的病原體。

正常情況下,陰道內以陰道桿菌佔優勢,

還有少量厭氧菌、支原體及念珠菌,

這些菌羣形成一種正常的生態平衡。

但是,當人體免疫力低下、內分泌激素發生變化,

或外來因素如組織損傷、性交,

破壞了陰道的生態平衡時,這些常住的菌羣會變成致病菌,

衝破陰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日常清洗私處 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更適合。

來自於外界的感染主要是接觸被感染的

共場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

使用不潔衛生紙,都可以造成感染。

一般治療

積極治療可以消除易感因素。

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避免搔抓。

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

勤換內褲,並用溫水進行洗滌,

切不可與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改變陰道酸鹼度

念珠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

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

正常人為3.7-4.5,

因此用嬌妍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

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

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

對黴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製作用。

外出如廁時要用女性衛生濕巾拭乾外陰,

保持外陰乾燥,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藥物療法

1.滴蟲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的滴蟲存在

皺褶及宮頸的腺體中,同時還存在於尿道及腸道內,

因此應該內外兼治。

(1)口服殺滅滴蟲藥物,如滅滴靈,

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共7日。

服後化驗滴蟲,如為陰性,

應於下次月經後繼續治療1個療程,鞏固療效。

(2)局部同時治療,如用嬌妍女性護理液或1:5000

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每日1次。

2.黴菌性陰道炎 

治療黴菌性陰道炎,可用嬌妍潔陰洗液沖洗外陰、陰道或坐浴,

輕輕拭乾後,放置制黴菌素栓劑25萬單位於陰道深部,

或用制黴菌素霜塗於陰道壁上,

每晚1次或早晚各1次,共10~14日。

例如:嬌妍消毒凝膠,早晚各一次。

3.非特異性陰道炎 

首選藥物為甲硝唑,每次口服500毫克,每日2次,共7日。

也可局部用藥,每次200毫克,置入陰道,7日為1個療程。

克林黴素 300毫克,每日2次口服,連服7日;

或2%克林黴素膏劑陰道內用藥,每晚1次,連用7日。

4.老年性陰道炎 

治療老年性陰道炎可在陰道局部用藥,

如用嬌妍女性護理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

每日1次,提高陰道酸度。

炎症較重者,輔以雌激素治療。

己烯雌酚 0.125~0.25毫克,

每晚放入陰道1次,7日為1個療程。

9 相關鏈接 
月經之後的原因

月經之後血性白帶,婦女的白帶分泌發生了數量、

色澤、性狀、氣味等變化時,

而且同時還位有腰痛、腹痛、外陰瘙癢等症狀,

就表明出現了白帶異常。

很可能是生殖器官或泌尿系統有炎症,

白帶異常常見於下列情況。

血性白帶

1、月經之後白帶有血有可能是非炎症性白帶

2、炎症性白帶也可能是月經之後血性白帶的原因

月經之後血性白帶,

如果某位女性發現自己分泌的白帶,

基本顏色、氣味、數量、外觀有異常變化,

應及時到醫院找婦科醫生進行檢查、診斷、治療,

因為通過觀察白帶的變化可以協助診斷許多相關的婦科疾病,

如宮頸糜爛、陰道炎、宮頸息肉、子宮內膜癌等。

宮頸糜爛的原因

患有宮頸糜爛的女性是會出現

陰道不規則出血或是性生活接觸性出血的,

這種現像是宮頸糜爛引起的,

由於覆蓋面的新生上皮很薄,

能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組織。

性生活時陰莖和宮頸有直接的接觸,

會導致宮頸的損傷,這樣就會出現少量血液,

或是白帶伴有血絲等情況。

如果出血量很大,還會出現尿急、尿頻等現象。

宮頸疾病前兆

白帶是女性的正常的陰道分泌物。

正常的白帶是一種無氣味,微酸性的粘稠物,

白帶具有濕潤陰道、排泄廢物,很多時候,

白帶是女性的身體健康表,血性白帶,

也可能是宮頸疾病在向你發出警告了。

女性出現血性 ​​白帶,白帶中混有血:

應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但宮頸息肉,宮頸糜爛,粘膜下肌瘤,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尿道肉阜,

老年性陰道炎等良性病變也可導致血性白帶,

宮內節育器引起的少量血。

妊娠白帶

通常在懷孕後的3-4週會出現白帶過多的現象,

無異味,清澈無雜物。

白帶常規檢測無雜菌,PH4.2-4.7之間。

淋球菌檢測一個+號。

另外,在分娩前一週——即39週會出現白帶量猛增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39週孕婦白帶增多後一週即會生產,

分娩前24小時可能出現白帶帶血的情況。

10 建議 

1、如果是未婚,首先是注意個人衛生,

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

同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找出病因,

作出及時的對因處理和治療,做到早發現、

早預防、早治療、早痊癒,決不能盲目的濫用藥物

2、如果月經週期中期出現白帶帶血,

考慮與排卵期出血有關,如果無不適症狀,可以不必治療。

3、如果不是排卵期出血,考慮與婦科的炎症有關,

建議就診醫院檢查炎症的部位給予對症的治療。

 1603251601250008170ghh7 - 複製  

★本文栽自網 站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

 感謝支持,好的文章..分享出去吧!感恩の心

回首頁 http://a886t.pixnet.net/blog   藍谷的窩

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