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龍肉指的是什麼肉?

俗語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十分有趣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總結了日常生活中許多方面,從婚喪嫁娶到名勝美食,甚至包含着前人的生活智慧和當時社會的人生百態。有的甚至帶着點有趣的隱喻。今天小編來帶大家瞭解的就是這樣一句俗語。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俗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相信很多人就和小編一樣,一直以來都以爲這句話的重點是讚歎驢肉的美味。驢肉的美味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也都享受過那種軟糯鮮美的滋味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句俗語前半句的龍肉其實並不是什麼誇張的比喻,它確確實實也有自己對應的動物。

所謂天上的龍肉其實是一種鳥類——它在當時的名字叫做飛龍鳥,現在的名字叫做花尾榛雞。大家都知道雖然作爲禽類,大部分雞的那對翅膀都是不具有飛行能力的。這種“飛龍鳥”卻是個中特例,在古時候甚至被稱爲樹上的雞。

傳說這種鳥的肉十分美味,其鮮香滋味絲毫不遜色於驢肉,也因此纔得到了龍肉的美名。但大家都也都明白,我們一直是個擅長烹飪的民族,這樣肉類美味的鳥類自然也就沒能逃脫成爲餐上佳餚的命運。以至於到了現在,它的數量已經十分岌岌可危,自然也就成了保護動物,我們再沒有嚐嚐“龍肉”的機會。

說了這麼多,花尾榛雞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它是一種鴿子大小的鳥類。但不同於大部分鳥類,它的頸部長而彎曲,並且羽毛有着鱗片形狀的花紋。它的爪子也十分特別,是實實在在有着鱗片的。也就是因爲這樣,它纔會被稱爲飛龍鳥。

這種鳥類從古至今都生活在我國的大興安嶺地區,真正野生的花尾榛雞是十分珍貴的保護動物,時絕對不能食用的。大家一定要明白,食用野生保護動物是一種十分嚴重甚至違反法律的行爲。

但是就像中華鱘和其他一些動物一樣,花尾榛雞也是可以人工馴養的。人工馴養的它就是專門爲了烹飪菜餚而生,是可以入口的美味。

但是話雖如此,養殖花尾榛雞需要極高的成本,因此哪怕是人工馴養的,一隻的價格也可以飆至幾千塊,不是尋常百姓喫得起的。因此,現在有許多,不如說是大部分尋常餐館裏的花尾榛雞都是徒有虛名,用普通的雞肉糊弄消費者的。

花尾榛雞無論從外形,滋味,還是如今昂貴的價格,都真正可以擔得上龍肉二字。但是我們一定要切記,無論是天上的龍肉還是地上的驢肉,想要一嘗佳餚的方法一定得是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負擔得起它的價格,而不是走旁門左道去傷害珍貴的野生動物。

今天小編就講到這裏,其實還有許多類似的俗語等着我們發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如總結一下,興許就可以發現許多這樣可愛又充滿韻味的別名,既豐富了知識又娛樂了自己,何樂而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