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子】清代嘉慶和道光以前,漢代女裝仍以明代服裝造型爲主。清初漢女襖子仍有交領右衽,但立領自明末開始流行,後來發展成“廠”字領。乾隆年間,上身是以衫、襖爲主(鑲有花邊),樣式比較寬大,一般長至膝下位置。

  【香港女子】嘉慶道光之後,衣衫(鑲有花邊)趨於窄小,長度逐漸縮短。婦女下身既有穿裙的也有穿褲的。褲子的樣式初爲大褲管(褲口鑲有花邊),後來過渡爲爲小褲管。自光緒年間開始,婦女流行穿褲子,穿裙婦女日漸稀少。

  【香港商人】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香港從荒蕪、地瘠山多且缺乏天然資源的小漁村,發展成轉口港,成爲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交易鴉片、紡紗及其他商品的樞紐,而且未受末亂局影響。太平天國帶來香港史上首次逃港潮,香港華人由一萬五千人增至七萬人。

  【香港西區】一九六九年,香港政府推出民政事務主任計劃。香港島被分爲中區、西區、東區、灣仔區。中區西區以急庇利街爲界,範圍包括般:堅尼地城、西營盤(鹹道及堅道以北)、石塘咀、摩星嶺、薄扶林、香港仔、黃竹坑、淺水灣、深水灣,至南灣爲止。

  【廣州掛攤】1757年(清朝乾隆22年),廣州一度成爲唯一對西方國家開放的貿易口岸。歷史上,它被稱爲一口通商。廣州十三行曾經壟斷了中國大部分的對外貿易。廣州成爲當時世界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北京和倫敦)。香港成爲自由港之後,逐漸取代廣州成爲貨物配送中心。

  【廣州花船內景】乾隆年間,廣州花船天下聞名。船舶妓女是一種古老的社會民間現象,妓院以船爲起居室,扮演妻子、女兒等角色來招待取悅客人。花船是消費廣州十三行進口大量西洋器物的重要場所;花船的精美,無疑是娼妓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廣州官員】清政府對官服有明確的限制。不同級別的官員穿着身份不同的服裝,他們不能自己隨意改變。

  【廣州珠江】1858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廣東巡撫投降,外人委員會成立,廣東政府成爲傀儡政府。英法兩國在1861年起佔領沙面島達八十多年。島上西部五分之四爲英租界,約佔地二百六十四畝;東部五分之一爲法租界,約佔地六十六畝。

  【廣州老者】英租界、法租界均有橋與廣州華界連接。此後的時期,英、法兩國又陸續得到許多(在沙面島上的)特權;機構企業在此間大量移入,各國的領事館、金融機構等均在此設立。附近的中國人曾經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香港太平山】太平山一直是香港的象徵。這是香港政府在港口啓用初期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義命名的三大地標之一。1867年至1930年,太平山山頂是香港總督山莊的所在地,港英政府曾經禁止華人居住在太平山,此地區成爲香港權力的象徵。【粵港老照片,1870年。資料:萊頓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