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澳宋「大户」

随著谈话的深入,张岱

得知了不少关于澳宋军事、经济方面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张岱发觉澳宋能动员的粮食虽然未必多于大明户部的漕粮,但多于大明现在所能掌握的军粮是没问题的,铁器的产量更是骇人,难怪可以奢侈到铺设铁路。丁口方面,那些有民兵武装、偶尔操练的「短毛村」(标准村)似乎是大宋的卫所军屯,这些短毛「军户」和那些元老院所属短毛「匠户」、短毛「商户」及其它短毛「奴仆」中少说也可凑出二十万壮丁,再加上广东土著人口,在粮饷有保障的情况下确实可以拉出「数十万大军」。论天时,此时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应该没机会像围剿「倭寇」、杨应龙、奢崇明、安邦彦那样动员大量兵马来围剿髡贼;论地利,广东陆路地形较为封闭,海路方面髡贼又船坚炮利非大明水师短期可以匹敌,可谓易守难攻;论人和,髡贼在广东经营多年,信誉卓著,已经积累起了不少人脉,又厚待部属,髡兵铳炮犀利、国毅敢战,确实是明军的劲敌。因此张岱觉得,以澳洲人目前的实力,即使不能「问鼎中原

」,但像「建奴」那样割据一方应该问题不大,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政治投机……错了,是政治投资对象。当然,澳洲人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粮饷、铁器、壮丁可用,还得亲眼观察一下澳洲人的产业才可下定论。

此外,张岱又觉得这些澳洲人似乎缺乏「大局」观,像商贾多于像一方诸侯。例如在出征前没有「扫地为兵」,打到广东后也是扩军「缓慢」,至今总兵力不过数万;还将大量宝贵的粮食用于贩卖而不是招兵买马,也不知是嗜利短视还是「把天下黎庶的生计都包揽下来」的圣母心发作,前者意味著髡贼没有政治前途,后者意味著髡贼很傻很天真。因此髡贼头目的政治素质如何张岱也打算好好试探一下,如果真的「望之不似人君」,即使现在实力再强大将来也有可能会败亡,自己决不能陷进去。要知道东林君子们虽然也很嗜利,却不短视,在贪腐方面的吃相远远好于阉党,主要靠让朝廷减税和让下层「投献」来提高自家的经济收益,这些年来可谓名利双收。

当下,张岱向诸位政协委员们问起澳宋「豪门大户」与「达官贵人」的情况,表示自己有意拜访,想跟澳宋「大户」的「当家」或「大宋名士」探讨一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并参观一下大宋首长们的田庄和作坊,希望政协委员们帮他引荐。此时,这些人当年在编撰《大宋缙绅录》(因政保干涉而流产)时打听到的消息在这次讨论中开始发挥作用,一些关于元老的或真或假的信息开始被张岱得知,并让他进一步了解了很多关于澳宋的「政治内幕」。「要说起这大宋新朝的显贵,我觉得非文相、王相莫属,但现在文相远在广州,王相日理万机,怕是不容易见啊,不如我找熊首长问问是否有空,他好歹是临高县令……」「你有多久没见熊首长了?不知道他早就调走了吗?现在临高县的县令姓钱。」「我觉得钱首长更佳,钱家在大宋也算是大户人家,钱公讳水廷,不仅是新任的临高县令,还是新任的琼州知府,他还有个兄弟是大宋禁军教头,听说钱家的两位夫人也是女官。」「你说的钱家兄弟是说浅水协吗?我怎么听说他是大宋锦衣卫的教头?」「说起大宋锦衣卫,似乎大宋官府管这叫『政治保卫局』,听说局长姓赵,说不定是大宋宗室,也是个值得拜访的对象,可惜他为人深藏不漏,比文相、王相更难见到。」「不对啊,我怎么记得大宋『政治保卫局』的当家人是马督公。」「督公?这是大宋内相吧?应该是大宋东厂的提督,大宋锦衣卫的缇帅绝对是姓赵,上次『政治保卫局』请我……请我去喝茶时,我亲耳听到办案的总爷提过『赵局长』什么的。……」

「马督公是内相?这绝不可能,他老人家可是有家室的,听说常召我们开会的唐夫人是他的妾室,正室姓杜……」

「好了,别越扯越远,说起这澳洲人的大户,我觉得明家比钱家更为显赫,明老爷是水师提督,明公子更是官拜吏部侍郎,明少奶奶也是大宋六扇门的女将。」「要我说,这大宋第一大户非吴农相莫属。其他首长虽有官职,却不见有啥产业,论家大业大能与广置田宅的吴农相比吗?而且吴农相佳名厚德、不贪不嗔,听说连很多真澳洲人都在他手下混饭吃,在众多真澳洲人的拥戴下,说不定下一任元老院的主席会姓吴。」「吴农相现在是如日中天,但好像至今未有子嗣,也不知他那偌大的家业将来会不会便宜外姓人。听说独孤首长现在有了好几个儿子,将来成为大宋第一大户犹未可知。」「你们又越扯越远了,张公子是想找首长探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我觉得这事该去拜访芳草地里教书的先生,尤其是大宋的学政,关心民众教育,听说正在争取村村有塾。」「张先生不是说过还要参观首长们的田庄和作坊嘛,吴首长那里也该去」……仔细听过委员们的讨论后,张岱请求政协委员们先帮他引荐吴农相,他想先看看大宋是如何种田的。几天后,刘大霖告诉他,吴首长没空见他,但欢迎他去南海农庄参观考察。
澳宋「大户」吴南海

第十七节 参观南海农庄

次日黎明,张岱醒了,叫起迷烟,到炉子上去烧了壶热水,胡乱洗过脸。刚吃过早饭,白家仆役进门告诉张岱,吴农相派来接他去南海农庄的管事到了。于是张岱主仆别过白斯文父子,跟一个身穿四个口袋干部服的短毛青年坐上马车,来到了南海农庄。然后张岱主仆从马车上下来,就在那个短毛青年的带领下在农庄内信步闲逛,见到了农庄内一片片的桑林、茶林、稻田、麦田……

那个短毛青年向张岱自我介绍是天地会的农技员,名叫刘学笙,别字茂明,原是琼山县一个地主的庶子,去年刚从芳草地毕业,现在南海农庄实习,这次由他负责带张岱参观南海农庄参观考察,并向张岱介绍澳宋的农学。对于张岱的到来,临高的元老们都是知道的,并就如何对待张岱展开过的讨论。有想跟张岱坐而论道的,但更多的元老感觉跟张岱的认识差异太大,不知道和他有什么好谈的。最后海南大区区长兼临高特别市市长钱水廷的一番讲话得到了大部分元老们的认同:「张岱是敌占区来的旧文人,没有认识到时代已经变了,现阶段既不是统战对象,也不是改造对象,我和他直白的说,『天就要变了,你们是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也没什么意思,还是不见了吧。如果他待得时间长了,看出澳宋取代大明是大势所趋,倒不妨和他讨论一下如何让旧文人融入新社会。」于是元老们的普遍态度是不急著接触张岱,先让他在临高慢慢参观体会,过段时间如果他有「投髡」的倾向再接见他。对于张岱的求见,吴南海的态度是把他当成天地会的潜在客户,先派遣农技员向他推介澳宋的农业高科技。如果张岱因此对澳宋心悦诚服,希望学习、引进相关的农业技术,再跟他谈谈将来的经济合作。于是,就有了这次刘学笙带张岱参观南海农庄的事情。刘学笙一边陪著张岱主仆闲逛,一边提起南海农庄各种产物的亩产量,并提到丰收的秘诀——蓄水池与蒸汽抽水机调节著美台洋的旱涝,临高自产的各类简易氮肥、简易钾肥、简易磷肥和氨水如何增肥,以及波尔多液、桐尿香等农药。张岱虽然一路认真聆听,却也并未如何惊讶,毕竟来之前已经见过不少「澳宋精巧器物」,从临高士绅那里知道了「澳洲种田秘法」对亩产量的提升,早已经有了相关的心理准备。

根据临高士绅告诉他的信息,在张岱看来,不管是神奇的蒸汽提水机,还是各类化肥、农药,都需要花大价钱从澳洲人那里购买,导致种田成本大大增高,最后增加的那点产量恐怕大部分还是以服务费的模式便宜了天地会,最后变成了澳宋「军粮」的一部分。对土著「粮户」来说,实际增加的收入有限,可谓是「天地会吃肉、粮户喝汤」。

「以『澳宋种田法』增产为诱,使琼州府的粮户将田里的泰半收成给了澳洲人,实在是高,难怪澳洲人能有那么多粮饷可供调动!」张岱最后如此想到。不得不说,张岱的这翻推测部分「真相」了。在21世纪,虽然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空前高效,但大部分钱却被提供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农业公司及其背后的工商业资本赚去了,一线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并未因此大幅提高,甚至由于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低廉而时常亏本。为了维持农业生产,很多国家不得不将从工商业那里收到的税以「农业补贴」的模式返还一部分给农民。不过,在南海农庄里也不是没有让张岱感到喜出望外的情景。当「熊猫色」的荷兰乳牛出现在张岱眼前,看著母牛肚子上丰满的「肉包」,雪白的乳汁在挤奶少女芊芊小手的蹂躏下不断流入大木桶里慢慢注满,张岱终于疯狂了。他大声对刘学笙说到:「这黑白花色的澳洲牛多少钱银子?某要买一头。」

很多现代人不知道,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喝牛奶和食用乳制品了,对于奶油也一直不陌生。对于如何利用牛奶制作美味,中国传统生活自有一套独特经验。张岱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达人,他所写的《陶庵梦忆》里有一篇《乳酪》,介绍自己享受牛奶制品的心得体会。据《乳酪》所言,张岱府上养有一头奶牛,每天晚上挤奶,然后把新鲜牛奶盛放在盆内,静置一夜。第二天早上,「乳花簇起尺许」,盆内牛奶的表面上会出现厚厚一层「乳花」,张岱的习惯是将这一层精华捞出,加工成各种可口奶食。其实,这种所谓「乳花」并不神秘,就是原生态的「奶油」,亦即英文中所说的「cream」。生牛奶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密度较低的脂肪便会浮升到牛奶的表层,这就是最初步的奶油,更具体的说是稀奶油,专业一点的叫法则为「乳脂肪」。只不过如此提取奶油的方式效率太低,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发明了各种更为快速高效的方法,如现代工业是利用离心机来分离奶油与脱脂奶。张岱府上养牛只为供给他和他的家人,自然不在乎效率,因此只采用了最简单的分离乳脂肪的方式,通过静放来获得浮到牛奶表层的稀奶油--乳花。乳花漂起之后,下层的奶液即为脱脂奶,不过张岱似乎对脱脂奶没兴趣,他的欣赏都投注在稀奶油上。所以,张岱笔下的「牛乳酪」,既非液态的牛奶,也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西式乳酪,而是固态的稀奶油。要说张岱也算口味壮,他最喜欢的是直接喝煮熟的奶油!其具体方法是将刚捞得的新鲜奶油放在铜锅中,并且按一斤奶油配四杯茶水的比例,兑入带有茉莉花香的绿茶汁,加热到沸腾之后再耐心熬煮一阵,据说出锅后「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在《蟹会》一文中,他还提到,当招待友人一起吃蟹的时候,会用肥腊鸭以及这种沁著茶香的煮奶油来佐味。

听起来同样很美妙、很诱惑的是,张岱也喜欢把一种「鹤觞花露」兑入稀奶油,然后入锅蒸熟,趁热享受。此外还会在稀奶油内加入豆粉,制成奶油豆腐,据其体验,是冷吃最佳。实际上,张岱所知道的加工奶油的方法很多,包括煎炼酥油(黄油),揭取奶皮,用酒凝成奶油「酪」,以及利用醋制成乳饼,加盐制成咸味奶油。通常,人们都是利用牛奶制作上述种种奶制品,但张岱却改用奶油,仅此细节就可看出他的生活品质远远高于一般标准。

非常重要的是,《乳酪》还提到,当时苏州最富盛名的乳制甜点名店「过小拙」也是以奶油制作其经典美味「带骨鲍螺」,这就隐约显示出传统生活对于奶油有相当普遍的使用。在此还涉及《红楼梦》中的一个细节,元春曾经从宫中赐出「糖蒸酥酪」,这「酥酪」是盛在「盖碗」里,用小勺舀著吃。北京传统小吃有「乳酪」一味,乃是以糯米酒兑入牛奶,用炭火烤或者入笼屉蒸,形成半凝固状态的成品,据此,现代读者一般都以为「糖蒸酥酪」就是北京传统乳酪。然而,元妃所赐的宫中美点名为「酥酪」,显示其并非普通牛奶制品。在传统上,「酥」是奶皮的提炼物,也就是黄油。如果直接以黄油蒸制软点,未免过于肥腻重口,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张岱享用奶制品的方法之一乃是以新奶油加花露之后入屉蒸熟。由此看来,《红楼梦》中的「糖蒸酥酪」很可能采用与张岱一样的方法,是以奶油做成,要比民间常见的蒸乳酪更为精致。第十八节 为何不买地?对于张岱的买牛要求,刘学笙表示自己需要上报吴首长才能定夺,此事也不必急于一时,不现在先去农庄茶社(南海咖啡馆)歇息一会儿,品尝一下「澳洲茶点」。此时他们已经在南海农庄里走过了四五里路,都有些累了,加上张岱自认是「茶淫」,精于鉴茶辨水,深谙茶道,听后马上来了兴趣,于是就跟著刘学笙走向农庄茶社。进入农庄茶社后,张岱马上就被里面清纯的女服务员与充满制服诱惑的女仆装吸引住了,心下疑惑:「这到底是澳洲的茶馆还是青楼?」不禁多打量了几眼那些「澳洲丫环」,琢磨著离开临高前是否买几套女仆装回去给家里的侍寝丫环穿上,增加点闺房乐趣。「张公子,喜欢喝点啥,这里的一般只招待首长和农庄里的自己人,外面的人很少有机会来这里吃喝,卖得茶点是外面看不大到的上等货色。」刘学笙的话打断了张岱的意淫,于是张岱坐下来看起了刘学笙递过来的点茶单,迷烟站在张岱身后伺候,眼光却不时瞄向咖啡馆里的女服务员。看著点茶单,张岱发觉大部分茶饮品种在杭州时已经去赵引弓那里喝过了。这样高度雷同的茶室装修、茶具样式与茶饮品种,在刘大霖的家里是不存在的,看起来凤凰山庄里的赵秀才跟澳洲人的关系不一般哪,可能是真澳洲人。不过此时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还是先看看这里有啥自己没品尝过的好东西吧。随后,张岱先是点了一杯「澳洲奶茶」。喝过几口之后,张带的想法是,这奶似乎放久了,气味已失,茶叶也非上等,这杯「奶茶」远不如自己发明的「兰雪奶茶」好喝,看起来这澳洲人也不像那些临时士绅们所吹嘘的那样无所不能。于是,张岱随手将喝剩下的大半杯奶茶赏给了身后的迷烟。

「兰雪茶」是张岱个人研发的茶,《陶庵梦忆》上对制法有记载,但不甚明确,今已失传。兰雪茶对当时的茶叶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到四五年就占领了市场,风靡一时。张岱将刚捞得的新鲜奶油与兰雪茶放在铜壶中煮,这样制作出来的「高级奶茶」,据他自己说,味道很好。因此,张岱有可能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喝奶茶的家伙。

在对「澳洲奶茶」大失所望后,张岱又点了一杯之前没喝过的「咖啡」。随著穿越集团的到来,咖啡的饮用和种植也提前200多年出现在了中国,由于产量稀少,至今只有南海咖啡馆等极少数地方有供应,因此之前张岱对「咖啡」闻所未闻。女服务员送上一杯「黑茶」,却用一个小瓷盘托著,瓷盘里还有一把茶匙和两块雪白东西,方方儿的,比骰子大好些,看了也不懂。张岱拿起「黑茶」来呷了一口,皱眉道:「太酽了,涩了。」女服务员问道:「要糖么?」张岱点点头。女服务员又递过一个小瓷瓶儿,又问道:「吃牛奶么?」张岱也点点头。只见那女服务员把那两块白方的东西丢在茶里,拿茶匙调了几下,便都化了,张岱才知道那个是糖。女服务员调罢了,又搀上牛奶。张岱再呷一口,便觉不涩了,慢慢的呷完。在喝咖啡的同时,张岱也开始跟坐在对面刘学笙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吴首长这庄子有多大?」「大约五六千亩吧,听庄里的王叔说,这里以前大多是荒地,首长们来之前只有一些福佬在这里开过荒,但因为收成太差总是种了一两年就抛弃土地走了。首长本事大啊,来这里第一年光种红薯就一亩收了8000多斤。」「你说的王叔是?」「是这庄子里的大管家,听说他是最早跟了首长的本地土著之一。」

「吴首长就这一个庄子?」

「不是,这只是吴首长在这里的开荒的第一块地,后来通过开荒和买地又增加了几个庄子,现在琼州府挂『南海农庄』牌匾的庄子全加起来良田在两万亩之上。」(实际上这些土地是农委会的直属实验农场)「吴首长的田地还真是多,他是澳洲首富吧?澳洲人这里有比他更富的吗?」「吴首长是不是澳洲人里的首富我不清楚,田地应该是吴首长最多。说来也怪,除了吴首长,其他首长似乎都不喜欢买地。这庄里还住著好几十个首长,平时我也见过他们出手阔绰、一郑千金,但就是没听说除了吴首长之外还有哪位首长买过地。」「还有这种事?所有的澳洲人除了吴首长都没田地在手?」「啊,对了,听说刘家小姐嫁给勋首长时,陪嫁了几百亩田地,卢首长也有个张家庄,但住在临高的其他首长还有谁有地我就不清楚了。」「这澳洲人真对买地没兴趣?」「之前大宋朝廷要搞累进税率,我家也曾试图走门路希望首长们能高抬贵手,并表示愿意投献一部分良田给玉成其事的首长,都被首长们推了,首长们似乎真不喜欢买地收租。」「那庄里庄外的澳洲人都靠啥营生?庄里的澳洲人跟吴首长是啥关系?」「很多澳洲人都在大宋朝廷为官,大宋朝廷的俸禄很高,听过真澳洲人的俸禄更高;还有些澳洲人有作坊和商号。至于庄里的澳洲人,听说他们和吴首长都在『农委会』为官,算是吴首长的属下。」

「你说的『农委会』就是大宋以前的『司农寺少卿』吧?」

「应该是这样,农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劝农』,现在全琼州府的农机、良种、化肥、农药的出租与售卖都是农委会下属的天地会包办的。对了,吴首长要我代他老人家问张公子,有没有兴趣购买天地会的服务?」最后一句话,张岱根本没听见,他此时已经陷入了对澳洲人理解不能的迷茫状态。虽然江浙两省的士绅大多兼营工商业,但一直没放弃对土地的迷恋,将很多从工商业那里赚到的钱用于购买、土地。对他们来说,工商业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很大,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衡量一个家族财富的主要标准不是有多少工商业和流动资金,而是拥有多少土地,就好像现代某些中国人以拥有多少房产作为家庭财富的衡量指标。同时,也只有在拥有大量土地的情况下,才能拥有稳定的巨额财富收入,从而稳定持久的供养「家丁」和乡勇掌握稳定的暴力机器,稳定持久的资助自己儿子或宗族子弟、亲戚同乡读书、考科举成为一批官员和后备官员的「家长」和「恩主」,稳定持久的资助慈善救济与社会文化活动获得名望和一部分底层百姓的好感,最终取得持久稳定的政治权势、保障家族的长久富贵。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作模式。毕竟当官的合法收入太少、还有被开除的可能,科举功名也不能世袭,唯有私有土地和私有财产是世袭的,就算家里暂时没有人当官和拥有科举功名,只要没被朝廷「抄家」,依靠稳定而巨额的合法经济收入,依然可以用这笔稳定的收入长久的供养打手、死士,长久的收买、控制读书人和官员,编织一张庞大而复杂政治关系网,用以保障家族的安全与世代富贵。反过来说,也只有真正有权有势的家族,才能抵御土地兼并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不断扩张家族所有的土地面积。毕竟不管是放高利贷还是收租、收地,都是需要权势保障的,需要有家丁、打手对付抗租或拒绝交地的「刁民」,需要官府和读书人为其经济压榨与欺男霸女的行径站台背书。因此,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拥有土地面积的多寡,不仅是衡量一个家族财富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家族政治权势的重要参考指标。现代某些升斗小民幻想自己祖宗仅仅靠勤劳和节俭成为地主的想法,其实只是不切实际的意淫。某些现代人因为被人欠钱不还而同情「黄世仁」,屁股其实坐歪了。谁当「黄世仁」、谁当「杨白劳」,关键不在谁欠谁的钱,而在于谁更有权势。「黄世仁」既可以通过放高利贷使「杨白劳」破产、卖女儿、上吊,也可以通过向「杨白劳」借钱不还骗光杨白劳的积蓄。反过来,「杨白劳」欠「黄世仁」的钱固然是死路一条,借钱给「黄世仁」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始终是被压榨的命。古代真正的豪强地主,和现在的房地产开放商一样,需要手眼通天、黑白两道通吃。即使是现在广东地区权势滔天的临高穿越集团,如果不是在刚穿越时在广州抱上了高举和杨公公这棵大树,又用几百杆现代枪械摆平了以刘大霖、黄守统、苟家庄为代表的临高土豪,以及跑来临高黑吃黑的各路海盗,也难以赢得穿越初期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原本张岱想通过打听澳洲人里有哪些人拥有大量土地,来估算澳洲人里有哪些家族是能长久富贵下去的「世家大户」,以及这些「澳洲大户」跟他家乡的江南「大户」的差距如何,从而定下自己下一步「结交」的目标。但澳洲人除了那个身为「大司农」的吴首长,偏偏其他人视土地为粪土,现在有些不知该怎么衡量了。不过连土地最多的吴首长也不过有两万多亩高产良田,看来这「澳洲大户」的财富比起江南「大户」来还是差点,江南那边的顶级「大户」拥有良田二十万亩左右。虽然澳洲人种田的亩产高,但也没有到比江南良田的亩产高十倍的地步。

其实不止是张岱和中国古人把土地作为衡量「大户」的主要指标,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把拥有私人土地的面积与地租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里就非常形象的展现了当时英国乡村「淑女」对「金龟婿」的定义——每年能收到多少多少英镑的地租,至于住在城里、没有土地只有小钱钱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亲戚,女主和她的家人反而不怎么感冒。而这时候已经是19世纪初,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再过一两代人西方就要因为经济危机而出版《共产党宣言》、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