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從業5年整理師,一直提倡從每天整理5分鐘做起,而不是用一個星期給家裡來個天翻地覆的大型整理,之後就什麼都不用做了,所以可以算是佛系整理吧。

整理是伴隨人一生的技能,今天整理一個抽屜,明天把筆筒整理下,後天整理一下工作台桌面,就用5分鐘,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拖延,能夠行動起來享受整理過程了。整理的最高境界,並不是把東西都扔掉,住在空無一物的家裡。而是把技能融會貫通形成思維方式,用整理探索和改善你和物品、空間、家人、世界的關係,明確你理想的生活方式。

慢生活,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種。對於我這種佛系的整理師,到底什麼才是慢生活呢?我想,當人們開始討論慢生活話題的時候,說明社會節奏可能已經比較快了,大部分人感到焦慮,開始對慢產生了追求和嚮往吧。

慢生活是指全心全意做有價值的事情,是能忘記時間的存在,沉浸其中,享受心流。很多藝術家、知識工作者在進行創作時,都會忘記時間的存在和流逝。

慢生活不一定是不追求效率。一個人在心中篤定他的價值觀和方向時,他就能擁有慢生活。慢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自己覺得慢,就是慢了。快慢是人對時間感的形容。時間快慢是相對的,無論在別人看來你的節奏有多快,只要你享受其中,你在過的就是慢生活。

慢生活由人的心態而決定。並不是只有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或者退休之後才能擁有慢生活,慢生活,其實離你不那麼遙遠,它存在於每一個今天。

每個人都有隨時慢下來的權利。雖然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關注你飛得累不累,大多關注你飛得高不高。所以,哪怕你身邊的人一直在告訴你,不要停。你也可以選擇每一天分配一點時間,讓自己主動的慢下來、停一停,邁進慢生活的門檻。

停一停,感受一刻的寧靜獨處,在房間一角發發獃,放空自己。

停一停,看池塘里的小蝌蚪在遊動,樹下的螞蟻在搬家,欣賞光從樹的縫隙照下來的影子,種一棵綠植,觀察植物生長過程。

停一停,打開豆瓣FM,聽Goldmund系音樂,調息靜心。

停一停,遠離飯館外賣,走到廚房給自己做一頓營養簡餐,吃的時候不拍照、不看視頻,專註在食物的味道上,每吃一口嚼21下。體會身體在充電的感受。飯後泡一壺小青柑,優雅喝下,想看書了,再隨手翻閱。

與君共勉,讓我們一起走在成為慢生活實踐者的路上,讓生活之美無處不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