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2508

DSC_2469

千人洞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丰山村东方,海拔一千八百多公尺,洞穴长250公尺、宽60公尺,高约15至30公尺不等,洞底部宽敞平坦成孤状,为长形开放式的山洞,可容纳千余人因此而得名,是全台湾已知最大的天然山洞,由于又像一个半覆蔽的岩穴,因此又被称之「千人岩」。日据时代踏勘者夜宿洞内,耳闻虫鸣唧唧有如天籁,因此又取名「仙人洞」。

DSC_2460

DSC_2509

DSC_2467

DSC_2527

千人洞的最东侧有一道瀑布从上方的岩壁倾泻而下,水流终年不竭,这道瀑布在日据时期曾被日人命名为「妻恋之泷」,可能是踏勘者走到这里,因怀念妻子而命名。大正年间,日本邮政还曾为「妻恋之泷」制作邮票及明信片,可见日本对千人洞的重视。

080715-3

                                                           图片来源: 鞠园文史工作室

 

DSC_2476

DSC_2474

DSC_2484

千人洞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十八桶寮」,早年台湾志士因抗日失败,远走高山,避居千人洞,以当地盛产的红桧「箍桶」、制作桧木桶维生。当时就在千人洞上方的小溪畔结寮而居,由于刚好有十八户人家,因此称为「十八桶寮」。不过后来因为误取了「曹族」(民国87年正名为邹族)原住民设下陷阱捕获的野鹿而结下仇隙,当时阿里山的「曹族」原住民还有出草、猎人头的习俗,「十八桶寮」的居民在一夜之间被屠戮了90余人,仅一位当天因下山采办的壮丁逃过一劫,并将此山中惨案揭露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据说也有将近千名日军藏匿在此,因为地点隐密,再加上前方有高大松林阻碍了空中视线,让美军军机误炸了附近的山区,造成现今宣帽石山山形光秃的模样。

DSC_2485

DSC_2486

DSC_2519

DSC_2531

DSC_2536-1

                                宣帽石山 (最前方,望自仙梦园往石梦谷途中)

DSC_2434

卧船洞位于千人洞西方约30~40分钟步程,为一个巨大半覆蔽石洞,洞的内侧形似一倒卧的船底而得名,它的规模只有千人洞的四分之一,洞里湿气很重,长满植物,地面又石块遍布、凹凸不平洞顶还有一些蝙蝠栖息,因此地下会有蝙蝠的排遗,环境不佳较不宜停留。

DSC_2552

DSC_2569

DSC_2548

DSC_2547

前往千人洞须由行丰吊桥过桥后开始步行上山。上山路径并不好走,一路陡坡而上,约二个半小时可到达溪谷「仙树抱石」景点,此乃一棵红桧巨木在石头缝中找出生长空间,长大之后,树根仍旧缠绕著石头继续生长而得名。越过溪谷后续前行向上爬升,爬行在经一小时左右可到达「卧船洞」,卧船洞与千人洞海拔相差不远,由大千人洞山西侧沿南面腰绕至东侧的千人洞约需30~40分钟。由行丰吊桥往返千人洞全程预估约6~7小时,休息、停留时间另计。

DSC_2358

仙梦园

DSC_2369

DSC_2371

大点雨神木

DSC_2380

DSC_2419

                           仙树抱石

DSC_2429

DSC_2437

沿途的指示牌,总共有8号,此为第7号,过了8号就快抵达千人洞了

DSC_2438

圣观音蜂

DSC_2443

DSC_2456

DSC_2591

DSC_2593

DSC_26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