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錄以來,野外中的虎鯨對人類表現的格外友好,它們甚至會主動靠近人類的船隻,與人們互動。從來沒有發現過在野外中虎鯨攻擊人類的記錄。

但是,在海洋館中的海豚表演中的虎鯨,發生過多起虎鯨殺人記錄,無數起虎鯨傷人事件。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9ac100108eb35210bded", "vname": "", "vid": "v02019530000bd7lrs9um7ltge24pjg0", "thumb_width": 426, "src_thumb_uri": "9ac100108eb35210bded",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9ac100108eb35210bded",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182.6, "h": 240, "subjective_score": 0, "w": 426, "file_size": 3739308}}, "md5": "daefaf54c45dbfa34461274f72c812ec", "duration": 182.6, "file_sign": "daefaf54c45dbfa34461274f72c812ec", "thumb_uri": "9ac100108eb35210bded", "vu": "v02019530000bd7lrs9um7ltge24pjg0"} --}


雄性虎鯨提裏庫姆(Tilikum)1983年在冰島附近被捕獲,儘管當時它只有兩歲,體長已經長到3.8米。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動物園的一個小水族箱裏待了一年後,它被送到了加拿大溫哥華的太平洋海洋世界。提裏與另外兩頭大點的雌性虎鯨生活在一起。

起初,提裏年輕有活力,馴養員很信賴它。但是,海洋世界畢竟要拿它做表演。提裏每天要忍受不間斷的訓練,稍有出錯,連帶著其他兩隻虎鯨都要挨罰。虎鯨智商非常高,另外兩頭雌性虎鯨為此經常攻擊提裏。提裏身上經常會有傷口。而且更嚴重的是,訓練和演出結束後,虎鯨們都要被趕進小小的水池,這個給它們睡覺的地方不過10米見方。要知道提裏成年後身長達到6.9米長,5700公斤重,這個小池子對它來說太小了。在不間斷的訓練壓力和糟糕的生活環境下,提裏得了嚴重的胃潰瘍,直到它去世都沒有好。

終於,慘劇發生了。

1991年,一名年僅21歲的兼職訓練員凱蒂·拜恩(Keltie Byrne)死在了提裏口中。當時,凱蒂在池邊不小心滑到水池中,提裏一下咬住了凱蒂的腳,把她拖入池底,瘋狂撕咬,其他兩隻虎鯨也上前一起攻擊凱蒂。凱蒂曾試圖爬出泳池,但是虎鯨再次把她拉回泳池,很快溺死在泳池中。工作人員用了兩個小時才把凱蒂的屍體打撈上來,提裏一直在幹擾打撈過程。

很快,太平洋海洋世界也因此倒閉了。提裏被賣到了奧蘭多海洋世界,除了作為表演用途,提裏還是重要的繁殖來源。

1999年,提裏再次殺人。早上,人們發現提裏背著一具男屍,在水族箱裏歡快的游泳。屍體身上全是咬痕,連生殖器都被咬掉了。死者是一名27歲白人男性丹尼爾·杜克斯(Daniel P. Dukes)。他在海洋公園關閉後躲了起來,然後跑到虎鯨水族箱裏裸泳。官方公佈死因是溺斃,沒有視頻被公佈出來。屍檢沒有發現酒精或者毒品跡象。

儘管提裏已經殺了兩個人,但是海洋世界還是繼續讓提裏演出。虎鯨演出實在太掙錢了。

2010年,第三次死亡事件發生了,這次更慘。

死者是40歲的資深訓練員道恩·布朗實奧(Dawn Brancheau)。她擁有16年訓練經驗,是海洋公園中最資深的訓練員。表演進行到一半,用作獎賞的魚沒有了,提裏在做完一個繞場一週的立著鰭的表演後,道恩並沒有給應得的獎賞。隨後道恩跑到水裡,準備完成一個配合動作。

提裏差不多用嘴咬在道恩的左臂上。就在這個鏡頭的下一秒,提裏直接把道恩拖入水中,劇烈的撕咬道恩,甚至咬斷了她的左臂,直接把胳臂給吞了。道恩的屍體快被提裏撕碎了。

即便如此,在被隔離一段時間後,提裏又一次復出進行表演,每日重複著幾個簡單的動作,然後晚上再被關在那個窄小不堪的池子裏。

2017年1月6日,被疾病困擾多年的提裏去世了,死於圈養海豚的常見病細菌感染。它死時只有36歲,而野外雄性虎鯨普遍能活到60歲到80歲,雌性虎鯨甚至能活到90歲。


虎鯨是一種神奇的羣居性動物,虎鯨們往往在一個羣體中共同生活,小虎鯨從出生後會一直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共同捕獵,一起生活。只有當虎鯨羣體數量多到一定程度時,虎鯨羣才會分成兩個。某種意義上,虎鯨和人類非常相像,它們有彼此共同的族羣,充滿了好奇心,非常的聰明,甚至還可能存在語言。

而對於提裏而言,它從小被人類捕捉,捕捉後成年虎鯨久久不願離去。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它孤獨的生活在異鄉一處淺水池中,被其他虎鯨孤立、攻擊,不斷的重複著無聊的動作,到死都再也沒見到過大海。可以說,提裏是在無盡的痛苦中,才攻擊的人類。這也提醒同樣作為動物的我們,真正的愛護動物就是保護它們的棲息地不受人類的影響。而不是圈養在動物園中,只供人們觀賞。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愛護動物,拒看各類動物演出。


這個是不會的,至今也未曾聽說過有關虎鯨喫人的消息,也頂多出現虎鯨突然暴怒發生的虎鯨殺人事件,或者虎鯨襲擊人類的事件。對於喫人,說實在虎鯨根本不屑於喫人。

虎鯨,海洋中的霸主,對於食物很挑剔

說到現代海洋霸主,那麼一定就是虎鯨羣了,虎鯨是海洋大型哺乳動物中最大的羣體,懂得合作捕食,基本是一個家族的關係,一般來說虎鯨羣體數量都在10隻以上,雄性虎鯨體重在7~9噸左右,長6米雌性成年個體一般只有雄性的2/3大小,海洋中頂級掠食者,虎鯨屬於羣居大型動物,自然範圍沒有任何天敵,它們幾乎是海洋其他所有動物的天敵,因為它們好奇心很重,對於有些動物,它們甚至是不會喫,僅僅是戲耍罷了。不同的虎鯨對於食譜也是有著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過客虎鯨偏向喫海豹、海象等,遠洋虎鯨偏向喫鯊魚,居留虎鯨偏向喫鮭魚,但是總的來說會多以脂肪厚的動物下手,這樣可以為自己提供很多的能量來源。

但是對於野外碰到的虎鯨來說,它們一般也會靠近人類,但是並沒有出現過攻擊的現象,只是在周圍進行轉圈,像是在探究我們這個生命體一樣,我們不在虎鯨的食譜上,且它們好奇心較重,所以對於我們人類也只是個探究狀態。在野外也並非沒有虎鯨襲擊人的事件

圖註:國外一男子岸邊行走被拖入水中

所以說,虎鯨靠近人類並不是在表現溫和,而實際上在考量你的可能性會更大,身為海洋霸主的地位,只要在不是特別飢餓的情況下,是不會選擇人類這種脂肪少的生物的,所以也就沒有出現過虎鯨喫人的事件。


注意,本篇腦洞文建立的前提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科學假說:海猿說。



「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之間的盟約!」

阿留申虎鯨羣落的族長在喃喃自語,高頻的超聲波在海浪中不斷的迴響。

「應該沒錯了,當年他們還在海里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個體無法將記憶傳承給下一代了,似乎也正是因為如此,使他們脫離了傳統的束縛,變得更加聰明瞭。」

「那我們還要繼續遵守盟約嗎?」年輕的壯年虎鯨有些憤憤不平,這些陸地猴子果然靠不住,我的祖先當年就反對與他們結盟!

虎鯨族長眉頭緊鎖,似乎陷入了回憶:

漸新世的海洋是巨齒鯊的天下,它們擁有傳統鯊魚的一切優點,鋒利的牙齒,堅韌的皮膚,敏銳的六大感官,最可怕的,是他們近二十米的巨大身長,強橫的實力讓剛剛誕生的虎鯨一族苦不堪言。虎鯨的牙齒幾乎不可能對巨齒鯊造成致命傷害,而巨齒鯊一口就可以要虎鯨的命。

更令虎鯨一族憂心的是,似乎長年的喫魚生活太過枯燥,巨齒鯊越來越喜歡捕食虎鯨這種流著來自陸地血液的海生哺乳動物。選擇虎鯨的原因很簡單「七八米長的虎鯨正好能夠湊夠巨齒鯊一天的食量。」

要想延續虎鯨的族羣,一定要消滅巨齒鯊!不過,這個目標僅靠虎鯨是不夠的,還需要盟友的強援。

海洋中能夠不怕巨齒鯊的,只有利維坦鯨了,利維坦鯨不遜於巨齒鯊的巨大體型令它是海洋中唯一對巨齒鯊的存在不在乎的集羣,但是生來佛系的利維坦鯨以自己是抹香鯨科而虎鯨是海豚科為由,婉拒了虎鯨結盟的請求。

萬般無奈之下,虎鯨開始另尋盟友,然而,巨齒鯊威名太盛,沒有生物願意觸碰這個黴頭,直到海洋古猿的出現。

沒有人知道海洋古猿是什麼時候來到海里的,從他們靈活的四肢和笨拙的游泳速度來看,它們明顯剛剛離開陸地,但光滑無毛的身體與面對面性交的方式卻表明他們已經很適應海洋生活。

海洋古猿的平均身長不到兩米,體型在虎鯨面前已經可以說是奇小無比,在巨齒鯊面前簡直就不值一提了,所以當虎鯨羣中最有智慧的長者提出要與海猿結盟的時候,整個虎鯨羣一片嘩然,刺耳的超聲波不斷的在羣落之間激烈的回蕩「它們只適合作為獵物」「它們怎麼對抗巨齒鯊?用數量撐它死嗎?」「虎鯨的未來要靠一羣沒毛的猴子嗎?它們靠不住的!」

然而,那位長者虎鯨的一番話讓大家安靜了下來:「它們沒有利爪尖牙,體型渺小,游泳速度也不快,肉質卻鮮嫩無比,那為什麼還能安然的活在世界上?」頓了頓,長者虎鯨繼續道:「我注意他們很久了,它們擁有最可怕的能力_智慧。」「智慧?」仍然有虎鯨表示疑惑:「智慧只能吟唱詩歌!」「不,它們的智慧配合手腳可以製作工具,我曾親眼看到他們用一隻三米的長矛刺穿了一頭巨大的海象,想想看,如果這支長矛刺在巨齒鯊身上呢?」

「不可能的,它們的速度和力量都不可能追的上巨齒鯊!」「所以,它們也需要我們的幫助,據我所知,巨齒鯊也已經盯上了他們,喜歡上了這個開胃的小點心,它們不會反對結盟的」。

當虎鯨的代表第一次出現在海猿面前時,雙方都嚇了一跳,然而兩種智慧生物儘管語言不通,卻很快從動作中感受到了彼此的真誠,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之後,海猿中能夠聽到超聲波的個體漸漸瞭解了虎鯨的語言,明白了虎鯨一族的希望。

結盟的條款很快送到了海猿長老的手中「海猿與虎鯨合作捕獵,對抗巨齒鯊,虎鯨一族絕不捕食任何海猿。此盟約千古傳承,時間無限」

這份盟約誕生了海洋最強的組合,騎在虎鯨背上的海猿騎士在虎鯨高速衝刺下將長矛重重的插在獵物的心臟中,尤其在對抗巨齒鯊的戰鬥中,小規模的海猿騎士可以將三米的長矛插進巨齒鯊的鰓中,這種十倍於虎鯨牙齒長度的武器對巨齒鯊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海洋霸主終於不是毫無畏懼了。

同時,虎鯨發現,海猿的智慧遠比它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它們會制定合理的戰術,以沙灘包圍珊瑚,發動底層魚蝦的運動積極性,集中局部數量優勢,對巨齒鯊等大型敵人各個擊破。

在虎鯨和海猿的協作下,巨齒鯊銷聲匿跡,一代傳奇般的海洋霸主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過,就在最後一隻巨齒鯊被消滅的那一年,海猿族與虎鯨告別,它們決定回到陸地上,原來,海猿族是為了躲避陸地的饑荒這才下海,這麼多年過去,儘管他們的皮膚已經光滑無毛,眼淚中充滿大量的鹽分,屏息時間越來越長,雌性個體皮膚光滑,一切生活習慣都在進化成水生的模樣,但是,記憶的傳承讓他們無比的思念陸地。尤其是近年來,海猿長老憂心忡忡的告訴虎鯨:「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新生的海猿個體很多都沒有遺傳記憶,對於祖先的傳統,甚至需要聽取長輩的講述才能知曉。再這樣下去,海猿一族遲早會忘記陸地祖先的榮耀,為了將榮耀傳承下去,海猿一族必須重返陸地。」

在海猿重返陸地的那一天,虎鯨羣列隊護送,許多曾經朝夕相處,並肩作戰的猿與鯨都流下了不捨的淚水,鯨猿結盟已近萬年,突然的分別對所有的智慧生物都是一種折磨。為了紀念這段感情,虎鯨與海猿都表示,雖然海猿重返陸地,但是兩族盟約不變,萬古傳承。

沒有了海猿的海洋裏,虎鯨成為了唯一嗯統治者,繼承了巨齒鯊衣缽的大白鯊在虎鯨面前不堪一擊,只能偷襲偶然落水的海猿後代——人類,來報復當年的仇恨。成長為人類的海猿,徹底失去了記憶的傳承,它們製造出比長矛更加可怕的武器,它們用浮力做出船舶,又回到了海洋,它們帶著魚叉船舶,來到海里進行著似曾相識的動作。只是,它們徹底忘記了自己曾生活在海里的回憶,也忘記了自己與海洋霸主的約定。只是偶爾會好奇的來到它們製造出的網路上提問「虎鯨為什麼不喫人?」

虎鯨族長嘆一口氣,「我們畢竟有盟約,它們忘了不代表盟約不存在,而且最近幾年它們似乎也意識到了錯誤,對虎鯨以保護為主了。這樣吧,如果還有被抓進水族館的虎鯨,允許它們反抗表示不滿,其餘在海洋中的虎鯨,原則上不得襲擊人類,如遇到人類落水,應當予以幫忙。」

「畢竟,它們曾經在我們的幫助下消滅了巨齒鯊,而現在,似乎它們不需要幫助就能消滅整個虎鯨啊,當年定立盟約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限制它們捕捉虎鯨啊」。

對了,虎鯨族長又似乎想起了什麼:「那個最喜歡與鯨羣過不去的人類島嶼叫什麼?」「根據我們還記得的人類語言,好像叫什麼」日本「。」「嗯,那通知羣落,原則上盟約對日本人猿無效。」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在想,地球上的動物知道自己正被人類統治著嗎?看動物世界,各種鯨類面對人類的時候好像都特別溫和,雖然它們平常根本就不是那樣的。虎鯨是一種聰明,兇殘的動物,記仇,而且能羣體復仇。它又有個名字叫殺人鯨,不過這是個最名不副實的命名。

它對其它生物很狠,海豹上了岸都可能給叼下來,但對人類非常的「友好」「示好」,甚至看到同伴被人類殺死都無動於衷。幾乎沒有虎鯨攻擊人類的報告,雖然有幾個零星報告,但從損傷情況來看可能有嬉鬧性質並非惡意攻擊。比如把人咬在嘴裡遊兩圈,如果是惡意攻擊的話,虎鯨同學根本無需使勁,那人也輕鬆變成了3節。但人被搶救出來後傷情並不算重,這應該是有點玩過頭了。

另外如果搶救人員不是那麼拚命拉扯的話,傷估計還能輕點。為什麼虎鯨對人類如此的與眾不同?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虎鯨認識到了人類是這個星球的統治者,得罪了他會給自己招災。沒辦法,低頭認慫吧,賣萌求生存。所以海里的我認為鯨類和海豚應該知道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地上來講,可能鸚鵡,喵星人和旺星人,松鼠?(我不知道是什麼鼠)應該也是知道的吧...


虎鯨(Orcinus orca)是今天地球海洋中最頂級的殺手,其長度可達8米,體重6噸,嘴中長有兩排鋒利的牙齒!以虎鯨巨大的體型和在海洋中的生態位看,殺死人類易如反掌,但是到目前為止卻並沒有人類在野外遭到虎鯨攻擊的記錄。

人類與野外與虎鯨的接觸中,不僅虎鯨不會攻擊人類,反而表現出對人類極大的好奇心,與人類能夠友好相處。

圖註:南極地區探出腦袋窺探人類的話虎鯨,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與潛水員和平相處的虎鯨羣,圖片來自網路

虎鯨不攻擊人類,反而對人類表現出好奇和友善,的確來自於其極高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到現在我們也不能確認為什麼虎鯨會對人類表現出好奇和友善,但是根據虎鯨極高的智力水平以及虎鯨獨特的社會構成,科學家認為虎鯨對人類的的友善來源於其對於人類認知的歷史,存在於虎鯨的知識構成與文化之中的,會代代相傳。

圖註:虎鯨是以族羣生活的,圖片來自網路

說虎鯨有文化並不誇張,虎鯨社會屬於母系族羣,當小虎鯨出生之後,會長期甚至是一生跟隨自己的母親和母親所在的族羣,自然界中每一條虎鯨的知識認知都是由成年虎鯨傳授的,其中就包括了對於人類的認知以及與人類相處的法則。

在虎鯨與人類長期的接觸之中,虎鯨已經建立起了人類具有強大的殺傷力、能夠輕易殺死自己的認知,它們會將這種認知傳授給下一代,一代一代在虎鯨的族羣中延續下去,所以虎鯨對於人類的友善或許正是來自於對於人類強大毀滅力的畏懼。在捕鯨時代,虎鯨目睹了人類大肆屠殺巨大的鬚鯨,以及曾經對於虎鯨的傷害。

與野外的虎鯨不同,被人類捕捉圈養,用於表演的虎鯨出現了大量襲擊人類,甚至是殺死人類的記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條名為Tilikum的虎鯨,它在1983年被捕獲,時只有兩歲!在之後訓練與表演過程中,Tilikum先後殺死了三個人,這是Tilikum的悲劇,更是我們人類的悲劇。

圖註:被Tilikum殺死的訓鯨師,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盯著訓鯨師的Tilikum,圖片來自網路

在Tilikum多次殺人背後,既有其精神不穩定易怒的原因。同時科學家也指出,Tilikum缺失了母親或者族羣對自己的知識傳授,特別是怎樣與人類相處。缺失了這部分知識的Tilikum並不確定應該怎樣與人類相處,再加上長期的高強度訓練、糟糕生存條件及來自於同類的攻擊,對其身心造成的嚴重創傷,最終導致Tilikum多次襲擊人類,並且背負了三條人命。

作為海洋霸主的虎鯨,在野外從未攻擊過人類,原因正是虎鯨認知能力的高度發達及知識的傳承。簡單說,就是因為虎鯨很聰明!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說虎鯨不喫人是胡扯,野生虎鯨只是怕人有報復所以遠離人類,虎鯨按生活習俗分遠洋鯨,過客鯨,居留鯨,一般捕殺海豚,鯨魚基本上都是遠洋鯨,過客鯨也會有大量屠殺行為,捕殺海獅海豹較多,居留鯨一般不會遠離陸地很遠,捕食主要是魚類,可以與海獅海豚共遊,遠離陸地的海洋中如果看到野生虎鯨想伴遊,那是非常危險事情,而居留鯨不會對人類有攻擊行為,但人類很難分清楚各種虎鯨種羣差異,所以幾乎沒有人與野生虎鯨伴遊的記錄,而鯊魚包括兇猛的虎鯊白鯊鎚頭鯊人類都有伴遊行為


虎鯨是很聰敏的動物,食譜也是很固定的幾種動物,而且在水裡基本上是遇不到人類的,所以人類對它們來說是很稀奇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喫?有沒有毒?它們也不知道而且不是餓壞了它也不願意去冒險,再說人類這小體格在他們眼裡也就一肉絲,擔著風險還喫不飽。所以還是算了吧!


虎鯨為低溫大型哺乳動物,喜歡海豹這種高油脂食物,海豹喫魚,腸道乾淨無異味,日曬充足維生素含量高,而人類這種陸地動物和他的飲食,油脂低。對於估計你來說簡直是無法下嚥。


我只認為可能虎鯨覺得人類不在食譜上吧,就像人類看某些不能喫的動物一樣。由於在海洋裡面幾乎沒有對手。看到人類就抱著獵奇或者好玩的心態去接觸一下。然後發現人類沒什麼攻擊性就圍觀一下就走了


因為人類的飼料裏添加劑太多,肉不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