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現代常見慢性病之一,屬於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若沒有好好控制或接受治療則可能引發如眼睛、心血管、腎臟、神經系統等併發症,根據三總護理部的資料顯示,糖尿病在發病初期時,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所以不易發現,通常病情隨時間加重,血糖逐漸升高後,纔有尿多、口渴、飢餓、疲勞、視力模糊、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出現。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其作用是幫助血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控制身體的血糖值,因此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中的葡萄糖便無法進入細胞,進而會導致血糖增加、出現糖尿,這就是所謂的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但像是肥胖、情緒壓力、懷孕、藥物及營養失調等其他因素,也會促使糖尿病發生。

糖尿病的種類分為四類,其中第1型糖尿病,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其病因是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原因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等有關。

至於第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這是最常見的類型,這類型糖尿病的特點是血糖高,且周邊組織對胰島素呈現抵抗現象,這類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雖然正常或稍微減少,但是胰島素卻不能發揮功能,原因通常與遺傳、飲食習慣、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而第三類就是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懷孕時纔出現高血糖的現象,通常發生率約1~3%,一般來說,妊娠糖尿病者,只要和醫師配合,經過飲食控制及適量的運動,大多數可以很安全生產。

妊娠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理想的範圍為空腹血糖值:≦95mg/dL,飯後2小時血糖值:≦120mg/dL,如此可以預防巨嬰症,提醒有少數病人經過上述方法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好,此時就必須注射胰島素了。

最後是由藥物或化學物品引發的糖尿病,這主要與胰臟的疾病有關,如慢性胰臟炎、胰臟切除,或內分泌疾病,如皮質類固醇過多、生長激素過多;胰島素受體異常或某些基因症候羣等有關而產生的糖尿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