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工藝

有很多美妙的珠寶技藝,幾乎要隱沒在時間的洪流中,琺琅(enamel)似乎就是其中一種。

琺琅,一門古老希世的皇家貴族藝術,它是通過將琺琅釉料燒熔到金屬底胎表面,創造出豐富多彩和極富想像力的藝術作品。因其強大表現力且具有寶石般的光澤,歷久彌新,深受高級腕錶、高級珠寶設計師的青睞!

香奈兒Mademoise Prive琺琅珠寶手錶
維多利亞女王與她的百達翡麗琺琅表

琺琅,英文名叫"enamel",在中國南方俗稱"燒青",在北方俗稱"燒藍",在日本叫作"七寶燒"。琺琅工藝是先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銻、錫等氧化物加熱製成釉料,經研磨細碎調成釉漿,塗在銅質或銀質等器物上,再經過燒制,便可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表面,因其擁有獨特的釉質,從而能夠防止器物生鏽並長久保持其美麗的外觀,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新藝術代表人物Rene Lalique創作的「蜻蜓女人胸飾」。這枚精美的胸飾,作者雖然使用了黃金、琺琅、水晶、象牙、月長石及鑽石等多種名貴材質,但就設計而言,大師對物品的美麗比材質的精緻純粹更為重要。作品中各種材質出人意料地組合,在各自的位置上相得益彰,透出一股天人合一的氣息。

琺琅主要分為畫琺琅、內填琺琅、掐絲琺琅三種。在中國廣東以畫琺琅為主,北京以掐絲琺琅為主,南北兩方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中不可或缺的瑰寶!

18K金畫琺琅鑽石項鏈及戒指

微繪琺琅

微繪琺琅(微縮彩繪琺琅 Enamel Miniature),又叫畫琺琅,是三大類琺琅(另外兩種是掐絲琺琅、內填琺琅)中最困難的一種。畫琺琅的製作技法,起源於 15 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

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裏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作成裝飾性的工藝品。隨著東西方貿易交往的頻繁,尤其自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平定臺灣以後,禁海開放,西洋製品開始湧入,西洋琺琅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並就地設廠研製,稱之為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琺琅。到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微繪琺琅技法已在日內瓦漸至成熟,用於鐘錶製作上。

百達翡麗莎士比亞紀念微繪琺琅鍾

曾經一度興盛的微繪琺琅技藝到了20 世紀初,由於製作一個微繪琺琅表面費時費力,加上懷錶因為腕錶的興起而逐漸走入歷史,於是微縮琺琅彩繪大師也就跟著萎縮凋零,目前全球能夠製作鐘錶彩繪琺琅工藝的大師僅剩約10人,不到四家工作室。這使得被譽為日內瓦製表七大工藝之一的微縮琺琅彩繪藝術顯得更加矜貴。

Azulejo是一種源自阿拉伯文明的瓷磚畫藝術, 主要流行於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南部。一塊塊單獨的方形瓷磚以類似馬賽克的方式拼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壁畫圖案,用於裝飾豪華別墅以及公共場所的各種建築、牆壁和外牆。這些美妙的瓷磚拼貼結構具有出色的耐氣候性,可以抵禦沿海地區的巨大溫差、強烈的陽光、傾盆而下的暴雨以及鹹度和濕度極高的空氣。

Azulejo 圖案有彩色,也有單色,其中最常見的無疑是藍色。這兩款百達翡麗 Calatrava 腕錶,一款為Ref.5089G-061「在塔霍河上垂釣」另一款為 Ref.5089G-062「一天的收穫」,忠實地還原了藍色的Azulejo馬賽克圖案。通過塗覆一層層不同色調的藍色琺琅,儘可能在小巧的錶盤上忠實地呈現原作的大型Azulejo瓷磚畫。利用錯視技術,瓷磚的外觀得以逼真地呈現,彷彿整個錶盤是由眾多微小的瓷磚組成,但實際上它就是完整的一塊。就連「PATEK PHILIPPE GENEVA」標誌和「EMAIL」字樣也是採用與錶盤相同的色調手工描繪和燒制而成。

琺琅表其製作方法是先在底殼上覆蓋一層抗變形琺琅釉,燒制過程中為使表底殼耐高溫,再於金屬板上上數層白釉,然後開始繪製。琺琅大師使用紫貂單毛筆以細膩的筆觸粉飾數層彩色面釉,繪製出精美圖案。此時混色是最大的學問,如果混色過度則燒結後圖案模糊不清破壞畫面,所以當局部描繪後要先燒結,再描繪下個部分,再燒結,一直重複此動作才能完成作品。最後一道工序是上幾層無色透明釉,增強圖案立體感。有時一面微繪琺琅須重複燒結數十次,如果中間一次燒壞(如龜裂、混色失敗等)都會毀壞此作品。所以微繪琺琅十分珍貴, 一隻好的微繪琺琅表價值常動輒百萬。

Classique 9078凡爾賽玫瑰腕錶是以1783年伊麗莎白·路易斯·維熱·勒布倫(Elisabeth Louise Vigée-Le Brun)所繪的《瑪麗·安託瓦內特與玫瑰》肖像畫為靈感,原畫作是瑪麗王后手持玫瑰的全身肖像,而凡爾賽玫瑰腕錶只選取了手持玫瑰的部分,結合琺琅微繪技術與點描法(Pointillism)的細膩工藝.

以中國傳統民間雜技中的「手影戲」為主題,透過畫中人物的手勢,投影出生肖的外貌神態,呼應中國傳統年節風俗,讓人感受到親友團聚和樂融融的氣氛。在近年來蔚然成風的生肖主題腕錶中更顯獨樹一幟。

雖然微繪等琺琅製作技術都已經有了各自相應的規範工藝流程,但若是真槍實彈地演練起來,各個品牌或不同的琺琅製作大師,都有著各自的「祕術」,且概不外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發現市場上相同工藝製作出的琺琅表,不同品牌間總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細微區別。

梵高的另一幅名作《羅納河上的星夜》也被搬上了Master 大師系列三問表的錶盤。

2015年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逝世125週年, 為了紀念這位印象派畫史上靈魂人物,JAEGER-LECOULTRE積家與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Van Gogh Museum)合作推出Reverso à Eclipse隱藏式琺琅彩繪腕錶,錶盤圖案為梵高代表作品《向日葵》。這款獨一無二的腕錶是積家與合作夥伴Gassan精誠合作的成果,靈感源自雙方共同的期望:創造一款融合工藝、藝術和歷史三大元素的非凡作品。這款獨具特色的Reverso à Eclipse隱藏式琺琅彩繪腕錶配備18K玫瑰金錶殼,搭載積家品牌自製849機芯,琺琅工藝大師以極致的靈巧與耐心,詮釋了富有傳統魅力的微繪琺琅工藝。

愛馬仕Slim d Hermès 「Grrrrr !」棕熊微繪琺琅腕錶,看似並不複雜的盤面,其實運用到了多種色彩的礦物粉末。

寶珀以「梁祝」的故事為元素, 採用琺琅工藝將其故事繪製在錶盤上,推出五枚「梁祝」版孤品。這五枚寶珀「梁祝」微繪琺琅高級定製腕錶共描述了梁祝故事中的五個關鍵場景,分別是「草橋結拜」、「同窗共讀」、「十八相送」、「樓臺相會」和「化蝶比翼」。在「草橋結拜」中,梁祝二人私塾初遇,跪地結拜;「同窗共讀」選取的是二人同窗三載的一幕;在隱忍的「十八相送」中,梁山伯微微頷首,祝英臺依依凝視;在「樓臺相會」之時,恢復了女兒裝、難違父母婚嫁之令的英臺無語凝咽,山伯黯然神傷;最後在「化蝶比翼」的場景中,故事達到浪漫主義的高潮,兩人四目相對,並有兩隻蝴蝶伴飛一側。

雅克德羅PETITE HEURE MINUTE微繪琺琅表,分別以中國人摯愛的錦鯉、美洲加勒比海的火烈鳥和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獅為主題。

內填琺琅

內填法,也叫空窗琺琅,(plique-à-jour),這是最古老的工藝。然而從這個工藝衍生出多個新工藝。內填琺琅最初是在公元十一世紀時,由法國裏摩的琺琅工匠發明出來的,它是在歐洲原來製作琺琅的技藝的基礎上在舊有的掐絲琺琅製作工藝中有了新的突破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可以說掐絲琺琅(景泰藍)是內填琺琅的前身。

卡地亞 Tortue鸚鵡裝飾腕錶.在錶盤的製作過程中,首先要選擇合適透明度和顏色的珍珠母貝,切割成極為細小的鑲片,之後藉助高精密刻刀將其雕刻成羽毛的形狀,打造出完美的立體感及深邃感。同時卡地亞使用了濃重的色彩,與柔和的主體色調形成反差:冠羽為黃色,眼睛和喙為黑色,均採用內填琺琅工藝製作。這項創作融合了色調漸變和自然主義繪畫工藝,共需耗費近50個工時。

內填琺琅的製作,是在金屬的地子上,以壓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紋,並在下凹處填以琺琅彩,風乾後,經超過800℃的高溫窯中燒制而成,且每一層釉料在高溫窯中需燒制40~60秒。內填琺琅的工藝步驟主要為:繪製圖案、填入琺琅、入窯燒制。這種琺琅彩以透明琺琅為主,也稱為「空窗琺琅」,法語意為讓陽光透進來。空窗琺琅用少量的琺琅填在鏤空的圖框中,沒有胎體,質輕且能透光。因為釉料沒有胎體可以依附,因此需要格外熟練的技巧及耐心。一件空窗琺琅的製作,至少需要4個月的時間,失敗率也很高。

仙女胸針掛件 金制背景,鑽石與紅、藍寶石鑲嵌,圓形珍珠

掐絲琺琅

掐絲法(cloisonné),這是受哥特時期教堂彩色玻璃工藝的啟發而誕生的工藝。掐絲琺琅以明代宣德、景泰為代表,因此,也被民間稱為「景泰藍」,但規範叫法為「銅胎掐絲琺琅」。

掐絲琺琅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元代時從阿拉伯半島陸路傳入,當時稱之為「大食窯」器,我國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窯」的製作技藝,並與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相結合,製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掐絲琺琅景泰藍。明代景泰藍受到皇帝青睞,它用薄而窄的銅絲掐作成多種圖案,粘在銅胎上,填上各色琺琅料,經過烘燒、磨光等工序成器。因當時釉料多呈藍色,故俗稱「景泰藍」。景泰以後,這一工藝品種至乾隆時期達到了又一巔峯。

百達翡麗—掐絲琺琅

掐絲琺琅作品,一般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通常包括七道工序: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

此款青龍腕錶是瑞士柏高(Paul Picot) 於2015年巴塞爾鐘錶展上推出的新品。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以五行論,東為青色,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而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於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徵。

青龍琺琅全球限量88枚,腕錶寓意飛黃騰達,功成名就,象徵尊貴身份與無尚榮耀。展現在錶盤上的工藝是掐絲琺琅工藝,青龍栩栩如生,每一條勾勒的線條渾然天成,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青龍琺琅表由18K金錶殼,高檔鱷魚皮構成,背面的機芯一覽無遺,18K金的自動陀,機芯打磨得非常精緻,錶殼由6顆螺絲固定,細節之處更顯腕錶的高貴。

明萬曆 掐絲琺琅獅戲球紋折沿洗

琺琅首飾賞析

琺琅自身的色澤艷麗多彩,觸感光滑獨特,經常應用於高級珠寶經典設計中,除了材質本身的特性之外,珠寶工匠巧奪天工的精細繪畫也為這種精品珠寶首飾添色加彩。

1900 年Riker Brothers出品的黃金胸針 ,突顯了法國Plique-à-jour琺琅工藝。
琺琅珠寶「平Peaceful」套裝
Louis Comfort Tiffany 1904 年作品,歐泊、黃金、琺琅材質
伯爵PIAGET ALTIPLANO DOUBLE JEU雙層錶盤鏤通琺琅腕錶
乾隆琺琅彩花卉蒜頭瓶 清沉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時始禁止琺琅作坊,內府琺琅器,亦有付錢局者。」
琺琅荷花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這荷葉乃是鏨琺琅的,活信可以扭轉。」琺琅,一本作「琺琅」。

Lalique古董琺琅珠寶
Gucci琺琅首飾

琺琅首飾是國內外傳統工藝中的一顆閃爍的明星,雖然在歷史的長河裡出現較晚,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的傳承。從古至今,琺琅歷經千千萬萬工匠藝人的細緻描繪和打磨,在藝術世界裡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並且影響到了當代的首飾製作,不僅將繪畫完美地呈現在珠寶首飾裏,還將彩虹般繽紛的色彩「穿戴」於身,使琺琅的美髮揮得淋漓盡致,是一種活潑雅緻、絢麗多彩的裝飾。

微縮琺琅的精密工藝

weixin.qq.com/r/1iirs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掃一掃,穿越絲絨舊時光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