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修圖師小梨。好久不見啦,最近工作很多,所以更新沒那麼及時,大家有沒有想我呀。 很多粉絲朋友經常問我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快速提高修圖審美。 如何快速提高修圖審美?(文末有視頻版本,想要觀看梨妹碎碎唸的可以觀看視頻)

其實審美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大家如果想要對「美」這件事有所深入瞭解,可以去看看:朱光潛,宗白華,蔣勛,漢寶德、韋羲這幾位老前輩寫的有關「美學」的一些書籍。他們的書都是真正的從「根本」上說「美」的,雖然看起來和攝影,修圖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卻能從深處幫你提高對審美的領悟能力。

現在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修圖、攝影審美的一些小看法。 美感是審美主體對客觀現實美的主觀感受。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即人類的審美意識,是我們人類天性的一部分。 美感存在我們所有的日常裏。比如買東西我們肯定會更喜歡外包裝更好看的不是嗎?女生買香水會更在乎香水瓶是否好看有格調。甚至買移動硬碟,我也會看哪個牌子更有設計感,顏色更美。審美到達一定高度變成能力的時候,也會成為一種難得的競爭力。 其實,美與醜都是比較得來的,而且在美的範疇裏也有美、比較美、更美的說法,所以我認為任何事物,都沒有最好,都是有更好,更美。修圖,攝影也是一樣,沒有拍的最好,修的最好,只有更好一說。

如果大家對於美,沒有自己的認知理解,甚至是空白的,那麼就不可能去把一件需要用美感來創造的工作做好的。比如說大家想把圖修好,不懂美妝,不懂造型,服裝搭配,前期攝影燈光,是不可能把圖修好的。我就經常看到很多不成熟的修圖師把亮晶晶的脣彩修的很死板,把做的很靈動的髮絲造型修的跟拉鏈鎖一樣非常呆板,把造型師精心弄出來看上去很隨意的服裝形態修的平平整整。這就是對整體造型美感完全不懂造成的失誤。

要培養審美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首先要找到美的好的基準。我經常遇到很多粉絲朋友把一些死美,假美當作模仿的典範,也經常遇到很多把過分修圖,修的很膩,很假的修圖,修圖前後差別痕跡很大的當作模仿典範,這就真的很讓人難受。因為錯誤的修圖審美觀念,就像小時候你標註在書本上錯誤的中文發音一樣,長大後很難改掉。 所以呢,我們需要有正確的審美參考。因為知道了哪些是好的攝影修圖作品,並且知道從哪裡閱覽它們,就可以常常瀏覽翻閱,纔可以達到「養眼」的目的,就是達到視覺的「美感」,提高眼界。但僅僅是常常翻閱,增寬眼界,還是不夠的,這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作為修圖師,在修圖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是需要準確的分析哪裡該修,哪裡不該修,如何才能修出毫無痕跡的成圖。需要準確的找到修飾點。一個成熟的修圖師在看到別人的成圖時,腦子裡大致上都是可以還原出原圖的。因為修的圖太多了,經驗和常識自動會在腦海中復原。就像一個偵探在還原案發現場一樣。 所以我們在翻閱好的作品時,光看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分析它好在哪裡,為什麼好?這些好的點和麪是怎麼形成的。比如說我在去看時尚雜誌的時候,看到一些迷人的作品。我會去分析它的整體大關係,整體色調顏色為什麼這麼和諧?畫面層次對比氛圍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圖是什麼樣子的?也會去仔細分析人物膚質的取捨,保留,包括人物五官的雕琢,細緻到觀察照片里人物的睫毛,眼窩,眼周修圖的保留取捨,鼻翼,脣周,法令紋的修圖細節。也會去感受攝影師為什麼要用這種構圖和視角去拍攝,他當時拍攝照片的感受與情緒。因為只有觀察到深刻,做起來才會運用到自己的修圖作業裏。

很多粉絲朋友常常問我怎麼快速提高自己的修圖審美。我的回答總是:「多看國內外頂尖的攝影、修圖、妝發作品,多看好的高級感的雜誌」。這是一句很實用,中肯的回答。但是做起來卻很不容易。因為它有倆個難題需要解決:第一,哪些纔是好的攝影修圖作品?第二,在哪才能看到它們?

那麼這倆個問題我以我有限的經驗給大家一點小分享。我找了幾位我認為是攝影到修圖都非常棒非常追求真實自然高級感的攝影師,以及幾個做的非常好的時尚雜誌為大家解說分析。 現在呢。我先給大家介紹幾個我非常喜歡的攝影師攝影師: 1.josh olins2.Mario Testino3.Driu Crilly & Tiago Martel

4.matthew-brooks

5.Nick Knight5. Karim Sadli josh olins

他的作品以組圖嚴謹精彩而出名,我認為一組照片最重要的是連貫和諧又自然。他的作品工整又透著隨意、鬆散,整體都有自然的隨性感。不刻意,不用力。古典美感,這是非常難的。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英國攝影師。 第二個是

Mario Testino

是非常著名的老牌攝影師,為眾多奢侈品品牌和大量頂尖時尚雜誌拍攝時裝大片。也是已故王妃黛安娜的御用攝影師。還是凱特莫斯20歲的男朋友哦。Mario Testino有能夠拍出人們最真實一面的能力。他拍的女性總是非常的優雅又性感。 他的作品,你看了以後會覺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實際上你會發現你根本實現不了。就像我們國內的攝影師韋來,你也會覺得他的作品簡約大氣乾淨,似乎你也能做到,但事實上國內很少有攝影師能做到。

第三個給大家介紹的是Driu Crilly & Tiago Martel

DriuCrilly & Tiago Martel

是一個攝影組合,他們的作品有著輕盈的fantasy的感覺。給你一種最真實的夢幻感。

matthew-brookes

非常擅長多人羣模拍攝,要知道把一個人拍好看拍美拍高級不算什麼。一個場景上七八個人,依然處理的井然有序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一個人的走位,美姿,情緒,狀態都需要攝影師面面俱到。

Nick Knight

是英國最有創意感,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和圖片後期。1982年,當24歲的尼克·奈特還是在藝術學院攻讀攝影系時,就出版了一本攝影集,受到當時的《i-D》雜誌編輯的賞識,邀請他為《i-D》雜誌50週年創作100張肖像照。這一系列黑白影像令山本耀司藝術總監頗為喜歡,請尼克·奈特在為山本耀司的86年產品目錄拍攝,尼克·奈特從此踏入時尚界並一路走紅。

Karim Sadli

巴黎攝影師KarimSadli,他的精簡佈景和獨具特色的簡約攝影美學,風格融古典與當代為一體。但是這種簡明的背後是需要很精湛的技巧的。

————————————————————————————————

這幾個攝影師後期的修圖風格都是我非常崇拜又迷戀的。沒有修圖痕跡,非常自然鬆散,但事實上在後期修圖上都是下了大功夫的,都是動了大手腳的。真正厲害的修圖是,明明動了很多,你卻看不出原始修圖的痕跡。

當然,還有更多拍的非常棒,修的也非常好的攝影師修圖師,這裡只給大家簡單介紹這幾個,其他的大家可以自己自行周邊瞭解一下。

我自己會更喜歡一些簡約不簡單的,清雅,有力量感的攝影風格。我覺得顏色濃鬱絢麗的調子很難掌控,弄不好就不高級,也容易過時(除非是非常瞭解顏色非常厲害的大師)。我本人也不太喜歡那種很多顏色很多花樣和效果的炫技式修圖。相反我覺得越簡約直白的東西更會打動人心,我會更欣賞一些淺淡的顏色。也不容易會過時。修圖就是應該還原本真,把修圖痕跡藏在照片裏,尊重攝影的本意。讓畫面真實自然。

老話說,潮流易逝風格永存,無論是什麼樣的東西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盲目跟風,我看到很多人去模仿其他人的修圖色調,但是又模仿不到幾分像,而當你費盡心機模仿到五六分的時候,這個風格的引領者也早就不再玩這個了。我自己也會被不同的攝影風格,色調風格所吸引,但我不會盲目去跟風模仿,模仿一張照片的質感和氣質纔是最根本的,並不是表面的東西。

大家可以看看CK廣告,大部分都是Willy Vanderperre拍攝的,還有巴寶莉的廣告還有josh以及HW的作品。

這些照片呢,從前期攝影到後期修圖,都會給你一種厚積薄發產生的不費力的感覺。現在很多攝影師拍攝風格都是用力過猛很刻意去模仿,包括修圖也是,很過分的追求完美,追求乾淨。導致失去很多生氣,靈動感,呼吸感。這跟國內審美大環境也有關係。

再給大家看一下幾個反面例子

例如這些照片攝影師拍的圖就是死美假美,後期修圖也是非常刻意,油膩。

那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高級,什麼是真正修的好的。所以平時我們應該多閱覽high fashion的照片,書籍和雜誌。

在這裡我再簡單的介紹一些我平時常看的雜誌和網站。

我平常最常看的雜誌和網站是ID、LOVE、porter、dazeo、T、vougueathoerGQ、大都市、kinfolk雜誌等等。看紙質書和電子版的感受是肯定不一樣的。

網站的話,其實大家只要知道一個Models.com 就可以了。這是一個全球權威的時尚TOP網站,裡面彙集了全世界頂尖的攝影師、模特和妝發師以及styling,整個時尚產業領域的每一個工種,裡面都會有收錄。只要在裡面搜索自己想要看的人物的名字即可,也可以隨時看到時尚圈的潮流更新。

大家平時也可以多參觀藝術畫展、展覽、詩歌、繪畫、文學、電影、音樂等等藝術周邊都要有涉及。修圖師是一個多元化的個體,並非只是一個簡單的修圖工匠。

照片拍自松美術館、紅磚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羅紅美術館、三影堂。北京有很多的藝術展覽,有在北京的小夥伴有機會我們可以一起看展呀。

大家平時多看照片,提高眼界,一定要持續閱讀和關注。積累自己的圖片庫。用的時候調出來進行模仿。

(正在收拾書架的小梨)

如何提高自己的審美的方法我已經講的非常詳細了,接下來給大家再講一個修圖誤區。

很多人覺得修前修後差距大就是厲害,修圖動的多就是厲害。修圖修的水光滑溜就是厲害。修的死美假美,刻意感很強就是好的。其實這是非常大的錯誤修圖觀念。

那正確的?是什麼樣,大家來看這些照片。

以上四張照片都非常清爽、自然有質感,看上去非常有審美愉悅感。當然了,不僅是後期修圖沒有任何痕跡,前期的攝影化妝造型也都是相輔相成的。

那麼錯誤的修圖是什麼樣的呢?

這些就是攝影、化妝、修圖都是太刻意陳舊過時。修圖痕跡也非常的刻意沉重。皮膚的質感、頭髮、衣服的質感等等都非常的不輕柔真實。

那修圖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如何避免出現這些低級明顯的錯誤呢?

首先要在意識上作出規範。手法上最好是有老師指導,我見過很多修了多年圖的修圖師因為手法問題,導致圖片受損等等。比如修復畫筆錯誤,圖章錯誤,摳圖細節錯誤,修皮膚結構意識錯誤和手法錯誤的一些問題等等。對於有經驗基礎的小夥伴來說,很多時候的瓶頸是最難過的,有時候就是老師捅破一層紙,但是這一層紙沒捅破,很可能就會受困多年。

修圖環節的每一個細枝末節的每一筆都是形成你的風格氣韻的關鍵點。修圖的概念和技法以及流程都是環環相扣的,你在前一環前一步中做的事都是在為下一個步驟做準備。這也就是每一步做錯,步步錯。

大家可以回頭去看我的前幾期視頻(嗶哩嗶哩和微博都有視頻),有教大家正確的基本功手法和修圖意識。

審美不是技法,三五天有成效。是長時間的積累和耳濡目染的薰陶逐漸形成的。是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和不經意之間的進步。(就比如說,我修圖修到三年我都不知道如何調色調關係,雖然我每天都在練習,但都無法形成邏輯,直到有一天突然可以做到。是因為我每天都在一線的工作環境中,受到身邊各類優秀工作小夥伴的影響,也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修圖工作的成果。厚積薄發。並非是一朝一夕。就連修皮膚結構這個最基礎的基本功,我們修圖師也是通過整整三年在工作中的反覆練習,才做到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想提高修圖的審美,跟修圖有關係的電影、書籍、攝影師、設計、化妝、排版等等都可以去了解一下。多看看國內外優秀攝影師修圖師的作品,多看最新最前沿的時尚雜誌,看看當下的攝影師都在拍什麼,拍完之後修圖的感覺和質感是什麼,會對自己學習修圖有很大的幫助。

畢竟修圖師是整個圖片產業鏈當中最後一個環節,我們需要懂得每一個環節,如果作為修飾,只關注修圖本身,只關注技法。是不可能把圖片修好,所以作為修圖師,在攝影環節裏你要什麼都懂。纔可以做好修圖這件小事。修圖師對圖片潤飾的每一筆,都是自我觀念和審美的傾注。

所以,對修圖來說,我們一定要懷著敬畏之心。這是一件迷人又藝術的事件。

最後跟大家說一個福利,非常感激大家對梨妹的支持和信任,我們建立了修圖交流羣。現在要為羣裏的小夥伴們帶來真正的福利啦。大家如果想進羣的話,可以掃碼進羣。如果人滿了,可以加客服的微信讓客服大偉拉你入羣學習哦。

下一期的內容你想看什麼,可以在公眾號下方留言給我喲。

我會數量最多的問題寫教程的!

我會努力為你寫教程的。^_^

有了你們的鼓勵我纔有信心和恆心給大家出教程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