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家萓、王碧霞
攝影/許榮輝、李家萓、陳榮光、張愷杰、慈濟大學

慈濟大學107學年度畢業典禮,包括有台灣、日本、印度、南非、南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蒙古、中國、澳門、香港等來自13個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生共七百七十二名畢業生(外籍生86位),由慈大王本榮校長和各系師長為畢業生一一播穗。教育讓人生有翻轉的機會,靜思精舍德勷師父開示,看到學生畢業非常的歡喜,畢業生們要抓穩方向,堅持做對的事,慈濟愛的種子將隨著大家的腳步到世界不同角落,成長茁壯,激勵更多人。

由慈大師長演繹「叮嚀」期許畢業生不要忘記「慈悲喜捨」校訓,學生以「感恩」回饋師長,將會成為慈濟延續。王本榮致詞表示,大家今天畢業即將出港,駛向人生大海,路上也許是風平浪靜,也許會遇到狂風暴雨,期許同學以堅持理想的忍力,順應社會的毅力迎接各種挑戰。慈大現在已邁向25年,今年獲得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第67名,全台第一,王校長激勵全體師生,教育是需要長時間的等待,根是苦的,但是果實卻是甜美的,感恩所有慈濟人的護持。

教育是一段漫長的希望工程,畢業生們恭敬地從師長手中接下畢業證書 ,其中還有慈大首屆南非畢業生何嫣達和林琪蘿。1996年南非慈濟志工意外發現一間沒有牆沒有課桌椅的學校,學生都是站著上課,開始了慈濟志工募款興建學校的念頭,1997年南非第一所慈濟小學落成,因為工廠就在學校附近,何堂興和廖紹利夫妻利用時間到慈濟小學課輔,教他們簡單中文、學唱歌曲等,廖紹利師姊回憶,當時南非經濟很不好,很多家庭沒水沒電,小朋友放學後,接他們到工廠來吃晚餐,吃不完的還可以帶回家,小朋友都是洗完澡、洗完衣服後才回去,2004年南非慈濟志工帶著南非慈濟第一小學十六人參加慈濟教育志業的校慶,何嫣達和林琪蘿那時就在現在畢業典禮的舞台上表演。

穿著畢業袍何嫣達和林琪蘿深深的擁抱「U BABA」何堂興和「MAMMY」廖紹利,「當年來台灣的同學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希望能夠再回慈大,但是最後因為大家長大後有不同境遇,很幸運的我和琪蘿最後能實現夢想。」何嫣達說,何嫣達喜歡做實驗,未來想要研究人類白血球抗原(H L A),將會繼續研讀研究所。

在台灣六年,林琪蘿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南非時她就已經跟著慈濟志工訪貧,延續做志工的精神來到台灣的琪蘿到偏鄉小學服務,到國福社區陪伴阿公阿嬤,是大家心中的活寶,林琪蘿笑著說:「一人離鄉到台灣求學,看到台灣的阿公阿嬤和小朋友就像看到的家鄉的親人一樣,特別喜歡。」林琪蘿今年獲得德育成績優良獎,全世界各地正因為極端氣候面臨著環境問題,林琪蘿表示將會繼續留在慈大進修公衛研究所,深入了解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隨著慈濟慈善的腳步,各分會設有人才培育計劃,幫助有需要的人到慈大念書,印尼9位公費生分別就讀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傳播學系、東語系、醫技系。慈濟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師姊表示,第一屆的公費生是因應印尼四大志業的需求,有醫療、傳播、慈善、教育等,學生包括有慈濟大愛村的高中生,還有已經在志業體上班的職員,希望大家學成後,能夠將台灣所學的慈濟人文帶回去。

泰國清邁學校公費生范梅(英美系),母親靠著在夜市擺地攤支持家計,母女倆相依為命,家境不是很好的范梅,高中畢業後到國外唸書原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范梅表示,在鄉下的小孩對自己沒有信心,怕跟別人不一樣,但是因為慈大的教學方式,老師常要求每個同學要在課堂上發表意見,漸漸地訓練她不怕跟別人不一樣。「感謝 上人鼓勵我們來這邊念書,台灣人很溫暖,如果不是在台灣,沒有辦法成為現在有自信的自己。」范梅說。

愈來愈多海外學子來到慈濟念書,其中傳播系更有來自六個國家的學生,今天傳播系20位外籍生上台分享,慈懿會爸爸媽媽們永遠記得他們喜歡什麼?永遠在背後支持著他們,在大學四年被照顧的很好,讓他們覺得到台灣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畢業生致詞代表陳柏威鼓勵在場的畢業生們,大家一定要持續發光,感恩在前方指引方向的師長,一起挑燈夜戰的同學,一起走進偏鄉服務的社團夥伴,還有在身後一直支持我們的爸媽和慈懿爸媽。

772位畢業師超過一成外籍生,有上千位家長前來觀禮,學校針對特殊需求還有安排現場即時翻譯。來自台南的畢業生蔡柏毅的媽媽賴麗敏感恩學校的栽培,蔡柏毅因為泛腦下垂體不足長不高,自國小五年級開始每天都要打針,有時因為同學一句話,就會讓他很受傷,蔡柏毅在高中時就立定志向要念慈大傳播系,感恩師長同學們給他很多成長和承擔的機會,當初選擇慈大是正確,祝福大家打出人生漂亮的全壘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