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時期,約前4300年至前4100年之間,天下洪水氾濫,所以,打黃帝開始,就專設水官,負責治水,後來纔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大家都知道,大禹是舜帝時期的人,從黃帝到舜帝,過了上百年,黃帝時期就注重治水,上百年時間還沒治好,那麼 ,這裏的問題就是,五帝時期的洪水是怎麼來的?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神話中曾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打架,共工打輸了之後,特別生氣,所以就一頭撞向不周山,導致“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從這個層面看,好像洪水是水神共工生氣造成的,無可奈何謂之天,這本身沒什麼問題,但從歷史上看,事情真的能這麼尷尬嗎?

  說實話,共工這個人,歷史上有,他也的確造成過水患,至於具體原因,還得參看斯文卿相的夏史通俗讀物《夏朝真有趣》,但不是水患的根本原因。

  水患,也就是洪水的根本原因,你別說,還真跟天有關,當然,這裏的天指的不是天神,而是自然環境。

  有資料證明,距今大約一萬年前,古環境開始變化,到距今約六千年前,才基本成熟,形成現在的地理狀況,簡單點說,地質變化,必然會產生熱能,而這個熱能,就使地球溫度逐步升高,地球溫度升高,冰川開始融化,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洪水就這麼來了,從這個層面看,遠古時期的洪水,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災害,不止中國一家獨有,所以,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纔會流傳下來遠古時期,洪水氾濫的神話。

  而這種變化,到了五帝時期,也就是前4300年至4100年之間,更是達到了峯值,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將近兩到三米。

  高出兩到三米,這是個怎樣恐怖的數字,洪水能不氾濫嗎,那麼,當時,也就是五帝時期的洪水到底有多厲害?

  五帝,多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地肥沃,環境優美,固然能給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然而,海平面上漲之後,大江大河的水位上漲,這裏還能優美嗎?

  1938年花園口決堤,當時的慘狀現在還有很多影像資料,相信不少人多少有點印象,但遠古時期的洪水,可要比1938年花園口決堤還要厲害,史書上說,當時的情況是“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

  平原基本上都被淹了,人們被圍困在丘陵及高山地區,圍困在這些地方,生產生活資料夠不夠另說,關鍵很多飛禽猛獸,他們也需要在這些地方生存,僅此一斑,可窺全豹,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有多麼惡劣,已經可以想象了。

  所以,以後大禹治水的時候,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讀“居”,帶鐵齒的鞋),經歷了多少艱苦,但還是在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用了十三年時間,治水成功,放在現在,那就是個超級英雄,給多高的地位,給多少讚譽都不爲過。

  古人說的好“微禹,吾其爲魚乎”,要沒有大禹,我們現在恐怕都成了亞特蘭蒂斯人,大禹的功勞就能有這麼大。

  你瞧瞧,遠古就是這麼有趣,當然,還有很多精彩故事,還是那句話,多看看斯文卿相的夏史通俗讀物《夏朝真有趣》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