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米自己種。在地生產。永續生活。

你今天喫飯了嗎?
你知道碗裡的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嗎?

臺灣的農田正快速的消逝中,記憶中曾是農田的地方現已成為一棟棟的高樓。進口小麥製作成的麵條、麵包、水餃等各式麵類製品,已逐漸取代了臺灣以米飯為主的飲食文化,如果有那麼一天,臺灣不再生產自己喫的米,一切仰賴外國進口,那會是怎麼樣的光景,實在令人不敢想像下去。產業結構失衡、外來農產品傾銷、農地休耕、從農人口減少與農業人口老化、農地價格過高等因素造成我們必須仰賴進口才會有足夠的糧食供我們食用的問題,需要靠我們自己來解決。做為消費者的我們,若能更瞭解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過程,就更能夠掌握自己的飲食安全。

我是美格,之前是一位營養師,在職場工作多年,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的熱情與動力,而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在呼喚,在開始接觸並試著瞭解樸門之後,決定從一個上班族、消費者、學習者,轉變成實踐者,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去年在野蔓園種下人生中的第一株秧苗,猶記當天天氣晴朗,頭頂享受著溫暖的陽光,腳丫子浸泡在泥土水中感覺格外清涼,更能體會:「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詩的意境。更能感受到種田人的辛苦,更加珍惜食用每一碗飯及每一道菜。

經過漫長120天的等待,終於看見自己種下的秧苗,變成金黃飽滿的稻穗隨風搖曳,那種打從心底的感動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當下腦海中浮現故鄉農村裡每到耕種時節的畫面,還有一句句溫暖的見面問候語:”呷飽沒”(臺語)或是”食飯沒”(客語)。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很高興我與稻米在野蔓園溫柔相遇。

野蔓園喫自己種的米計畫,到目前已經邁入第10年了,從陽明山的四分地開始,陸續加入龍潭、員山、深溝、池上….等地,今年新加入竹東,目前有3甲多以友善的方式種稻,進行喫自自己種的米計劃。

野蔓園邀請您,一起來加入穀東、種植自己喫的米、參與插秧與收割,重新建立起與食物及土地的連結。您的加入將會是我們能夠持續此計畫的正向力量,用喫的力量來改變臺灣,保護這美麗的島嶼,歡迎您一起來參與喫自己種的米計畫。

【種植地點】
新竹竹東六分地、臺北陽明山四分地、宜蘭冬山一甲地、臺東池上五分地

 

【稻米品系】
臺秈10號(秈米)、高雄139號(稉米)、紫米(秈糯米)

【成為榖東】
新穀東1穀4000元:過去從未參加過喫自己種的米計畫
舊穀東1穀3600元:去年曾參與喫自己種的米計畫
1穀=糙米50臺斤或紫米20臺斤(擇一)

【領米方式】
我們提供自取與宅配兩種選擇,自取可選擇至野蔓園或臺灣樸門協會;如需宅配者每穀另加包裝運送費用220元。今年稻作預計3月插秧,大約7、8月份榖東就會收到今年收割的稻米。

【一榖米可以喫多久】
以50斤糙米計算,假設為一家四口,每週開夥7次,一次約煮2杯米(二杯米300公克)。50臺斤*600公克/7(次/周)*4(周/月)*300(2杯/餐)=3.5個月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https://goo.gl/FkLuJy   

【繳費方式】 匯款帳戶: 唐嚴漢  臺北光復郵局00013610493740
 請於填表後三天內匯款,勿使用無摺存款,會收不到匯款人資料

【洽詢管道】
各種疑難雜症,請來信野蔓園[email protected]   或欣儒0931-458434

感謝您的參與,您的支持是我們繼續推廣的動力,請注意信箱通知或加入臉書粉絲團可得到最新情報,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