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喫完碘131之後,可能是喫的劑量不夠,過了大半年又甲亢了。於是喫了第二次。

這次駕輕就熟,於是想著,再測一輪輻射吧。

比第一次測的仔細一些。

喫了4毫居,比起第一次的6.5毫居要少一小半劑量了。而且由於我這次禁碘禁得沒有上次好(醬油之類的還是喫了點),所以吸碘率沒有上次高,也就是說,同樣劑量的碘在身體中流失的速度跟第一次相比會快一些。

我測了四個距離的輻射:

1、測量儀緊貼脖子;

2、測量儀放肚子上;

3、一隻手臂平舉,測量儀放在一隻胳膊開外的距離;

4、我在房間一角測量儀放在另一個角,直線距離大概5米的地方。

11月6日服用的4毫居,從服用那天開始測量,到懶得測量為止。記錄的結果如下:

這次可能是喫的劑量少,加上吸碘率降低的原因,大半個月之後脖子輻射就降到了量程之內。差不多一個月之後我感覺輻射已經很小了,就停止了測試。

關於輻射劑量的理解:

先說參考值:

乘坐飛機2小時的劑量0.01mSv。也就是說,從北京坐飛機到廣州,大概受到的輻射為10uSv吧。

在我服用4毫居的碘131之後:

30天之後,跟我間隔一隻手臂開外的輻射值為0.33uSv/h,也就是說,此時如果站在離我一直手臂開外的距離,一動不動30個小時,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大概相當於從北京坐飛機飛到廣州一次。

40天之後,緊貼我的脖子的輻射值為1.5uSv/h。也就是說,如果此時把腦袋緊緊貼住我的甲狀腺保持6個小時,所收到的輻射劑量大概相當於從北京坐飛機飛到廣州一次。

關於服用不同劑量的輻射值推理

因為我服用的劑量是4毫居,屬於比較小,比起治療甲狀腺CA服用100毫居的小很多。所以,對於輻射劑量多的,其實也可以類推。

碘131自然半衰期是8天,也就是每8天輻射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生物半衰期因人而異,因個人禁碘效果而異。我大概是在4-5天之間。也就是每4-5天輻射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我們大概取個均值,可以認為在人體內每4天輻射劑量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那麼,服用100毫居碘131後,4天以後相當於服用了50毫居,8天以後相當於服用了25毫居,12天以後相當於服用了12毫居,16天以後相當於服用了6毫居。20天以後也就相當於服用了3毫居。然後就可以大致參考下我的服用量和輻射衰減情況了。

當然肯定沒那麼嚴謹正確,但是我們也就是想推斷個大概範圍,好讓心裡有點底,對於「輻射會不會影響家人」不那麼恐懼,對吧。

大家可以據此類推,得出自己所認為的,可以跟家人/孕婦/兒童解除「嚴密隔離」的安全天數範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