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日中午12時,南沙大橋(虎門二橋)正式通車,這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與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等在珠江口東西岸架起橫向“黃金通道”,共同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主心骨”。

  穗莞路程縮短約半個小時

  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全長12.89公里,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爲100公里每小時。路線起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順接廣州繞城高速公路南環段,同時與廣珠北線高速公路連接,終點與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相接。

  南沙大橋通車後,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同時可以分擔虎門大橋至少30%的交通量,分擔黃埔大橋17%的交通量。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虎門二橋預計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虎門大橋的巨大車流,緩解交通壓力。

  互通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動脈

  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於2003年開始謀劃,2013年12月正式動工,歷經10年謀劃、5年“智造”,完成了舉世無雙的同一項目兩座超千米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建設。

  南沙大橋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民生工程、創新工程,不僅大大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方便各地百姓出行,也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打通新的動脈,對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和珠三角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交通體系意義深遠。

  據預計,珠江口東西兩岸地區共規劃建設6條公路通道,其中,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4條已經建成通車,深中通道進展順利,蓮花山通道前期工作正在加快,這些重要通道將與縱向的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廣珠東線、廣珠西線等“黃金通道”一起,織起大灣區的“梯形狀”快速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