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由於歷史原因,多次的衝擊發展都沒有真正發展起來,也走過很多灣路,在最近的10年,算是走出了一條比較明確的路~~宜居城市。

珠海,從地理上來說,東西長的同時,在中間點又是一個漏斗狀,就硬生生的把東 / 西給隔了出來,形成了東西發展不平均的情況。

現時,珠海也在大力進行舊改,有好些項目已經成功,也有完成了實施主體的,也有剛剛起步的。

其實,珠海的發展主因還是因為地理因素,最東的吉大,原來就是最早的香洲阜,一步一步發展,路窄人多,改造也不是那麼現實,但如果把全部人口西移,現在斗門、金灣又不具備吸引市民的利好點,而橫琴新區,也是一直在搖擺,一手好牌打成了房地產業的爛牌,不好調頭回來。

珠海也有自己的規劃發展,其中大建路網便是其一。東面,舊但有人氣,集中了大部分的商業活動,不能直接取替,過了珠海大橋,真的是一片好天地,但卻與澳門這種對接有嚴重缺失,沒有了故事可講,就只能自己經營,東面的北側,有一個高新區,本來是好事,但現在還是沒見規劃搞得好,就是今天填海一點建一點這種做法,不如,直接在該區大刀闊斧的划出一大片地來做,一點一滴的弄,吸引力也會下降。

珠海的人口今天才突破200萬,沒有人的情況下,如果把城市做大?不做大,又如果引入人?

珠海 在分成四個區(香洲、斗門、金灣、橫琴)是可以的,但是在政策及制度上沒看到有很大的頃斜,所以,東西的聯動還是極其重要及需要的,今天看到珠海大橋在加建,但其實這一個動作應該是在2015年就要啟動,而由於中間漏斗這樣的特殊地理環境,為了打通自身的交通網,甚至與中山合作,借用中山之地,路網由我建,共同管理,這珠海才有起飛的一天,現在大灣區9+2,雖然珠海有珠三角的門口這個位置上的優勢,但除去這個還有其他嗎?

路通,人通,才可認財通啊。


一坨SHI


不管如何規劃,珠海其實是擺脫不了走旅遊養老這條線的城市,拼貿易旁邊有廣州,拼高新旁邊有深圳。

還有一個就是城市人口,目前看人口數量還是很低但是已經出現明顯的問題,比如相對應的教育,醫療.....還有堵車

200多萬人不到300萬的常住人口就能感覺資源配備跟不上...

再增加的話城市壓力會很大。

還是要把基礎建設搞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來


珠海處於矛盾狀態,想保護環境護著宜居城市這個稱號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只有兩條路,就是高新科技和旅遊業。


和中山同城化。珠海市香洲區和中山市坦洲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兩市同城化,雖然綜合實力和省會比不了,但瞬間就會變成一座六七百萬人口的城市,以及6-7千萬級別的GDP總量:這是一座經濟較為發達的二線城市配置

珠海給人的感覺就是幹什麼都慢,與其等待和澳門協同發展的橫琴(政策來看,珠澳是不大可能合併的),不如與中山強強合併,如果將來真的發展起來了,順便帶飛一下江門。

by the way,珠海到江門貌似沒有直達輕軌,都要從中山轉車,這一點不大好。


珠海這座城市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沒有大城市那樣的忙碌,適合居住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首先交通不太便利,現在市區已經發展的差不多了,更多的機會在唐家灣、金灣、斗門,唐家灣相對來說還算便利,但是金灣和斗門目前去市區的主要交通樞紐還是珠海大橋,上下班高峰期太擁堵,目前只希望與香海大橋和洪鶴大橋的開通能對上線版高峰期的交通壓力有所緩解

其次是房價和工資水平很不對稱:

現在珠海的房價收入比是16.7,排全國第八,均價23604,排全國13,對於一個200萬人口的城市,目前單靠宜居城市的名號,很難支撐起這麼高的房價,沒有很多高新產業,吸引不了優質人才的加入,其次工資水平不高,也很難讓讓人們在這個城市紮根

分析到這裡,有一點也需要分享一下,可能有點酸,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看待同一個問題不同處境的人群切入點是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有較好收入的一群人看待珠海,它是一個宜居城市,不希望再增加很多的人口,保持現在這樣的環境和悠閑的節奏就好了,他們看中的是生活的質量

對於一個工資一般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覺得珠海市沒有活力,嚴重被高估的城市,整體吹噓某某第一,但是實際人們的收入不高,沒有像周邊廣州深圳那麼多好的就業機會,沒有在這個城市紮根下來的可能性,所以覺得沒有了歸屬感,選擇了離開

總的來說,珠海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他吸引來了一批嚮往美好生活的人,有些人是有一定財富,選擇在這裡養老(我發現東北人在這邊買房的很多,可能他們有錢,可能他們喜歡這裡的環境和氣候),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通過努力在這裡一直生活下去,但是珠海也在成為一個合格二線城市的路上,需要吸引更多的高新企業,吸引更多的高技術人才,讓這個城市不單單只有美麗的環境,也讓這個城市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優質的服務配置(教育、醫療、生活圈)

寫的有點亂,總之這就是我眼中的珠海,我熱愛這個城市,希望它更好


小而精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