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2_164121  

 

010封面-01  

 

 

天时、地利、人和只为成就一个生技控股公司

晟德令人期待的三个理由

 

 

一、未来十年内不会有这样的生技控股公司

   台湾的生技股在这一、二年才开始受到投资人注意,一直到最近也开始有分析师要投资人注意生技股的轮动趋势;但是,这波生技产业的「钱景」,晟德董事长林荣锦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了,不但看到,而且力排众议,以公司的力量进场布局。

   晟德从1999 年就开始这么做,晟德把每一年赚到的钱,都拿去转投资其它生技公司,不止做新剂型新药,还做全球寡占的困难学名药,同时布局中国市场。

  如今,晟德不但是台湾最大的儿童药剂制造公司,同时还是包括北京永光、上海东曜、顺天生技、永昕生医、金桦生医、得荣生技、丰华生技、晟邦医药、智擎生技、益安生医、柏康生医以及玉晟创投的大股东!

   这些生技公司共同的特色是:定位明确、策略清楚、都能赚钱。

   晟德的最大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未来10 年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像晟德一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技控股航空母鉴」, 是一家可以不断孵育出金鸡蛋的「金鸡母」。

   我认为至少在台面上已经看到两、三个成功的挂牌公司,第一个是智擎,第二个是永昕,分别带来可观效益。

   晟德持有智擎8000 多张股票,以当初每股票面价值10 元计算,智擎如今每股337 元,潜在获利达15 亿元。

   晟德直间持有永昕1 万张,玉晟持有永昕2 千张,以市价超过65 元,每股成本仅15 元,晟德的潜在利益超过5.5 亿元。

   它未来的转投资收益会继续很大,题材会一波又一波产生,随著时间一波又一波的发酵,这必须是用很低的成本介入,要有极早发迹的人加上独特的眼光,才能做得到。

   正因为当初的介入成本很低,未来任何投资者, 都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晟德的「天时」,因为在未来的10 年内,不可能再有一家像晟德这样的生技控股公司产生。

 

二、刚好在对的产业、刚好是对岸的需求

   这是未来的趋势,是对的产业,就像台湾30 年前的电子业,因为中国的市场而崛起;如今,中国的电子业几乎全盘将台湾电子业狠狠甩开,台湾电子产业除了台积电、大立光、联发科还能站在致胜点之外,其余的利基不多见,这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说要找下一个中国大陆市场现在很需要, 未来10 年内还赶不上台湾的产业,那就是生技, 10 年前的晟德刚好就站在对的产业之上。

   从2004 年开始晟德就一直在做生技投资这件事,林荣锦重新定位晟德,跨入精神、神经科领域,精神、神经科叫CNS,就是中枢神经用药;也积极跨入一些特殊药物的开发;2008 年,林荣锦开始做生技产业的垂直整合,并正式转型为生技工业银行,同一年成立玉晟创投,与晟德共同致力于生技领域的投资。

   正因为晟德长期在生技界的投资实力,吸引韩国和台湾政府的青睐,近期包括台湾政府基金、晟德创投、韩国政府基金、韩国创投四家同共组成一个国家级代表队;另外,还有一亿美金是和中国国际知名创投360 IP 共同拿去合作投资两岸的生技公司。

   目前在台面上可以做这种事情的,大概只有晟德,晟德的优势在于在国内已经有一群专业人才和幕僚,有真正自己的团队在执行,是属于国家级的投资实力和视野。

  这是晟德的「地利」。

 

三、晟德远比东洋更能展现林荣锦的意志力

   林荣锦同时是东洋和晟德的董事长,这两家都是在濒临破产之际,被林荣锦接手,并且在重整之后,又开始赚钱的公司;但是,这两家公司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本业之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股东结构;而股东结构的不同,又关系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生技产业的投资,是一条前景不明又极为考验人心的漫长路,在东洋,每个大股东都是山头;在晟德,套句业内人士的话:「都是圈内人」,因为都是生技人,想法容易趋于一致,所以,当林荣锦计划将晟邦、顺天、柏康三家公司合并成一家「顺天生技」时,他可以透过个人意志力,把顺天生技转型为一家以「新药开发之专案管理」为营运模式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合并,顺天生技现在手上有一个长效止痛针剂正在进行临床三期,还有2~3 个癌症新药正在临床研究当中,这将会是一家重量级的新药开发公司。

   当公司大股东的意见趋于一致时,晟德集团无论在企业整合或是产业垂直投资上,已经心无旁骛,不论新药开发,未来是要去行销台湾或大陆, 或是授权国际;又或是蛋白质新药的投资布局,已经取得无人能与之匹敌的江湖地位。

 

 

全文转载自第10期君安第一财经周刊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及转贴全文或部分文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