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凌晨6點,22歲的長沙小夥劉新宇(化名)通宵上網之後感到胸口疼痛異常,趕緊出網吧打的士來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

醫生接診後,立即完善心電圖及心肌酶學的檢查,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爲急性心肌梗死

劉新宇入院時無家屬陪伴,也沒帶住院費,診斷明確後,醫院急診科立刻啓動胸痛中心“心肌梗死綠色通道”,先搶救後繳費。

在予以緊急藥物治療的同時,啓動介入導管室,行介入治療開通堵塞的血管。

救治過程中,劉新宇曾出現短暫心臟驟停,經搶救後轉危爲安。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金橋介紹,爲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時,顯示其冠脈雙支(前降支、右冠脈)同時閉塞,還有大量血栓,這種情況較爲少見。

進行血栓抽吸後未見冠脈雙支有明顯的固定狹窄,所以初步考慮病因爲冠脈痙攣所致。

據瞭解,劉新宇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易患危險因素,無家族史、遺傳病史。

但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熬夜族”,已經有5年的煙齡,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一邊吸菸提神,一邊通宵熬夜泡網吧、打遊戲,不良生活習慣是引起冠脈痙攣的誘因。

金橋醫生介紹,大量吸菸、熬夜、久坐這種狀態下,人體交感神經會處於長期興奮狀態,交感-迷走神經支配平衡打亂,從而引發冠脈痙攣。

當完全閉塞性痙攣持續且不能緩解時即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多數在夜間或靜息狀態下發作。

金橋醫生提醒,部分年輕患者突發心梗前常有精神創傷、過度勞累、大量主動或被動吸菸、吸毒或大量飲酒史,因此誘發冠脈痙攣。

如果痙攣持續長時間可導致血栓形成,冠脈痙攣與血栓互爲因果關係。

持續冠脈痙攣可引起缺氧、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小板激活和粘附,從而誘發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近年來,心梗在中青年羣體中發病率不斷攀升,且日趨年輕化,與他們精神壓力過大、持續熬夜、飲食不節、運動量少、嗜煙、酗酒等有很大關係。

如何早期識別心梗和做好預防?

今年1-3月份,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就連續收了十幾例30~40多歲的心梗患者。

金橋提醒,心梗發病時常有典型表現,市民要小心提防。

比如胸前區出現壓榨樣痛或悶脹感、牙痛、上腹痛、左肩痛等,持續時間可達半小時以上,患者常出現瀕死感,或者大汗淋漓、嘔吐、氣促、暈厥、心悸等症狀。

部分患者在心梗發病前一段時間,常反覆出現短暫性胸痛等症狀。

建議若出現上述症狀,請儘快就醫。金橋提醒中青年人:

1、平時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7-8小時,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的平和。

2、規律運動,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最好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三至五次,這樣會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

3、以低鹽低脂、清淡飲食爲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戒菸限酒。

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

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定期到醫院體檢,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般來說,30歲以上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等。

若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則可以進行及早干預,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6、若在家中突發心梗,最好能做到“保命五步曲”:

A、保持鎮定,減少任何活動,含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及嚼服阿司匹林腸溶片(300mg);

B、撥打120急救電話;

C、就地自然平臥,保持氣道通暢,家中有條件可以吸氧;

D、注意爲患者保暖;

E、在就近治療的原則下,選擇技術設備好的大醫院。

(編輯Anne。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中心醫院 張佑生 胡文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