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星 實習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張北

4月1日,“原適用於16%稅率的項目將改按13%稅率徵稅”的企業增值稅下調政策正式實施。在此之前,一大波車企已提前開啓降價模式。

保時捷、奔馳、寶馬、英菲尼迪、一汽豐田……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就像比賽場上的一聲哨響,引發了車市降價潮。

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發稿,已有10餘家車企官宣下調旗下車型官方指導價,其中不乏瑪莎拉蒂這類超豪華汽車品牌,也有上汽榮威、名爵這樣的自主品牌。

隨着越來越多車企“降價”,春寒料峭中的車市是否“回暖”?觀望的購車者是否會果斷出手?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現實情況並不樂觀。

不管你降不降,反正我降了!

3月15日,奔馳首先響應增值稅下調政策,官宣降價,旗下車型最高降幅6.4萬元,開啓了車企降價序幕。

次日,寶馬迅速跟進,宣佈寶馬3系、寶馬5系、寶馬X3、寶馬X5、寶馬7系等車型也將加入降價行列,最高降幅6萬元。隨後,奧迪也很快有了動作。3月19日,一汽-大衆奧迪宣佈,奧迪品牌全系在售車型均推出降價促銷優惠,最大降幅5.5萬元。

豪車第一陣營品牌邁出“降價”第一步後,第二陣營緊隨其後,捷豹路虎、林肯、沃爾沃、凱迪拉克、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相繼宣佈官降。其中,捷豹路虎出手最“大方”,路虎品牌車型最高降8.5萬元;沃爾沃最高降幅爲6萬元;捷豹品牌最高降4.2萬元;雷克薩斯品牌車型最高降3.3萬元;凱迪拉克和英菲尼迪最高降幅分別爲2.5萬元和2萬元。

豪華品牌降價在前,合資品牌也不甘落後。3月26日,一汽-大衆打響合資汽車品牌官降“第一槍”,推出最高8000元的降幅。此後,上汽大衆、斯柯達、上汽通用、東風日產、廣汽豐田、一汽豐田等均對旗下車型售價進行調整,降價幅度在1千元~2萬元不等。其中,上汽大衆價格調整力度最大,中大型轎車輝昂最高降價2萬元。

隨着車企“降價潮”愈演愈烈,自主品牌也加入。上汽名爵HS、全新名爵6、名爵ZS等車型可享受最高2.9萬元的綜合優惠;榮威RX8、榮威RX5、榮威RX3、榮威i6官方指導價下降3000~5000元。

到3月30日,超豪華品牌保時捷、瑪莎拉蒂也宣佈加入降價促銷隊列,對中國市場銷售的全系車型售價進行調整,其中保時捷911的指導價最高下調近10萬元。

一場由上而下的官降運動已在中國汽車市場轟轟烈烈地展開。

入手前後價格變化不明顯

一系列優惠促銷大禮包,讓消費者直呼“過癮”,甚至有消費者調侃稱“感覺自己膨脹了,竟然在看奔馳!”

北京市民張強(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他原本想入手一輛價位在20萬~30萬元的車,趕上增值稅下調、車企降價,他現在提高了購車預期價位,想入手一輛40萬~50萬元的新車。

記者調查發現,減稅政策引發的車企降價,一定程度上確實刺激了消費,一些原本持幣待購的消費者開始停止觀望。但車企標註的幾千甚至幾萬元的價格優惠,真的是讓利嗎?

“雖然廠家指導價下調了,但店內優惠會相應降低,事實上,消費者的入手價格並沒有太大變化。”北京一家奔馳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記者走訪市場過程中,這種說法並不少見。一家一汽-大衆4S店的工作人員也給出了同樣的說法:“經銷商的車型進價並沒有調整,因此銷售終端只能調整店內原有的優惠政策,否則經銷商就得虧本。”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與以往相比,各汽車品牌4S店並沒有出現預期的“人潮涌動”。“雖然政策下來了,但4S店基本情況還和原來差不多,沒有什麼變化。”上述奔馳4S店工作人員坦言。

目前,還有一些車企尚未宣佈降價。在一家長安PSA的4S店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眼下只有店內優惠,還沒有接到降價通知,但後續應該會有下調,我們也在等。”

價格猛攻能否快速救市?

有分析認爲,車企降價熱潮一方面與企業增值稅下調政策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車市仍承受着下行壓力。中汽協數據顯示,1~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7.6萬輛和385.2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4.1%和14.9%。

面對車市負增長,經銷商壓力不小。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爲55.3%,同比上升3.2%,庫存預警指數仍位於警戒線之上。“目前情況仍不容樂觀,就算廠家2~3個月不發新車,庫存車也賣不完”。一位接近汽車經銷商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那麼,隨着增值稅下調政策正式落地,車企“降價套餐”不斷推出,經銷商的壓力能否緩解?處於“寒冬”中的車市又能否快速“回暖”?

“4月車市情況應該會有所緩解,但從長遠來看,車企降價並不能救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車企的降價行爲主要是響應政策號召,也是在車市下行背景下不得不作出的調整,但消費者購買力仍然不夠,所以不足以刺激車市。”

事實上,隨着車市進入存量時代,車企和經銷商也在不斷探索新銷售模式。有分析認爲,汽車新零售或可以成爲促進汽車銷售新突破口。對年輕消費者來說,與傳統購車方式相比,網購汽車有不少優勢。如網購汽車省去到4S店的看車時間,足不出戶就可利用空餘時間看車;網購汽車還避免了討價還價,各平臺的價格一目瞭然,消費者不需要爲獲得最低價位而在各4S店之間奔波;另外,各電商平臺和新零售平臺推出的以租代購、1成首付等金融政策爲年輕消費者減輕了購車壓力,也刺激了汽車消費。

如今,各路玩家紛紛入局汽車新零售。如CDK Global和車音智能宣佈達成合作,將聯合推出汽車新零售解決方案;瓜子二手車、大搜車也紛紛與淘寶二手車共同宣佈在二手車新零售領域達成合作。

降價、促銷、轉向線上銷售……各方出手刺激車市,春天離車市還有多遠?

每日經濟新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