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最近幾年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民營500強榜單,2015年榜單上,娃哈哈的營業收入為720.42億元,排名31;但在2016年榜單上,娃哈哈業績出現了斷崖式下滑,當年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1.3%至494.73億元,絕對值下降了225億元;排名也掉到了70位;到2017年榜單上,娃哈哈業績衰減速度有所減緩,當年營收同比下降9.2%至455.92億元,排名掉到了100名開外(104位)。

和娃哈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整體實力是在逐年增強的。比如2016中國民營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161568.57億元,戶均323.14億元,增幅達10.06%。

娃哈哈業績大幅下滑,一是受到行業影響。從2015年開始至今,快消品的生意就比較難做,我們經常聽到「啤酒速食麵賣不動」的新聞,而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於居民收入普遍提高,消費升級後對這類低價快消品的需求減少。

娃哈哈自身也存在問題。在飲料、食品領域,娃哈哈的創新能力實際並不強,尤其是最近幾年,面對90後、00後更多元化、更多變的消費需求,娃哈哈的產品創新速度太過緩慢,最近幾年並未出現過爆款產品。而康師傅、統一等,雖然業績也普遍不好,但在速食麵、飲料等產品上都有重大更新,且都有自己的爆款產品面世,為下滑的業績剎住了車。此外,娃哈哈多元化拓展效果也不好,進軍商業的載體歐娃商場很快撤場,並且也業主方鬧到法庭上;娃哈哈重金投資的白酒行業,也並未見到有實質性的進展。

娃哈哈如果上市,會給困境中的娃哈哈帶來怎樣的變化?募集資金應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因為快消品企業的現金流通常都還不錯,娃哈哈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也應當有豐厚的現金儲備。上市後可能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將一家家族企業,改造成股權更加合理的現代企業,尤其是娃哈哈需要藉助其他資本的外腦,改善經營思路,並且通過上市讓員工持股(娃哈哈的股東名單當中有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能夠實現財富的增值,激發員工和骨幹的活力(也可以通過股權捆綁的作用,吸引更多外部優秀人才的加入),讓進入瓶頸期的娃哈哈,能夠重新獲得競爭力。


融資課堂,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