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本文同步刊登于ViewMovie,如欲转载请先询问确认」


「Monster is a relative term. To a canary, a cat is a monster.
  We're just used to being the cat.」

─怪物是相对的概念。对金丝雀而言,猫就是怪物。我们不过习惯了当猫。
 


《人世间的怪物》

看过几出奈沙马兰的电影,基本上我还算是挺喜欢他编写的一些故事概念。在我感觉他似乎对于人世间怪物的想法很著迷,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那么一个牵动人们恐惧神经的个体或是概念存在。不管是【灵异第六感】中的阴阳眼小男孩、【阴森林】中,存在在树林里的神秘巨兽、【水中的女人】里不断尝试要来抓走「故事」的野兽,或是【灵异象限】的外星人,甚至是【探访】里,半夜会起来游荡的祖父母。这一切恐怖或是诡异的人事物,都紧紧箝制了主角的心灵或是行动。而最终唯能拯救主角的,只有他们自己。

【分裂】是个很悲伤的故事。

本片男、女主角,凯文与凯西正好是一体的两面,同样都是受虐儿,男主角发展出多重人格,保护自己之外,或许也开发出憎恨世界的复仇,进而产生最后一个人格。女主角则反之,她反而变得退缩﹑避离人群,将自己塞进壳中,用断绝社交的方式保护自己免于被窥探、被伤害。但她却也同时断了自己的求助管道与机会。而男主角持续接受治疗,却反而提供了生长出第24个人格的温床,两相对照下,似乎显得有点讽刺。

undefined

剧情在凯文与凯西的人生经历交错呈现,凯文年仅三岁就时常因为不够整洁,而遭受母亲的惩罚与虐待,因而诞生了第一个分裂人格丹尼斯,有洁癖强迫症的丹尼斯让小小的凯文可以少点苦难。但显然,凯文童年的磨难并没有因此减少,才会不断分裂出其他人格,好避离身为凯文的痛苦。

而凯西的遭遇,电影算是暗示地相当清楚,她在幼年便遭受叔叔的性侵害,之后更因为父亲的骤逝,叔叔成为法定监护人后加剧了她的悲惨程度。而两个孩子都因为一个咒语让他们不敢出声:

「如果你/妳不听话,我就要处罚你/我就告诉妳爸爸。」

虽然凯文最后发展出侵略性,但他最初人格分裂的原因与凯西是相同的:

「只要我听话,一切就会没事的。」

电影也留下另一个有趣的暗示,当佛莱契医生质问伪装成巴瑞的丹尼斯,关于之前的那个事件时提到,他曾在工作场所遇到两个校外教学的青少女,两位少女让他抚摸她们的胸部后,嘲笑他的反应,让他倍感受伤。而这两名少女或许就是受害的克莱儿与玛西亚。但我想当时出现的人格应该是海威,毕竟应该只有他才会对于性感到害羞窘迫,加上他一直很在意被其他人嘲笑的事情,以及事后他想亲吻玛西亚等等。这也造成海威为什么会加入丹尼斯与派翠西亚,以及为什么这两位女孩会被当作第一组牺牲者的缘故。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第24个人格为什么会诞生,或许部分与佛莱契医生的非传统治疗有关,她选择不用药物删除多余人格,而是让他们自我管理。但是不管是什么团体,当中总是会自然而然产生出领导、跟随者与边缘人几个角色。在凯文的体内,丹尼斯、派翠西亚与海威就是被否定与嘲弄的边缘人。野兽的诞生,正是丹尼斯与派翠西亚为了保护自己而创造出来的角色,就像当初凯文创造出丹尼斯一样。毕竟,防卫的方式之一也包含了主动出击、去除威胁这个选项。

然而,我也不认为是佛莱契医生的鼓励导致这样的结果,她或许给了丹尼斯与派翠西亚灵感,但毕竟若非最初的施虐者,凯文也不至于要走到如此极端的一步。不管是有心或是无心之举,每个人都可能会是他人心中的怪物。牠可能是你的亲生母亲,是妳的叔叔,或是看似甜美无害的陌生少女。


《在视线之外的犯罪》

奈沙马兰的故事必备的元素就是剧终大逆转,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先猜了凯西就是凯文第24个人格的这个选项,幸好没有让我猜对XD。比起其他前作,这部的逆转算是相当合乎情理与逻辑,最终也带出一点淡淡的惆怅与悬念。

凯西是否终于开口向女警求救了呢?

不管是洁西杜加在「被偷走的人生」中的自述,或是电影【不存在的房间】,或是几年前震惊全球的奥地利的一名父亲,将女儿当作性奴囚禁长达数十年的新闻,或是日前新竹也破获诱骗胁迫外籍女子从事卖淫的犯罪,又或是等到受虐儿已经伤重死亡上了媒体,我们才会发现有些人间炼狱确实存在于平凡无奇的生活四周。在那些水泥墙之后,这些人无时无刻经历的折磨,就如同呼吸一般,挥之不去。
undefined


我们往往说,痛苦与磨难让人成长。这也是为什么「邪军」们,或是佛莱契医生相信,因为创伤而精神异常的人,很可能比一般人更为强壮的逻辑。

另一个饶富兴味的铺梗是,当小凯西的父亲还在世时,曾意图培养女儿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猎人,同时还调侃了叔叔打猎技术很差劲。那时候的小凯西眼神闪亮、神情满足又喜乐,但是父亲的死,不仅让她的猎人学习中断,却反成了叔叔的猎物。
undefined

弱肉强食。

本片在强与弱相对关系上有著蛮有意思的流转变化。三位被绑架的少女中,只有凯西在那个小房间里还睡得著,意味著对于凯西而言,这里比在她家中还安全。本著过去在狩猎上的学习,凯西先观察丹尼斯的行为的决定是正确的,避免触怒对方也是她长年以来的求生本能,直到海威说「他会对她们做出糟糕与可怕的事情」时,凯西才开始积极盘算著逃脱。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至于在野兽诞生之前,「邪军」以外的人格,不断向佛莱契医生发出求救讯号,但是当凯西操起猎枪时,那些「好人格」也都开始慌张,拜托她不要痛下杀手,他/她们还想活命。也就不禁让人好奇,在生死交关的情况下,其他的好人格们是否也就默许了野兽的行为?毕竟唯一想死的只有本来应该是主人格的凯文,但他却已经「被沉睡」多时。如果人格分裂最初的目的是在于帮凯文逃避痛苦,还有什么比一个强壮又刀枪不入的野兽,更能达成这个目的呢。

undefinedundefined

而凯西的免于受害,并非出自于她开了故事英雄的外挂,而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受了惠。当她为了逃开野兽的追赶,再次将自己关进牢笼中时,野兽意外发现凯西身上受虐的痕迹,牠感于凯西就像牠一样,是强大的生存者的惺惺相惜而认可了她。但反过来说,不也是同病相怜的些许慈悲吗。

当相对于叔叔家还比较安全的这个地下室,也变得危机四伏时,凯西再次将自己封闭了起来。直到清晨,一位动物园的大叔将她自牢笼中解放。不太确定这是否有刻意设计过,那位工作人员的形象与她的叔叔有点相似,或许也暗示著,凯西终将明白真正伤害她的人,并非所有人都对她有敌意或是不在乎她,她应该对外求助。


《演员与彩蛋》

虽然标榜24种人格,但实际呈现出来的大概只有8个:凯文、丹尼斯、派翠西亚、海威、巴瑞、洁德、欧威尔与野兽。而詹姆斯麦艾维的演技确实强大,尤其喜欢在诊疗室中,伪装成巴瑞的丹尼斯被识破之后,那一段眼神与神情中细微的肌肉变化,实在相当精彩。可以看出他对于这八个角色个性,所设计的脸部肌肉使用的差异,叹为观止。难怪演员最不应该往脸上打肉毒,演技就在那些细纹里啊!

undefined
伪巴瑞mode,刻意乐天的眼神

undefined
真丹尼斯mode,瞧瞧那个眉头,连笑容都不一样了

undefined
undefined
派翠西亚吹熄蜡烛这幕太厉害了,十足是一个优雅又慧黠的成熟女性的模样。

安雅泰勒乔伊的选择也十分合适,或许相较于詹姆斯麦艾维,还是流露些许青涩,那对深邃大眼相当加分与适切,让人著迷那股既冷静又恐惧,既坚强又带著不想让人看穿的脆弱的情绪。
undefined

奈沙马兰对于气氛的营造依旧十分精彩与纯熟,我很喜欢他的运镜手法,平实的花俏之外,画面也往往透露了许多讯息。而导演必备的结局大逆转,在本片并非剧情,而是用在彩蛋上。若非之后要继续发展这个故事,要不然镜头最后回到三位邪军身上的对话,其实有点破坏气氛。毕竟之前凯西看著女警的眼神,结合身世的铺陈,将故事主轴留下的悬念呈现得很好。

【惊心动魄】的大卫杜恩现身在片尾,难道导演有意要做两部电影的crossover?!两个同样都是不会受伤的男人,一个拥有多重人格,一个透过碰触可以看见他人的内心,试想大卫会看见怎么样的凯文脑中的景象?本片中不断提到,大家坐在一个房间里,谁站在光下谁就拥有主导权的画面,蛮希望可以拍出来的。而在那个房间中,不同人格会有不同的「外型」吗?令人好奇。给你钱快点拍!

相关文章